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体会

2017-05-17 07:56冯冬梅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淀粉酶白蛋白消化

冯冬梅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牙克石022150)

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体会

冯冬梅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牙克石022150)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治疗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使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回归到正常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消化内科;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急腹症,它病情凶险,病程进展快,患者主要表现包括呕吐、恶心以及急性腹痛等,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可能出现腹膜炎与休克等表现[1]。现今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每年都有许多患者死于该疾病[2]。引发该病病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会造成患者水肿、全身性出血以及胰腺坏死等急性炎性反应,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内科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检查,所有患者都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2.8±3.2)岁。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上腹部疼痛、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50例患者中,有10例合并高血脂,8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冠心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对患者进行肠道减压处理,如果患者的腹部疼痛感已经消失,则需给予其合适的食物以及吸氧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抑制患者消化液的分泌,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来减少胃酸的分泌,胰酶以及胰液的抑制则采用生长抑素来抑制,将20 U乌司他丁以及500 mL的葡萄糖混合在一起,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每天静脉滴注2次,一共治疗2 w;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则给予其抗感染药物以及氟喹诺酮与甲硝唑类型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则在开始时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治疗,再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并根据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为丹参注射液,通过这样的治疗方法来促使患者的微循环改善,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3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将治疗疗效评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经过彩超检查,患者的胰腺水肿消失,各种临床症状均消失,血尿淀粉酶、血常规以及体温均正常,食用低脂食物没有不适感;有效:经过彩超检查,患者的胰腺水肿明显得到改善,各种临床症状均减轻,血尿淀粉酶下降;无效:经过彩超检查,患者的胰腺水肿没有得到改善,各种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恶化[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其次,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进行对比分析[5]。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经过治疗,50例患者中,1例患者无效,14例患者有效,35例患者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

2.2 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治疗后患者的血淀粉酶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比较(s)

治疗后3.7±0.6 11.2±2.0 431±96 8.2±1.9指标白蛋白(g/L)C反应蛋白(109/L)血淀粉酶(U/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治疗前2.0±0.7 13.1±5.3 1415±184 12.3±4.8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它的主要特点在于该疾病有许多的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类型包括胰腺组织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6]。造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继发性感染与器脏功能衰竭,该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发生突然性腹痛,疼痛的部位一般位于左上腹部以及上腹部,患者常常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感甚至会向胸部以及背部扩散[7]。其次,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造成该病病发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这给该病的临床治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理变化以及生理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采用消化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来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8]。如果患者病情较轻,则治疗重点在胰腺水肿,不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只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并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成果。相反的,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则需要从急性反应期、全身感染期以及残余感染期给予患者相关治疗。

本研究中患者治疗有效率98%,治疗后的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相对于治疗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各项指标回归正常水平,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1]邓妮.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3):142-143.

[2]王立娟,查君敬,白兆青.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体会[J].安徽医药,2014,16(11):2087-2091.

[3]徐叶光,林文博,李振.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24(24):32-33.

[4]许颖莉,杨改霞,王新芳.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28(17):73.

[5]李晶,蒲红梅.加味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3):160.

[6]陈金水,蔡晓棠,张少炎,等.急诊双镜联合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体会(附35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16(12):903-905.

[7]童智慧,虞文魁,李维勤,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 (12):810-813.

[8]邰雅宏,林茂松,朱家沂.老年急性胰腺炎150例临床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8(19):97-9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20

猜你喜欢
淀粉酶白蛋白消化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