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英文精品课程“苏州古典园林赏析”教学实践

2017-06-23 13:43张亚萍
关键词:精品课程古典赏析

张亚萍

留学生英文精品课程“苏州古典园林赏析”教学实践

张亚萍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留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留学生英文课程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以江苏省留学生英文精品课程“苏州古典园林赏析”为例,论述课程的发展、课程的实施,总结课程的教学成效,提出了课程后续建设的思考,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开设英文专业课程提供参考。

苏州古典园林赏析 英文精品课程 教学实践

一、课程的开设背景

(一)大环境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中国的教育水平也不断提升,尤其伴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全球学习“汉语”的热潮再一次高涨,来华留学人员的数量再创新高(图1),我国进一步提高对来华留学生的重视程度[1]。2010年,江苏省成为教育部“完善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规模”的试点省份之一,2013年,江苏省外国留学生规模达到1.87万人,其中长期生为76%,学历生占近50%。留学生数占在校大学生数比例为1%。接收留学生的院校50所,其中,重点本科院校的留学生占有比例较多。[2]近十年来,随着教育的愈加国际化,高职院校和国外院校的合作办学项目增多,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全江苏省共有83所高职院校,现阶段已有10所学校可招收学历留学生[3]。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从1998年开始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是我省较早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为留学生开设课程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从1998年工艺美院和巴黎教育局、法国时装学院合作成立中法时装培训中心开始,目前工艺美院每年的国际交流留学生(短期+中长期)数量约50人,且呈现逐年稳中有升的趋势,留学生生源多数主要来自法国的各大艺术高校,以及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乌克兰等国家。

(二)课程背景

2014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留学江苏行动计划》,目的在于“完善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规模”,切实增强我省外国留学生吸纳能力,努力提升江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以及江苏教育对外开放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为了尽快达到目标,江苏计划通过5年时间,建成1500门面向留学生的省级和校级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省教育厅在2014年启动了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评选工作,以起到示范推动的作用。2014年、2015年共遴选出92门省级留学生英文精品课程。2016年又遴选出了第三批共45门英文精品课程,其中《苏州园林赏析》课程就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2016年申请成功的英文精品课程,也是学院申请到的第二门省级英文精品课程。

图1、来华留学生统计图

二、课程的定位

(一)课程发展历史

苏州是古典园林的圣地,也是传统营造传统保留最好的地方之一。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古典园林有着深厚的渊源。其前身苏州美专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设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其校舍更是历经拙政园宅第部分(现为园林博物馆)、沧浪亭园林、虎丘景区(图2)等重要园林景观遗址。而作为工艺美术教育的载体,学院也与传统雕刻、绘画、装饰、建筑、园林等社会团体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苏州园林系列课程在学院具有几十年的历史延续,渗透在环境艺术系环艺景观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中。最近5年以来由张亚萍、吴洪德、覃池泉、袁源等几位青年老师分别为环境艺术系环艺景观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传统园林设计、园林鉴赏、苏州城市民居设计、古典家具与陈设等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在浓厚的园林研究氛围的基础上,“苏州园林赏析”作为系列主题课程,开设于2010年,成为苏州工艺美院的基础选修课和院级特色课程,通过努力,逐步发展成为对留学生开放的双语课程。

2014年,按照学院要求,本人组织其他三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教师一起开始建设“苏州古典园林赏析”院级英文精品课程,对留学生和环艺二年级学生开课,2016年,该课程成功申报为江苏省留学生英文精品课程,并对留学生开课。

(二)课程概述

依托苏州深厚的古典园林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博物馆档案馆支撑,本课程定位为:通过“教室—现场—工作室”三大课堂,形成一门既富于理论深度,又重视现场考察体验,还能动手设计制作来总结学习成果、介入设计工作室实训的“接地气”的精品课程,体现艺术类职业教育的特色。经过几年的积累,尤其近两三年的建设和对留学生授课,“苏州古典园林赏析”课程已经初步形成了“理论讲授+现场体验+工作室实训”三位一体的完整的48课时课程大构架。

图2、校旧址

三、课程教学的实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富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计划与内容。

苏州园林赏析课,是作为专业基础课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留学生开设的,留学生的英文课程教学内容应更多考虑课程的文化性和留学生的特点与专业需求。因此,课程的教学以传统园林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分析,意在使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引导留学生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如总体布局、意境生成、景点设计等;通过现场体验教学课,了解中国古典园林游园行为与空间组织之间的关系,引导留学生应用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论知识,做出一定的分析图。2016年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构成,进一步细化两点:

第一,针对产品设计方向的留学生,着重讲述古典园林中的家具设计,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解,进行相关的产品设计。

第二,针对平面设计方向的留学生,更注重园林实地体验课,收集平面设计素材,结合个人对苏州古典园林的理解,对空间图片进行拼贴和提炼,形成园林图片拼贴,以设计海报产品。

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即为制定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2016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为例,2016年秋季学期的留学生班学生均来自法国,多数是来自法国勃艮第实用艺术高等学校DASS的学生(相当于国内本科大四的水平),留学生本身的专业以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为主。结合课程本身的大构架,明确古典园林赏析课程的教学计划如下:

古典园林赏析课程的具体教学单元被分为三个部分:概述部分、设计理论部分和设计实践部分。(表1)

图3、理论研讨

图4、现场教学

图5、学生作业1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大量图片影音资料,帮助留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开设几年来,课程教学团队正在逐步建立课程的教学多媒体资料库,包括图片、影像等资料分类建设保存,在课程教案、课件的制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精良的课件,使授课效率大为提高,借助相关英语视频资料,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尊重来华留学生课程习惯,调整教学思路,来华留学生专业背景多样化,因此理论课堂上也充分注重多学科交叉与整合,在小班授课基础上准备充分的讨论环节,巩固知识点的学习。课堂的教学安排细化到以20分钟为一个节点,使教学过程规范化。(图3)

(三)给出现场教学相关的教学预习讲义,以利于现场教学的顺利展开

我院为留学生开设《苏州古典园林赏析》课程有着绝佳的地利条件,现场教学有无数的生动案例。留学生对于苏州古典园林的了解有限,除了理论教学,现场实地教学是留学生进一步理解苏州园林空间组织与设计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整个课程尤其是第二单元“古典园林设计理论”部分,主要采用理论课和现场教学课穿插进行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完成石景设计的理论教学课后,会有一次以石景设计著称的环秀山庄的现场教学课程。在理论教学课完成之后,教师通过微信群平台,给留学生推送相关环秀山庄的平面布局,设计分析,假山设计等相关英文阅读资料,要求预先阅读完。这样,在环秀山庄的现场教学中,教师会先明确教学的交通路线,结合该教学路线(即该园空间游线)就园林的空间布局,尤其是石景设计做详细的现场教学解说。如此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结合,加深了留学生对于苏州古典园林设计的理解。纵观整个第二单元的教学实施,水景设计、家具设计分别以沧浪亭、留园(图4)等作为现场教学场所。理论与现场穿插结合,展开教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课程教学的成效

完成第一第二单元的学习,通过第三单元的workshop作业,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以2016年秋季学期课程为例,通过留学生的整个课程学习,可以看到本课程在教学上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成果:

(一)使留学生理解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集中理论课程讲授、讲授教师现场教学、实训分别指导、范例学习、动手拼贴设计等步骤来展开学习。进入设计任务阶段,留学生结合园林理论知识,通过现场对空间布局设计的探索,对古典园林在景观空间组织上有了深入理解, 并在学习中掌握古典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空间设计手法,以及对山石、水体、建筑、植栽等园林要素的应用与组织方法。(图5)

(二)使留学生在理解古典园林的基础上,表达出自身对苏州古典园林的理解

来华留学生有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小专业方向基础,跨文化背景留学生在理解苏州古典园林会有不同于本土学生的见解,通过园林实地的考察研讨、资料收集和实训阶段的设计拼贴,可以看到另一个视角下的苏州古典园林,这是教学团队和留学生共同的收获。(图6)

(三)学以致用,留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计

2016年秋季学期的留学生中,大约有一半学生的专业是产品设计,在古典园林赏析课程的学习中,他们对于古典园林家具、园林建筑的榫卯结构这些专项理论的学习研究兴趣非常浓厚。因此在workshop阶段的设计任务,任课教师给出了家具设计相关的设计任务,产品设计专业的留学生结合相关学习内容,进行了现代家居的设计,成果颇具新意。(图7)

(四)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课程教学的实施,促进了教师对中国古典园林和传统文化的深入再研究,通过课程不仅培养了留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对于课程教师也是一次对中国古典园林重新系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进一步促使教师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和传统文化的研究,为今后课程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全英文的专业课程讲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词汇的准确应用,以及准确的观点传达,都需要教师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钻研英语语言的表达,激励着教师进一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小班授课,注重研讨的课程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以“输出驱动”为原则,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也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教师也必须同学生一道,参与到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之中。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英语口语表达成为必备之能。这些授课形式,教学方式的改变督促着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图6、学生作业2

图7、学生作业3

五、课程后续建设的思考

(一)课程现存问题

经过几年的全英文授课探索与教学积累,初步总结,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全英文课程教学中的学术用语、教学资料需要进一步的积累建设

全英文课程讲解会涉及英文专业术语,而英文专业术语的使用则需要推敲,使得学生能够明确理解,例如古典园林中的水景,会有溪流、跌水、池塘等,对应到英文可以分别用creek、water fall、pond等。词汇的准确性对于课程教学的效果非常重要,因此在课程的发展中,课程中所涉及的专业词汇需一一细细推敲。

同时,对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图片、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通过几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框架。为了把课程展开得更为生动和与时俱进,则需要不断地积累更新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学团队长期的工作与努力。

2、缺乏合适的英文教材

国内出版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关方面的优秀理论文献不少,但是基本是以中文文献为主,英文文献有限,优秀的英文文献则寥寥,仅有陈从周先生的《Suzhou Gardens》《On Chinese Gardens》、刘敦桢先生的《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等可参考,而要结合该留学生课程《苏州园林赏析》的相关英文文献书籍就无法寻找到合适的。好的教材对于学生预习、复习以及今后作为参考书使用都大有帮助,在无法寻找到合适教材的情况下,编写合适的教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课程设计任务与考核方式选择有待进一步深化

选修《苏州园林赏析》课程的留学生虽来自设计类专业,但不是景观设计专业。限于专业与学科体系存在的差异,留学生班的园林赏析课是作为专业基础课而非专业课来进行的,是将内容降低深度和难度,在更通俗易懂的文化层面来讲解的。对于课程的考核也就无法像专业学生一样用设计实践来考核,更多的是采用表述学生对于古典园林与苏州文化的理解,通过模型、拼贴等一定的设计形式表达出来,通过最后的课程答辩加以评分。因此设计任务的布置还需进一步细化使其更具专业针对性。例如2016秋季学期的留学生部分来自产品设计等不同设计专业,设计任务的安排也实验性的分专业对待,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设计任务落在了家具设计上。但是在考核时,尚未能充分利用我院的师资力量,因此,在后面的课程开展中,设计任务考核请相关专业的资深教师参与到答辩中来,也是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的问题。

(二)课程完善设想

1、师资建设

专业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必须要有英语水平比较高同时又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师资。在用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上,授课教师要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因此建设一支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是全英语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4]目前苏州园林赏析课的教学团队教师,均有海外留学背景,英文水平也能够满足讲授课程内容,但是如何让团队更加紧密的协作,针对每年不同的留学生,修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这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一个挑战,教师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学习,多进行全球化的学术研讨、交流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成为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的专业师资。

2、教材建设

苏州古典园林相关的教材有一些中文版本的,但是和该课程的教学定位与目标不符,而英文教材更是无处寻找,只有极少量的相关英文专业参考书。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教学团队越来越意识到,编写一部针对留学生园林赏析课程的教材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利用已经积累的教学资料,并不断补充相关资料,尽快开展教材建设与出版,为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依托是近两年内的首要任务。

3、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苏州古典园林赏析课的全英文教学需要生动的教案、有趣的教学任务设计才能调动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收集整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图文声像、视频资料以及编写教学设计任务题库,建设该课程的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 才能为课程的教学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六、结语

伴随着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来华留学热潮,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留学生人数每年稳中有升,面向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的《苏州园林赏析》课程的教学建设与发展需在充分考虑跨文化背景下,加强教学的国际接轨,同时又融入学院的教学体系中,以达到来华留学生清晰掌握苏州古典园林设计相关理论,并运用到相关设计领域的教学目标,让留学生们学成归国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让这门课程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苏州的一扇小窗。

[1] 王辉耀,苗绿 编著.中国留学报告蓝皮书(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 陈昕昕.高职院校留学生汉语学习满意度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 唐凯.江苏省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4] 万爱莲.大学生对全英语教学的适应性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全英语教学的实践为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张亚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本文为2016年江苏省英文精品课程“苏州园林赏析”课程项目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古典赏析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步辇图赏析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