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2017-05-13 07:25何金江
新一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学生

何金江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课外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学生

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我觉得更多的不是方法,而是兴趣与热情。由于我个人对于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觉得应该把好的文学作品带给孩子,应该让他们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快乐的和富有天真烂漫情调的童年。在平时的教学生活当中,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想让班级里的孩子爱上阅读的话,他自己应该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阅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循序激趣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知识结构要适应某一学习阶段学生普遍能接受的形式,安排好知识结构的合理序列,深浅程度应适合于认知发展的水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要拾级而上,强化学生阅读时学会、会学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介绍读物时,对低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童话和通俗的寓言读物,并尽量提供直观感性材料,如声像材料;对中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科普知识、历史故事、人物介绍;对高年级学生,则介绍民间故事、短篇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在课型特点上,低年级多开阅读物介绍课,中年级多开阅读汇报课,高年级多开阅读欣赏课、读书笔记指导课,使学生“读有所用,读有所得”,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钥匙,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

二、环境激趣

环境激趣,就是按照校园文化的规划,精心设计每个空间,使整个校园、整个教室既有优美的环境,又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感受中得到启示、移情、冶性,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校悬挂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画像;书写名人语录,如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的“书犹药也,久读可以治愚”等。另外,还可在班级中举办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如举办“读书节”“读书演讲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评选“金钥匙———读书积极分子”。组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和个人才能的机会,在学校或班级中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三、扩展激趣

扩展激趣即引导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同化与顺应”的扩展活动进一步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形成一种调节活动的心理结构。学生在扩展活动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课外阅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阅读能力。在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有许多介绍历史人物和回顾历史事件的书籍,这些书籍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认知水平结构范围内的纵横发展,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多方面地掌握历史知识。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名家名著的节选,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些优秀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抒发的爱国情感,布置学生课后扩展阅读,如学习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梗概)》后,可扩展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学习课文《少年闰土》后,可扩展阅读《故乡》,学生通过扩展阅读,既巩固和发展了课外阅读的成果,又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四、利用“三分钟演讲”,交流读书所得

学生读书了,读得质量如何?利用上课前我组织了“三分钟演讲”,按座位每天一名学生登台“演讲”自己的读书所得。为了不给学生增加难度,我规定,围绕你看的书,说什么都可以。可以说你喜欢的书中的一个人物;可以将看的内容作为故事讲给大家听,说的内容可多可少。一个学生说了,其他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此展开争论。为了不致登台时无话可说而“尴尬”,同学们看书时,比以前认真多了,都或多或少的有收獲。

五、开展剪贴报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让学生把平时感兴趣的报纸杂志上的图片或者语言收集起来,做成剪贴报展示。这个实践活动提高了阅读质量,加强了对阅读材料的印象,拓宽了知识面,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所以这不但是一个积累材料的好方法,还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手段。

六、及时表彰鼓励,展开读书比赛

有竞争才有上进心,有上进心才能有进步。对学生的评价能否及时跟上,是决定一项活动能否长久坚持的关键。学生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到我这儿“领赏”做好登记,并根据字数奖励小红花贴到“争章台”上,定期公布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当然,学生读完一本书,我都要考考他,看是不是读有所得,不光看数量,还要看质量。读书好的学生,我还领他到学校图书馆去借更好的书,作为更重的奖励。如今,我班的学生读过的书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海底两万里》《鲁滨孙漂流记》《木偶奇遇记》、少儿版《聊斋志异》、少儿版《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适合儿童阅读的中外名著,科学普及读物等,都可以作为小学生阅读的重要内容。有关资料表明,小学生语言的积累近一半来自课外。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督促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