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建构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2017-06-23 23:18周建宇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周建宇

【摘要】本文论述了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策略与措施,从善提会问激发学生思考,精讲细析突破学生疑问,适时归纳提升学生能力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善提会问 精讲细析 适时归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110-01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以生为本,充分激活初中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每一个数学教师应面对的课题。教学时,笔者依循认知规律,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以练习促进学生思维,并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升华他们的数学素养与能力,收获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善提會问,激发学生思考

问题能揭示矛盾,激发疑惑,推动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提出猜想等形式将学生吸引到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猜想假设—实践验证—解决疑问等过程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想:“生活中大家都很喜欢吃拉面,拉面师傅在拉面过程中,面条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呢?”紧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拉面的情境,继而提问:“每反复拉伸一次面条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拉伸2次、3次、4次、5次时面条数量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和实际生活中拉面的过程紧密联系,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面条数量变化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进而与乘方这个数学概念联系起来,进一步思考后逐渐深入理解有理数的乘方这一概念的性质。

二、精讲细析,突破学生疑问

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解题思路实现精讲,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讲解训练,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做到重难点分析精讲与知识梳理相结合、题型转型训练与精讲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让学生掌握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解题应试技巧。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练习题。

(1)二元一次方程3x-2y=5,方程可变形为y= ;当x=3时,y= ;

(2)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

(3)已知[x=2y=1]是关于x,y的方程4x+my=5的一个解,则m= 。

这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学生顺着这三个练习题可以逐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决方法。其中第一题是简单的方程变形,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印象;在第二道练习题中难度有所增加,需要学生分别计算,得出用x、y表达的m值与n值,最后完成m+n的计算,这是对学生知识、概念理解掌握运用情况的有效考查;第三道题则具有一定发散性,通过学生自己思考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解题,帮助学生锻炼解题思维与技巧,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三、适时归纳,提高学生的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适时归纳,适时归纳可以提高重要知识点的重复频率,加深学生的记忆;适时归纳还可以提炼出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帮助学生实现思维上的飞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后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全面地进行归纳总结。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正比例函数》一课时,教师通过几个实例引导出正比例函数这个概念后,及时向学生指出:“形如y=kx(k不等于零)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是比例系数。”这个结论能让学生迅速抓住正比例函数的本质。当讲解正比例函数图象时,教师要及时地归纳:(1)正比例函数图象都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2)作正比例函数图象时,可以选取(0,0)和(1,k)这两个点连线;(3)k>0,图象过一、三象限,k<0,图象过二、四象限。这样总结能够让学生清楚正比例函数的特点以及掌握作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方法。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教师再通过几个问题归纳总结:“什么是正比例函数?怎么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点?”最后的总结和前面的知识点互相呼应,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综上所述,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漏洞,以及课堂中的即时生成,还有具体知识的体系脉络,以生为本,实施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将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