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训课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2017-06-14 12:18谢团杨生琳谢有龙
报刊荟萃(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谢团+杨生琳+谢有龙

摘要:本课题组基于我校实训课教学情况开展了多次调查研究,对我校的实训课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校领导提供了目前实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探索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力地推动了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实训课教学的改革与建设。但是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为了进一步深化民族地区中职教育改革,突破实训课教学的改革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民族地区中职教育的特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发表一点思考性的意见。

一、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就业和岗位竞争能力,力求做到文化课“够用”,专业课“精用”

1.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文化课“够用”

在文化课中,如语文要加大“应用文写作”;数学教学要增加“应用数学”,即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应用数学”的内容;政治理论课实行案例教学,抓住精髓,突出重点,分段授课。

现有教材只作为教学参考书,教师以案例形式撰写讲义,不断充实案例,不断补充,完善讲义;平时作业不得完全留教材中原有的内容,现有教材每章节后的思考题只作为参考,教师所留作业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学校实际,侧重分析能力的训练,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而礼仪课、书法课和专业技能达标则作为通课,列入各专业教学计划中。

2.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力求专业课“精用”

专业基础课要体现为专业实训技能课服务的原则,对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进行分解,按照与专业技能课的内容具有映射对应关系。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无关或无关紧要的内容进行删减。专业基础课实行分段模块教学,结合专业技能课内容同步进行授课。

专业技能实训课是专业实用性最强的中心课,内容要不断继续充实,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实际操作水平,每章节需要培养学生哪些实际操作能力要——列明。

3.中职生普遍重视专业实训課的学习

对中职学生所学课程兴趣的调查结果表明,有56.8%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课和专业实训课最感兴趣,而27.4%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论课感兴趣,对文化课和课外活动课感兴趣的学生分别为6.3%和9.5%。

二、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

实训教学中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训练和项目制作,掌握设备操作、产品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和服务工作中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学习生产、服务、管理过程的等知识和技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保证。

1.中职生以掌握一技之长选择学校

对中职学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有50.5%的学生认为到中职学校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12.6%的学生服从家长的安排,24.2%学生受到了身边的同学、朋友和老师的推荐,只有4.2%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差,上不了高中才选择的,但有8.4%学生认为通过中职教育的三校生可以考上高职,继续深造。

2.中职生从就业角度选择专业

对中职学生选择专业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5.3%的学生从未来就业的角度考虑,选择了就读的专业,而23.2%的学生却以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了专业,以学校的优势发展选择专业的有17.9%学生,但有2.2%学生还在靠或者服从家长的安排,仅有7.4%学生随便选择专业。

三、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由专业人士对人才需求的预测,确定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共同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实施过程中,请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协助学校实施教学,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督查学校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他们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带到课堂,使课堂更加贴近企业需求,从而激活实训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

1.中职毕业生更愿意到外地就业

对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调查结果表明,有42.1%的学生愿意到省外就业,26.3%的学生愿意到州外就业,21.1%学生愿意到州内就业,10.5%学生认为到哪儿就业都行。

2.校企合作是中职生就业的良好保障

对中职学生选择到外地就业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2.6%的学生认为学校与地方的企业合作,能够学会技能,愿意服从学校推荐就业,25.3%的学生认为本地企业不看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21.1%学生认为外地的工资高,待遇更好,14.7%学生认为我州属于欠发达地区,不愿意在本地待,6.3%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本地不符,适合到外地就业。

四、实施“双证书”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是实训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而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今后就业的必要条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双证书”制。

1.实施“双证书”制是中职学校发展的趋势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学历证书外,还可拿到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即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能力。为此,按照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实训教学计划之中,强化学生的实训技能练习,使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学到真本事,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适应能力。

2.中职生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会继续深造

对中职学生目前学习目标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5.8%的学生认为目前主要的学习目标是获得专业技能证书,争取早日上岗,48.4%的学生认为目前主要是为以后进一步的升学深造打好基础,11.6%学生在靠父母,学习目标居然是不让父母失望,4.2%学生还在交友玩耍。

五、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目前中职学校在实训师资问题上存在较大缺陷。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除了具备先进完善的实训基地外,还必须具备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就在于教师索质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学高”、“德高”、还要“技高”,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灵活运用现代实训教学手段,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实训教学经验和较深的理论根底,过硬的实际操作本领,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

为了鼓励和培训更多的实训教师能加入到“双师型”教学骨干队伍行列中,学校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及实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实训教师们积极报名、参加培训、努力取证。并且,利用多种形式使实训教师走进企业与实践接轨,提高操作水平。只有这样,所教的中职学生毕业后,走向就业岗位才能站稳根基。

2.教师能够及时地对学生释疑解惑

调查当学生向你提出质疑时,教师如何处理的结果表明,有64.7%的教师能够耐心解释和指导,直到学生得到答案,5.9%的教师让其他学生帮助该学生,29.4%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寻求答案。

六、结束语

在中等职业学校能从事实训教学活动是非常丰富、鲜活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认真调查、研究和探索,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综合素质人才而努力,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