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师教学品质培养,助力职校教学水平提升

2017-06-10 18:30刘毅
教育界·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水平职业学校思路

刘毅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引领者。打造优秀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学品质的重视,提高教学水平,成为各教育机构、学校高度关注的问题。文章以职业学校为例,阐释了教学品质的内涵及其对职校教育的影响,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职校教学水平的具体思路,以期为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品质;教学水平;影响;思路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当下,国家和社会对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2013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的慰问信中明确指出:“当前,我们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工作来进行。”因此,如何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精湛业务技能和极高专业化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充分发挥教育阵地作用的关键。

一、教学品质的内涵概述

传统认知对“有效教学”的释义偏向“有效”,常理解为“教学的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实现低效投入、高效产出便可谓“有效”。然而,这样的认知往往会将教学引入歧途,使得教学过程与形式被批量地生产,最终效果可想而知。例如,为应付各类考试,为取得优异成绩,为获得行政排名等而不问求学根本,一味追求高产,最终将与教育的本质、初衷背道而驰。因此,笔者认为“教学品质”是实现“有效教学”或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即,“学”与“教”的整个过程,都应建立在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不论学生能考取多高的分数,或学校的排位有多靠前,这类虚名、头衔都只能视作教育附加值的产物,而不应被当作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此,教学品质提升不言而喻。

二、教师教学品质对职校教育的重要影响

(一)对教学的影响

第一,教学品质是学校理念、制度、政策及文化的直观体现。基于宏观视角而论,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并非只是教师个人事宜,还关系职业学校整体长远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且困难重重的系统工程。唯有自上而下,同心协力,辅以各项措施的配合,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实现教师教学品质的优化与提升。因此,校方应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心,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教师则应自觉履行教学职责,秉持为人师表之理念,不断进行广泛且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

第二,教学品质是提升教学质量与发挥办学效能的内在需求。教师因学校而载誉,学校因教学而冠名,一个充当教学主导,一个充当办学主体,相互依存。教师在社会职业中肩负着科学研究、施教育人、引领文化等职能,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教育精神文化的主创者与实践者。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授与学习的互动过程,教师就如音乐指挥家,不论乐团实力如何强大,也要有指挥才能齐奏出和谐的乐章。正如每一位学生都有各自的天赋与才能,但仍需依靠教师的正确引导,将各类知识有效协调,为其所用,才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将潜在能量释放。

第三,教学品质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革新意识与奉献精神。只有当精神境界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够衍生出高尚的素质与品质。而精神作为个人品质核心,也是教学品质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学生行为与能力的标杆,职校教师的创新成果已然渗入到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品质与素养之中。而教师的价值所在,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方面,也正因为这一价值属性,从而决定了教师的职业操守与价值追求是奉献精神。

(二)对学生的影响

第一,有品质的教学注重学生张扬个性的发展。教学品质中的“品质”,即确保教学能够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职校生不会因为个体差异而无法得到有效果的学习,这正是“因材施教”最直接的诠释。一旦忽略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便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实践也证明了教育的真谛所在——“适合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育”,学生并非教育的产物,因此不能够一味地追求高效的产出。教学品质的存在,便是提醒教师关注学生实体成长与发展才是教育的本质追求。

第二,有品质的教学能促进多元化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形成源于大脑的频密活动,而大脑的认知过程又有其既有的规律。教育得当与否,就在于其是否遵循了这一认知规律,教学品质正是与大脑活动过程高度匹配的教学产物。就国内教育界现状而言,不断往学生脑中灌输各种知识的“过度教学”现象比比皆是。同时,现今商业的煽动让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促使许多家长拼命地将学生送往各个培训机构、兴趣小组。殊不知,这类超前的教育已然在无声之中将孩子的创造性点点磨灭,让他们的思维步步堕入机械式循环。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怀海德曾这样评价教育:“当一个人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之时,其所剩下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教育。”此番说辞相当发人深省。

第三,有品质的教学能推动学生向往学习的过程。人类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其无法复制的重要意义,如让人放弃感知当下这一时段来为另一尚未出现的时段付出,这是极为残忍的,也是有悖于人性的。因此,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有品质的教学不仅能够经受长期实践的考验,还能让学生对学习有所享受。举个例子,假设科学技术能够先进到让人们每日只需依靠闻到食物的气味就获取食物中的全部营养,虽说简化了很多步骤,但并不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因为美好的生活除了需要营养来维持外,还需要能够享受无尽美食;除了追求最好的结果外,还需要享受追求美好的过程。由此,让学生能夠对学习产生无尽向往与欢乐,便是提升教师教学品质的作用所在。

三、提升职校教学水平的具体思路

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提高教学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教育常态。为全面落实这一指导规定,职校教学应重视下述几点。

(一)全面推行差异化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证明,差异化教学兼具民主与灵活性,是践行“以生为本”理念的最佳体现,也是教师养成良好教学品质的关键。具体地说,学生的差异性集中体现在性格、认知、兴趣等各方面。由此,教师课堂讲授应事先统筹安排课程内容、进度与方法,再按实际生情进行分层教学。但要注意,分层不仅是针对学生个体,还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法。其中,学生个体分层是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划分;教学目标分层是将固定的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步伐慢慢扩散为基础目标、弹性目标和高阶目标、发展目标;教学手法分层则是按学习能力的不同来分别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由此将教学的效能渗入每一层面。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同时也符合了不同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让拥有优势智能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也让劣势智能的学生能有所得。

(二)重视强调规范化教学

首先,兼具规范性与严谨性的教学态度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教师教学品质的基础。进一步来说,即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不仅要全面、系统地展开教材讲评、习题解析、作业设计、教学评价等环节,还要进一步细化这个过程,让学生清晰明白重点“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例如,针对教学中的难点、易混淆点,不仅要讲明这类知识点的重要性与作用,还要根据重点分类来有针对性地拓展。例如,将传统讲课“三维目标”——知识加技能、过程配方法、价值与态度,拓展为方法加习惯、知识加结构、过程加体验、能力加技术、情感加价值五个模块来分别阐述,自上而下、由始至终地将教学规范化,为教学品质夯实基础。

(三)建立开放性教育体制

开放性教育机制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的探究学习模式,相较于过去封闭式教育机制而言,其重点更倾向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一般体现在对本校开放环境、开放空间、开放课程以及开放资源的科学运用。通过建立开放性教育机制,能够在克服封闭性教育体系弊端的基础上,促进教师的教育学术性与示范性的有机结合,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品质。部分职校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教育内容交叉重叠、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构建开放性教育体制,将教师的职前、入职以及在职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能够全面推进本校教师高学历化目标的实现,还能在多元化师资培训活动的辅助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形成本校学科优势。

四、结束语

教师教学品质的优化与提升将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同时也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生素养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为求教学品质真正融入教学实践,教师应该以规范教学为前提,差异教学为关键,优化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教学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艳.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主体教学能力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5(36):25-26.

[2]薛韬.以学生为本,促进教学创新发展——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1(08):189.

[3]曾翠荣.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品质[J].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6(11):74-75.

[4]程沁园.职校教师的基础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发展[J].職业技术,2016,15(12):32-33.

猜你喜欢
教学水平职业学校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