浅谈提高学生有效的阅读能力策略

2017-05-13 07:23唐艳
新一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

唐艳

摘 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體验,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在做起来最难、也最易丢分的就是阅读这一大“板块”,为此,要做好三个方面。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在做起来最难、也最易丢分的就是阅读这一大“板块”,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会不会为兴趣而阅读,喜不喜欢和别人讨论阅读过的文章和书,重不重视阅读,逛书店和上图书馆看书的频率高不高都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阅读习惯。阅读与兴趣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要抱怨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高素质的教师自身就是学校最重要的资产,在相关领域受过大学教育的教师比例越高,通常学生的阅读能力越强。教师自身的专业修养必须要提高,自觉补充新鲜的“血液”,作为语文教师更要知识面广,跟得上时代。教师在课堂上的谈吐如果生动流利、深入浅出,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再加以适当引导,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大量相关的课内课外书籍。

二、教会学生学会“三想”

阅读文章应该“三想”:其一、读前推想。读前让学生先看标题,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读它可以了解一些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知识情况,看完后思考一会儿,本文的文体是什么,文章大概会写些什么内容。如果是记叙文,我们可以推想一下,文章的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和生活遭遇,文章情节是怎样发展的等等;如果是说明文,那么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事物和事理,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将采取什么说明顺序和什么说明方法等;如果是议论文,那么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是什么。这样的推理,不仅是为自己的阅读创造了思维推断的气氛,还能把文章安排与自己的推测预料对比,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其二、读中联想:任何一篇文章,其中总有关键词句和精彩的描写,读到这些语句时,稍停一下,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练习应由浅入深,一步步训练,在评讲订正中充分肯定学生的正确思维,培养他们多角度联系的思维能力,把文章的文字转化为自己想像的画面,即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这对我们理解课文、体会中心、分析人物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三、读后续想。读完后还应该根据文章的故事情节、写作思路继续展开联想,这就是续想。可以给文章的故事安排一个新的结局,也可以顺着文章的思路继续想下去,还可以模仿故事的情节另编一个新故事。这样的续想,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继续想下去,训练联想能力。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包括默读和朗读。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新课标”上要求“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预习课文时,先让学生多默读几遍课文,第一遍慢读,把不认识的生字词勾下来,将大意读懂,可以让学生做预习练习,第二遍稍快,把文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摄入大脑,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三遍稍快一点,读后想一想文章写得好,好在哪里。

朗读就是把文章清晰响亮地读出来。“新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普通话是世界语言中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它有四个声调。有高有低、抑扬顿挫,能读出婉转动听的声音,读普通话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读就要根据课文的感情读出语言的节奏、轻重、语调、快慢。语气,体会出雅俗、文野、庄谐、工拙等韵味,从而正确地理解感受出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文字这道桥梁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共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是这个道理,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才能领会作者所传达出的美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位学生都是一位未来的建筑设计师,不管他设计得好与坏,都值得肯定。当然这种描述是有差异性的,生活体验越多的学生,想像就越丰富清晰。

总之,读文章应把读和思结合起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才能从读中深悟其妙,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会影响未来,为将来各阶层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因为阅读能力越强的人,越有能力收集理解判断资讯,以达到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开发潜能,并运用资讯,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运作。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终身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面向未来,是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