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艺术的减法设计

2017-06-23 13:43
关键词:减法苏绣艺术

戴 蕾

苏绣艺术的减法设计

戴 蕾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设计的简约化逐渐成为时代的潮流。创作与设计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视觉语言、形式手法以及材料工艺等都相应的发生着改变,不断生成新的体系与方法。本文顺应现代主义设计民主化的时代潮流,从减法设计的角度来论述新的设计观,即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自然

的生活观而不是繁复的装饰和工艺,去赋予苏绣艺术产品新的内涵和新的样式,推动苏绣艺术品进入生活。关键词:苏绣 艺术 设计 减法

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刺绣、瓷器、雕刻等传统工匠技艺,凝聚着历史与技术的精华,曾雄踞世界工艺之巅。这些传统工艺制品多以宫廷贵族为专属服务领域,使用者们相当重视它形式背后附加的内容——社会等级和政治权力。在这种前提下,传统贵族工艺品往往具有精细繁缛、充盈圆满、造型复杂等工艺美学特点,往往过度追求装饰,过度发展技艺。伴随着清王朝的结束,这种过度发展装饰和技艺的状况日渐改变。

时光荏苒,日月穿梭,转眼间进入21世纪,文化科技资讯递增,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被各种庞大的知识信息和专业技能包围和裹挟,精神不堪重负。在这种局面下,人们需要舒解和缓释内心的压力,因此,简单便捷的生活观念逐渐为大众所接受。错综的矛盾和压力形成的心理互补,投射在艺术设计领域,就是人们更崇尚简洁明快的“减法”设计,而排斥繁缛华丽的“加法”设计。因此,“减法设计”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消费者接受了简约主义。

减法设计是运用现代构成学原理来对物象进行抽象,不断删繁去简做减法的理念,以形式构成来表现审美特质和反映情感,更接近设计的本质。它不局限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以简练的创作语言,达到以少胜多、新颖别致的视觉效果。以“无声胜有声”的诗般意境触及人们的灵魂,增加了作品的广阔内涵。减法设计是与当今高效率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手法,它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需求,更加适合现代生活的节奏和人们的审美方式,因此应该大力提倡和运用。

在当代艺术领域,纵观横览许多优秀作品,无论造型还是表意,多以“减法”为尚。其基本元素、表现形式和艺术格调非常统一、协调和简约。苏绣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也在运用减法设计理念进行探索和尝试。下文将以几位刺绣艺术家的作品举例论述苏绣艺术“减法”创意的运用。

图1-1

图1-2

一、外观形式

减法设计是从复杂到抽象的过程。减法设计中的“减”是符合审美规律具有创意的删减,即对大量纷繁的、与作品主题无关的视觉元素和层次结构,进行反复的归纳、提炼、压缩和取替。

(一)图形色彩

对苏绣画面图形运用“减法”设计的关键在于对现实的物象元素进行提炼,使其几何化,再把画面作为整体,以几何元素利用现代构成形式去分割、排列、组合。具体说来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删除物象的细枝末节,抽取其富有个性本质特征的因素,并予以高度地概括、简化和夸张,使之几何化、平面化、抽象化和意象化。简化后的几何形式,因方位、比例、间距、数量等形成节奏的变化,产生极富表现力的视觉效果。

高明的色彩设计往往贵简不贵繁,对画面的色彩运用“减法”的关键在于用色单纯洗练。做减法就是要对纷繁杂乱的色彩加以取舍与整合。就整体视觉效应而言,要首先确定色彩基调,然后将与色彩大基调相似的色调分割成若干大小色块,打散并置其中,形成形与色的混合。

通过对图形和色彩的删繁就简,可以使苏绣画面产生整体、大气、简练的形式美感和秩序感,达到以少胜多的写意传神之目的。简洁灵动、变幻莫测的抽象造型,还常常给人以无尽的联想与想象空间。

以下通过中国刺绣艺术家梁雪芳的作品《一叶觉如来》来分析减法设计观在苏绣中的运用(图1)。

《一叶觉如来》系列作品画面取材于摄影图片,但并没有一味模仿照片对原客观物象进行外在形式的临摹、铺陈和再现,而是利用数码图片处理技术,对摄影图片进行了去色、反相、亮度、对比度、色调分离等方面的抽象化处理,使得作品的画面黑白灰关系变得极为简洁、概括和提炼。图地关系的颠倒错位,灰度层次的大胆取舍,缤纷色彩的去除替换……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使得画面形象与我们通常的视觉经验相去甚远,作品画面显得既熟悉又陌生,既寻常又新颖,达到了“至繁归于至简”的艺术效果。《一叶觉如来》系列作品富有现代抽象意味的画面形式,更好地体现了刺绣的针味特质美,诠释了刺绣本体语言的自身魅力。作品无论在表现的技法上,还是在创作的题材上,都极具中国特色。简素如水墨色般的蚕丝线,以富有渐变层次的虚实乱针绣针法,通过线面色块的组合,黑白的浓淡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荷塘月色般的诗境和意蕴。

《荷韵》系列作品整幅画面追寻中国水墨画所强调的“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的境界,画面处理得形整而气畅。例如,荷花部分进行了着力的“实化”处理,大部分运用平针技法,通过细密、工整的运针,以及细腻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具有光泽流动感的丝线来表现夏日里荷花盛开时的那种嫩蕊凝珠的饱满姿态。荷叶以及茎干部分进行了相对的“虚化”处理,运用乱针技法进行简约的排针勾勒,用线讲求粗细、疏密、走向、长短等变化,用色讲求虚实、浓淡和层次的变化。

在国内数位享誉盛名的苏绣艺术家中,梁雪芳对“荷”情有独钟。十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与荷的生命对话,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她将荷从孕育到生长、成熟、凋落、枯萎的生命历程、生命轮回完整的表现在她的“荷”系列刺绣作品中。她早期的刺绣题材皆为风姿绰约的夏荷,近期的刺绣题材多为枯败凋零的冬荷。其作品风格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浓墨重彩、繁复华美、满绣遍铺、写实逼真逐渐转变成素淡质朴、清丽婉约、空灵静穆、抽象简约。近年来,梁雪芳一直在灵活地做着“减法”,这源于她多年的清华求学生涯给她带来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诉求的转变和提升,细观她现在的创作,极简的画面给观者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耐人寻味的感触。

图1-3

图1-4

图1-5

(二)工艺语言

减少刺绣总量是减法设计的另一个宗旨,以此避免消耗大量工时所带来的高昂造价,从而可以真正将苏绣艺术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具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气息苏绣艺术产品的渴望。

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审美需求进一步提升,单纯使用传统技艺已不再受到青睐,多种工艺技法的交叉结合运用成为潮流。因此在减少刺绣工程量的同时,反而需要综合使用多元的工艺。一方面,通过与其他技法方式结合的方式减少刺绣的工程量,降低造价成本。另一方面,多种技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创造新的风格和新的审美形式,使传统苏绣工艺焕发新的生机,提升现代时尚感,为传统的苏绣艺术在现代生活中探寻新的生存空间。

这里所说的“多种技法的有机结合”并不是指单纯的苏绣工艺技法体系内的技法结合,而是指工艺的“文化多元主义”,即突破和超越传统苏绣技艺范围,将多元的工艺技术手段引入、借用到苏绣艺术创作领域中,以综合体现来传达创作理念。

在进行创作时,要始终坚守艺术表达和技术实施相辅相成、相互包含的理念,做各种工艺的大胆创新。可考虑拼布、印花、织花、机绣、编织、扎染、蜡染、新技术(例如激光雕刻、3D打印技术)以及其他国内、国外其他绣种技法之间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运用。

韩国纤维艺术家张英兰的作品《四季》(图2)很好地体现了工艺技法的模糊性与多意性特点,同时也是一副运用减法设计理念的佳作。她用自己的情愫、智慧、理念、审美进行作品创意表达,在对画面的整体结构、表现手段、形式美感、自我意识等方面呈现出艺术家自身特有的气质风格。

作品《四季》的创作素材来自于大自然四季更替的景色变换。植入的自然影像经过艺术语言的转化成了代表四季的抽象形象。抽象地表现了花、叶以及枝等各种自然生命形态在朝霞的曙光和夕阳的余晖照射下所幻化出的意象美感。作品并没有极力追求制作工艺的精细,而是意在突破以往传统循规蹈矩的刺绣艺术风格与表现语境,自由灵活地融合了东西方体系的刺绣技法:不仅善于用平绣、点绣等各路针法意向性地表现自然景物,而且多元材料的介入与创意表现打破了东方传统刺绣材料使用的意识局限。在制作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富有不同质感的刺绣线材,通过其粗细、长短、高低、疏密、聚散以及肌理差异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或飘逸或沉郁,或细润或粗涩,或朦胧或明晰的心理感受。

张英兰的每一幅作品都采用了绣绘结合的方式。根据四季呈现不同的色调,绚丽饱和的色彩由于进行了和缓的渐变处理,灵动、跳跃却不刺眼。局部细节处的色线根据色彩渐变,规律自由地穿插交错,通过适当的疏密关系的处理以及有意味的多维排列来构成完整的画面,使作品呈现出回旋、发射、流动之势。小幅局部色彩的微观无序排列与大幅整体色调的宏观秩序组合,构成了无以言表的节奏与韵律,传达出空灵飘逸、轻盈曼妙的意境美感。通过随性多变的不均衡构图形式和错落流动的点线架构组合,演绎出一种多元交织的刺绣艺术语言,作品肌理于无序中呈现出一种有序的变化。其作品表现绝不仅仅是用多元化的材料整合一个画面,而是意在探索和尝试新的刺绣设计理念,最终形成能完全释放出创作者情怀的、雅俗共赏且现代时尚的刺绣艺术作品。

简约主义风格的作品往往需要使用最简单的元素,表现出抽象、高贵的品质和境界。因此,简约主义的简洁与精致并不相悖,相反,简约主义艺术风格对造型、结构、材料及工艺的把握均有极高要求,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精致的材料和精到的工艺来完成。设计师要具备独特、深厚的审美眼光和内涵修养以及敏锐活跃的创新思维。

做减法设计时,不仅仅要在图形、色彩和技法方面做文章,还要辅之以画绣结合、系列衍生、材料突破、展示陈列等方式,综合性地做“减法”,来达到设计简约化的目的。在简约化的前提下,对外观语言做减法设计,探寻苏绣艺术品崭新的视觉形态,体现清新、简洁、明快的当代风格。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二、内涵外化

艺术形式之“减”往往是形“减”而意增。从当代设计的角度来看,外观形式上做了“减法”设计的苏绣艺术品,其本身更需要一个内在的价值,即文化内涵作为指引、支撑和注解,其产品要注入观念、情怀和品位等文化创意要素,通过作品以诗意的方式触及人们的内心,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提高产品的观念价值。因此,在对苏绣艺术品进行外观语言简化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略了作品承载文化意蕴、民族内涵、设计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深层次价值。

作品《一叶觉如来》充分地反映了创作者对“意在笔先,笔尽意存”艺术真谛的领悟。其创作灵感出自《华严经》。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世界万物皆美好,只需善待与端详。由成长到凋零,花开花落,叶长叶落,世间万物皆亦如此。如开放的莲花一样自然从容,不为谁开不为谁落。正视自己,正确的定位自己,我们都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幸福天堂。《一叶觉如来》作品系列通过一枝荷花、一个莲蓬、一片荷叶、一抹剪影,寄以唤起人们对生命细节的关注与尊重。小中见大,表达了创作者借线帛所物化的自然生命意义,沉吟一段回归生命本质后的人性自我灵修。

刺绣艺术家们在以“减法”设计理念创作作品时,没有仅局限于对形式美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探索,而是以自信的东方美学审美观,追寻、挖掘传统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美学意蕴,将东方文化哲学精神隐藏在作品中,将东方传统美学观念融合在设计中。创作者游离于天地之间的情怀,在作品的方寸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实现了文化内涵的外化。

三、结语

今天,我们进入到了物质丰腴、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现代快捷,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传统工艺中繁缛的重装饰风格逐渐被简约的轻装饰风格所取代,形成了新的物质美学观念和工艺美学形式。减法设计以凝练简洁的视觉效果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它不仅是一种设计方法,而且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它必将对当代设计风格与消费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不容乐观的是,一些国人注重材质的稀缺贵重、工艺的精美繁复,而非作品艺术创意价值的消费观念,这在短时期内仍难以很快扭转。我们目前亟待改变审美价值观念,提升审美意气和艺术品位。我们要倡导和引领,重意境而不重华丽,尚雅致而不尚繁复,精致含蓄、典雅脱俗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趣味。我国的艺术产品消费群体还需要长时间地接受现当代艺术滋养和熏陶,我们还需要培育适合的艺术文化土壤,用新设计来引导国人的文化艺术品消费理念。这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从国家顶层到普通民众的意识普及以及文化认同。

(戴蕾,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减法苏绣艺术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苏绣,“秀”出奇迹
纸的艺术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生产过程做“减法”农民收入做“加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国家“减法”与地方“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