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波动背景下生猪养殖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前景理论的视角

2017-06-24 11:30李文瑛肖小勇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前景生猪决策

李文瑛,肖小勇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 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价格波动背景下生猪养殖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前景理论的视角

李文瑛1, 2,肖小勇1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 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基于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本文运用河南养殖主体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猪价格波动背景下养殖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养殖主体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约束下进行“有限理性决策”,在盈利前景和亏损前景下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具有非对称特征;2)在盈利前景下,养猪专业化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政策满意度有正向影响;3)在亏损前景下,经济状况、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获取生猪价格信息难易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风险偏好、政策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平抑“猪周期”,关键在于养殖主体在价格波动背景下决策行为的选择,因此,提升养猪组织化程度、开发多元化生猪养殖保险产品、完善生猪交易信息化服务平台、调整生猪产业政策体系,有助于提高养殖主体决策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生猪价格波动;有限理性;生产者行为;前景理论;Logistic模型

近年来,国内生猪价格多次剧烈波动。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国生猪价格出现3次异常波动,即形成三个大周期,价格最低点分别出现在2006、2010及2014年,最高点分别出现在2008、2011及2016年。在最近一个波动周期中,生猪价格于2014年4月最低跌落到11.29元/kg,2016年6月最高上涨到21.29元/kg,极差达10元/kg。受此影响,2007、2011及2015年我国生猪年出栏量比前后年份均有所下降。价格下跌后养殖主体会减少养殖量,从而生猪供应量大幅减少,引起后续年度价格上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及猪肉消费国,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生猪价格暴跌,损害养殖主体的利益;价格暴涨,降低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利于我国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这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7-2016年(除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针对生猪养殖规模及价格波动问题,先后提出全面落实生猪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健全生猪政策性保险制度及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完善生猪市场价格调控体系等意见。虽然养殖主体对上述政策整体满意度较高[1],但在平抑价格波动方面,相关政策的调控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缩短且波幅较大,政策导致供需失衡是“猪周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各类规模养殖主体的决策行为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不同,是生猪价格形成的关键因素[3]。鉴于此,应用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从微观层面探讨养殖主体决策行为机理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平抑生猪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前景理论及其在决策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1.1 前景理论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末,卡尼曼与特沃斯基提出前景理论(不确定的未来结果称为前景),该理论是行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之一,包括四个要素:参考点、非线性选择(决策加权)、边际敏感度递减及损失厌恶。参考点是价值(效用)为零的点,由决策主体主观决定,随环境、信息等的变化而移动[4]。选择不仅是判断,而是人们决策的制定,基于风险的决策是在不同前景下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有限理性和直觉推断。“当事人有限理性假定”是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强调当事人认知的局限性[5]。个体行为人是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其行为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即有限理性实现程度受行为人认知能力、情绪控制、环境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性的影响(图1),个体行为人有限理性的存在有其必然性[4,6-7]。

图1 个体行为人有限理性存在的必然性Fig. 1 Certainty of the existence of individual’s bounded rationality

个体行为选择关注的是价值增量,而不是绝对量。前景理论将行为选择模仿为编辑与评估两个阶段。编辑是对前景初步分析后的简单表示,包括编码、组合、分割、占优检测等几个部分,其中编码阶段受决策者自身认知能力、外部环境、市场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为行为决策设置的参考点也不相同,经过组合、分割、占优检测等过程,得到损益前景;评估阶段(决策加权)是相对于参考点,选择总价值高的前景;前景理论价值函数反映行为主体关心相对于参考点的损益变化量。行为决策主体从实际出发,在复杂和动态决策环境中处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只具备有限的认知能力(计算和推理能力),行为偏差内生于决策过程中。在盈利前景与亏损前景都是递减的边际灵敏度,亏损前景边际灵敏度更高(图2)。在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价值曲线是凹的,行为主体倾向于风险厌恶;在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价值曲线是凸的,倾向于风险追逐[8]。一定量亏损产生的痛苦与等量盈利带来的快乐不对称,前者对行为主体的影响大于后者[4,7]。前景理论最有用的贡献之一是:行为主体做有关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的不对称性。

1.2 前景理论在决策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图2 前景理论价值函数曲线Fig. 2 Prospect theory value curve

经济现象与任何配置稀缺资源的人类决策行为有关,这是行为经济学的核心观点。由于有限理性约束及前景不确定,决策行为发生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何大安和康军巍[9]以彩票投注者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把影响决策者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两种类型:外部性因素和内部性因素,对不确定条件下有限理性实现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有限理性约束会影响个体行为人的决策动机、认知以及效用,内外部因素均对行为选择影响显著。土地流转行为的相关研究表明: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以及土地流转的实现路径,是在特定环境及不确定条件下做出的主观决策[10],农户心里有负前景和正前景两个账户[11]。农户作为决策者在获取和处理信息时面临认知局限,是有限理性的生产管理者,个体特征、不同的意愿强度、产业政策等影响其决策行为[10,12]。养殖主体以近期生猪价格为基础形成的价格预期,具有有限理性特征,对仔猪价格形成具有非对称性以及动态性[13]。市场经济制度下,价格合理波动,引导资源有效配置,预期价格是农户生产决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14-16]。在一定程度上,农业生产响应是一种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条件下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反应[17]。

2 养殖主体决策行为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说

2.1 基于前景理论的养殖主体决策行为机理分析

生猪是一种特殊农产品,生产周期具有短期不可逆特征[18]。生猪养殖有专业育肥和自繁自养两种方式,从仔猪到商品猪出售的时间为5个月左右,从母猪怀孕到商品猪出售的时间为10个月左右。无论何种养殖方式,养殖主体均无法依据当前价格进行决策,而是根据当前价格、以往生猪价格波动情况及相关有限信息,预期生猪价格,估计出栏时的损益前景。

生猪价格下跌或上涨,造成养殖主体过度减小养殖规模或扩大生产。当生猪前景价格看好时,养殖主体扩大养殖规模或推迟生猪出栏时间,以期在后市价格高企时出售生猪,获得较高收益。反之,价格持续下降时,养殖主体为减少亏损,会减少养殖量或提前抛售出栏。提前抛售压缩生猪养殖时间,短期内供给量增加,加快价格下跌速度[19],从而影响总体供给量。

生猪养殖决策行为符合前景理论的核心思想。养殖主体在生猪价格波动情况下做出的养殖决策,是有限认知约束下的响应。养殖者是微观经济主体,根据损益前景配置生产要素,养殖行为便是基于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的预期价格响应。生猪市场不是垄断市场,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主体众多,各主体都是价格接受者[20]。由于环境的复杂及不确定性,加之养殖主体的不完全信息和个人的有限认知能力,养殖主体决策的理性便是有限的[13]。养殖主体风险规避特征明显,对盈利或亏损反应敏感程度不同,预期一个养殖周期后收益偏离参考点的距离做出养殖决策。因此,养殖决策受多种行为因素影响,是特定行为环境下基于有限理性做出的主观抉择[10,21],决策行为选择机理见图3。

图3 养殖主体决策行为选择机理Fig. 3 Selection mechanism of breeders’ decision-making

2.2 研究假说

2.2.1 个体特征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有影响 养殖主体的个体特征主要由年龄、文化程度、养殖历史等构成。一般年龄越大,决策越谨慎,风险规避意识越强,亏损前景更倾向于减少养殖量。受教育水平不同,养殖主体风险认知与偏好、市场认知程度、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文化程度高的养殖主体非农就业机会多,务工收入高,生猪养殖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22-23],亏损前景下放弃养殖的可能性大。养殖时间越久,评估盈利前景和亏损前景的经验越丰富,且容易形成养殖习惯,直接影响养殖决策。

2.2.2 家庭特征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有影响 养殖户的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养猪专业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养猪专业化程度用养殖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来衡量[24-25],占比高则说明养猪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预计养猪专业化程度越高,在损益前景下,调整养殖决策的可能性越小。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不同,抗风险能力强弱不同,预计对生猪养殖主体决策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2.2.3 风险认知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有影响 风险认知是影响决策者有限理性的重要因素,但无法直接测量,主要通过养殖主体对三种项目投资的选择及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来体现。养殖主体对三种投资项目的不同选择,反映其不同的风险态度及偏好,由此可将养殖主体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性型和风险厌恶型。养殖主体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反映养殖户风险认知水平的高低及规避风险意识的强弱。养殖主体特征不同,其风险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在价格波动时对养殖主体的决策行为产生不同影响。2.2.4 市场信息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有影响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决策过程是信息获取、处理的过程。养殖主体利用信息预判生猪价格及养殖成本走势,调整养殖规模。由于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决定养殖主体获取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亦不同。市场信息通过饲料价格及生猪价格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两个变量来反应,预计无论盈利前景还是亏损前景,均对养殖主体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2.2.5 外部环境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有影响 前景理论基于不确定性条件下对经济主体的预期和决策进行研究[13],养殖主体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生猪养殖政策、地理位置等都属于外部环境,生猪养殖政策的不连续和非普惠性,使得养殖主体处于动态环境中。调研区域在河南省,因此本文没把地理位置作为环境变量纳入研究范围。政策是潜变量,以政策满意度作为其反应指标,预计无论盈利前景还是亏损前景,均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3 养殖主体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数据、变量与计量模型

3.1.1 数据描述与变量说明 河南是生猪养殖大省,其生猪价格在生猪市场上居于重要地位,对我国长期生猪价格形成作用显著[26],选择该省生猪调出大县作为调研区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研时间是2015年3-4月份,这一时期是继2014年4月后的又一个价格低谷期,自2012年生猪价格回落,有经验的养殖主体及一些专家均预期2014年生猪价格会触底反弹,但市场反应并非如此,价格在小幅度波动中没有提振,2015年3月份生猪价格再一次跌入低谷,随后开始上扬。如此长时间的价格低迷,导致生猪养殖亏损严重。调研区域为河南省7个生猪养殖大县,包括辉县、开封县、杞县、尉氏县、西平县、新蔡县、中牟县。收回问卷31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80份,样本特征见表1。

表1 样本特征统计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ample

在问卷设计中,为了让调查对象更准确地表达其感受,把获取饲料价格信息难易程度、获取生猪价格信息难易程度、生猪价格政策满意度这三个指标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的方法,划分为5级,如非常容易、比较容易、一般、不容易和很不容易。为更好地解释对因变量的影响,把以上三个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将评价结果“非常容易、比较容易、一般”归为“容易”一类,取值为1;将“不容易”和“很不容易”归为“不容易”一类,取值为0[27]。为研究价格波动背景下,即盈利前景和亏损前景下,养殖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设置两个因变量,Y1表示生猪价格上涨是否扩大养殖量,Y2表示生猪价格下跌是否减少养殖量,变量定义及具体说明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及说明Table 2 Variable specif cation

3.1.2 计量模型 由于因变量是0-1变量,适合的模型有Probit 模型和Logistic 模型。Probit模型的F(x, β)为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没有解析表达式,而Logistic模型的累计分布函数有解析表达式,所以计算Logistic比Probit方便[28],本文应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如(1)所示:式中:p表示生猪价格上涨扩大养殖量或价格下跌减少养殖量的概率,β0是常数项,Xi是自变量(具体见表2)。各回归系数βi表示:当相应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变化后不调整养殖量的概率与调整养殖量的概率之比是变化前相应比值倍数的自然对数,是系数βi的指数转换,表示自变量Xi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几率比的变化倍数[28]。若将自变量变化前因变量发生的概率固定为p1,自变量变化后因变量发生的概率为p2,根据

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从表1可知,养殖时间超过三年的养殖主体有262位,这些养殖主体至少经历过一个猪周期,他们认为养猪最大的风险是价格波动频繁。由于损益前景偏离参考点,养殖主体风险敏感度不同,内外因素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用两个模型进行验证。模型1研究生猪价格上涨是否扩大养殖量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模型2研究生猪价格下跌是否减少养殖量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价格波动背景下养殖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1的对数似然值为338.188,卡方值为17.796,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模型2的对数似然值为246.038,卡方值为39.644,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Table 3 Regression result of the logistic model

3.2.1 个体特征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影响分析 个体特征的三个变量指标(X1、X2、X3)在两个模型里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在本文调查对象中,养殖主体的文化程度差异并不大,小学及以下占所有调查对象的11.43%,大专及以上的仅占3.93%,初中和高中(中专)的养殖主体占所有调查对象的84.64%,所以受教育程度最终表现为不显著。生猪养殖时间3 a以下的仅占6.42%,93.58%的养殖主体刚经历了“史上最长亏损期”,调研时都有一定的存栏量,因此可能导致该变量对养殖规模调整影响不显著。在不同的模型中,年龄、教育程度、养殖时间的系数不同,说明这三个因素在盈利前景和亏损前景下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可能不同。

3.2.2 家庭特征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影响分析 养猪专业化程度在模型1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经济状况在模型2中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养猪专业化程度(X4)对应的回归系数值为-0.360,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专业化程度越高,在盈利前景下倾向于风险规避,扩大养殖规模的可能性越小,与调研访谈中了解的情况相符;专业化程度越小,扩大养殖规模的可能性越大,因而专业化程度低的小规模养殖户与散养户是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与研究假设及已有研究结论一致[3]。

经济状况(X5)对应的回归系数值为-0.973,小于0,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经济状况越好,在亏损前景下减少生猪养殖量的可能性越小。对应的值为0.378,表示养殖主体经济状况每改善一个单位,亏损前景下减少养殖量与不减少养殖量的几率比是变化前的0.378倍;假设经济状况差的家庭在亏损前景减少养殖量的概率为50%,则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减少养殖量的概率为27.43%。家庭经济状况好,抗风险能力强,价格低谷期之后,有可能在价格高位赚取更多利润,亏损前景下经济状况好的养殖主体不敏感,而经济状况差的养殖主体较敏感,事实也是如此。据调研,一些经济状况差的家庭,资金短缺是他们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往往也是亏损期导致大量中小型养殖户及散养户减少养殖量甚至退出养猪业的直接原因。由于饲料赊购,生猪销售收入在偿还饲料款后已所剩无几,无法补偿之前其他投资成本。养猪收入的大幅减少对养殖主体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甚至直接决定其后期生猪养殖意愿以及资金投入能力。

3.2.3 风险认知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影响分析 风险偏好及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两个变量在模型2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风险偏好(X6)所对应的回归系数值为0.845,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亏损前景下风险厌恶者倾向于减少养殖量,而风险偏好者相对风险厌恶者,减少养殖量的可能性小。调研对象中认为养猪风险很大的占68.90%,认为养猪风险较大的占23.60%,认为养猪风险一般的仅占7.50%,没有一个调研对象认为养猪风险小;92.50%调研对象认为养猪的主要风险是价格波动大,养猪主体对养猪业的风险认知度很高,对盈利前景下扩大养殖量的决策还是持谨慎态度,这可能也是该变量在亏损前景下显著,而在盈利前景下不显著的原因。

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X7)所对应的回归系数值为-0.749,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对于参保养殖主体,在亏损前景下减少养殖量的可能性小。对应的值为0.473,表示相对于未参与养殖保险的养殖主体而言,参保养殖主体减少养殖量的概率与不减少养殖量的概率之比是前者的0.473倍;假设未参保养殖主体在亏损前景下减少生猪养殖量的概率是50%,则参保养殖主体减少养殖量的概率为32.11%。

3.2.4 市场信息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影响分析 饲料价格信息获取难易程度(X8)在两个模型中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生猪养殖是否盈利由生猪价格和养殖成本决定,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总成本的70%,而相当体重的生猪,每头猪饲料用量变化不大,饲料成本主要与饲料价格有关。饲料公司在生猪养殖集中区域设有销售点,派专人负责销售并送货上门,可以赊销,养殖主体是饲料价格的接受者,因此,饲料价格信息对养殖决策行为影响不显著。

生猪价格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X9)在模型2中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值为-1.295,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对于越容易获取价格信息的养殖主体,在亏损前景下减少养殖量的可能性越小。对应的值为0.274,表明相对于不容易获取生猪价格信息的养殖主体,容易获取信息的养殖主体减少养殖量的概率与不减少养殖量的概率之比是前者的0.274倍。假设不容易获取生猪价格信息的养殖主体在亏损前景下减少养殖量的概率为50%,则容易获取生猪价格信息的养殖主体减少养殖量的概率为21.51%。在亏损前景下价格信息对养殖决策行为影响较大,相对大中型养殖主体,小型养殖户及散养户信息获取较难,“杀跌”现象表现明显。

3.2.5 外部环境对养殖主体决策行为影响分析 对生猪养殖政策是否满意(X10),在盈利前景或亏损前景下都是养殖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变量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与研究假设一致。在模型1中,所对应的回归系数值为0.809,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对于生猪养殖政策满意度越高的养殖主体,在盈利前景下扩大养殖量的可能性就越大,对应的值为2.245,表明相对于政策不满意的养殖主体而言,政策满意的养殖主体扩大养殖量的概率与不扩大养殖量的概率之比是前者的2.245倍。假设对于政策不满意的养殖主体在盈利前景下扩大养殖量的概率为50%,那么对政策满意的养殖主体扩大养殖量的概率为69.18%。

在模型2中,对生猪养殖政策是否满意的回归系数值为0.86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对于政策满意度越高的养殖主体,在亏损前景下减少养殖量的可能性就越大。调研期间养殖主体正经历猪价的长期低迷,亏损时间长,数额大,然而政府没有针对亏损期稳定生猪养殖量的有效政策,养殖主体即使对整体政策满意,仍以减少养殖量的方式规避亏损风险。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第一,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能够合理地分析价格波动背景下生猪养殖决策行为选择。由于生猪的自然生长特性,养殖主体将预期出栏时的价格作为决策参考点,通过心理账户估计盈利或亏损前景,做出扩大或减小养殖规模的决策。养殖主体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约束下进行“有限理性决策”,风险规避特征明显,其对盈利前景和亏损前景反应敏感程度不同,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具有非对称特征。

第二,盈利前景下,养殖主体的决策行为受到养猪专业化程度及政策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其中,养猪专业化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专业化程度越低,扩大养殖规模的可能性越大。主要原因在于养殖规模较小,扩大养殖规模的总投资也小,在自家宅基地或耕地上搭建简易猪舍便可养殖。政策满意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正向影响,对生猪养殖政策越满意,养殖主体扩大养殖规模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三,亏损前景下,养殖主体的决策行为受到经济状况、风险偏好、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获取生猪价格信息难易程度和生猪养殖政策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其中,经济状况、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获取生猪价格信息难易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减少生猪养殖量的可能性越小;参保和容易获取价格信息的养殖主体减少养殖量的可能性小;风险偏好、政策满意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正向影响。

4.2 政策建议

以上结论为促进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平抑生猪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关键在于稳定产量,“猪周期”与养殖主体决策行为有关,因此政策的设计要从养殖主体出发,切合养殖主体的需求,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提升养猪组织化程度。目前,家庭养殖仍是生猪供给的主力,导致市场集中度较低,产品异质性小,抗风险能力弱。应进一步推进中小型养殖主体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更好地发挥生猪养殖合作社、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降低养殖成本,引导生猪价格合理波动。

第二,开发多元化生猪养殖保险产品。我国现行的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承保责任与价格无关;北京、四川、山东等地试点的目标价格保险,因目标价格确定、保险期限计算等问题,推广难度较大[30]。因此,应增加生猪保险品种,如生猪收益保险(毛利润险)、收入保险等,基于生猪养殖成本、年度出栏量、价格或合理养殖收益等指标,研发多元化的保险产品,量价齐保,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第三,完善生猪交易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生猪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建设,农业、物价、商务等政府相关部门与大中型毛猪批发市场、大型饲料公司、养殖公司建立信息合作平台,规范信息采集标准,收集并发布母猪保有量、生猪存栏量及出栏量、仔猪、生猪及饲料价格波动等信息,并引导养殖主体对这些信息进行正确判断与合理采纳,以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避免过度预期,减少“追涨杀跌”现象。

第四,调整生猪产业政策体系。取消无效及低效政策,例如冻肉及生猪活体储备政策,冻肉储备有时限,生猪供大于求时,到期冻肉投放市场,反而助推市场供给过量;活体储备调用率极低,起不到平滑“猪周期”的作用;制定与调整政策应视价格上涨或下跌情况不同,相机抉择,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介入市场;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和政策保险补贴力度,保障生猪市场健康运行。

[1] 廖翼. 中国生猪产业扶持政策的满意度及敏感性分析[J]. 技术经济, 2014, 33(6): 38-42. Liao Y. Analysis of satisfaction and sensitivity of policies supporting live hog industry in China[J]. Technology Economics, 2014, 33(6): 38-42.

[2] 潘方卉, 刘丽丽, 庞金波. 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1): 79-86. Pan F H, Liu L L, Pang J B.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hog price cycles in Chin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6, 37(1): 79-86.

[3] 郭利京, 刘俊杰, 韩刚. 养殖主体行为与生猪价格形成机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 29(8): 79-84. Guo L J, Liu J J, Han G. The mechanism of the hog price formation under the micro market structure perspective[J].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 2014, 29(8): 79-84.

[4] 尼克·威尔金森. 行为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Nick Wilkinson. Behavioral Economics[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5.

[5] 周业安. 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2): 32-38. Zhou Y A. Does behavior economics bring about the revolution in mainstream economics[J].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4(2): 32-38.

[6] 何大安. 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 中国社会科学, 2004(4): 91-101, 207-208. He D A. Behavioral economic man: Degrees of realization of limited rationality[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4(4): 91-101, 207-208.

[7] 贺京同, 那艺. 行为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He J T, Na Y. Behavioral Economics[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5.

[8] 何大安. 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J]. 经济研究, 2005(8): 73-83. He D A. A behavioral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ational choice to irrational choice[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5(8): 73-83.

[9] 何大安, 康军巍. 有限理性约束下决策者行为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一种借助于彩票投注者决策情形的分析性考察[J]. 浙江学刊, 2016(5): 175-184. He D A, Kang J W.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decisionmakers’ behavior under bounded rationality constraint: With the help of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n lottery punters’ decision situation[J].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2016(5): 175-184.

[10] 钟涨宝, 陈小伍, 王绪朗. 有限理性与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选择[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113-118. Zhong Z B, Chen X W, Wang X L.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conduct choices of peasants’ household in the cultivable land transfer[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7(6): 113-118.

[11] 吴宗法, 詹泽雄. 前景理论视角下失地补偿理论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4(11): 4-13. Wu Z F, Zhan Z X. A theory analysis of losing land compensatory based on prospect theory[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4(11): 4-13.

[12] 陈姗姗, 陈海, 梁小英, 等. 农户有限理性土地利用行为决策影响因素——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8): 1286-1295. Chen S S, Chen H, Liang X Y, et al. Effect of the household bounded rationality decision-making about land use behavior: A case study for Gaoxigou Village of Mizhi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2, 27(8): 1286-1295.

[13] 郭利京, 刘俊杰, 赵瑾. 生猪价格预期对仔猪价格形成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J]. 农村经济, 2015(3): 46-49. Guo L J, Liu J J, Zhao J. Effect of pig price expectations on piglet price formation based on behavioral economics[J]. Rural Economy, 2015(3): 46-49.

[14] 王天穷, 于冷. 玉米预期价格对农户种植玉米的影响——基于吉、黑两省玉米种植户的调查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6(5): 615-622. Wang T Q, Yu L. How expected prices of the corn affect farmers’planting decision: Based on the survey of corn farmers in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 36(5): 615-622.

[15] 钟甫宁, 胡雪梅. 中国棉农棉花播种面积决策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8(6): 39-45. Zhong F N, Hu X M. Economics analysis of Chinese farmers’decision-making of cotton planting area[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8(6): 39-45.

[16] 赵玉, 严武. 市场风险、价格预期与农户种植行为响应——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证[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1): 50-56. Zhao Y, Yan W. Farmers’ planting responses to market risks and price expecta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6, 37(1): 50-56.

[17] Backus G B C, Eidman V R, Dijkhuizen A A. Farm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uncertainty[J]. Netherland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997, 45(2): 307-328.

[18] 易泽忠, 高阳, 刘学文, 等. 我国生猪市场风险的主要特征和危害及政策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3(4): 425-429. Yi Z Z, Gao Y, Liu X W, et al. Characteristic and hazard analysis of market risks of live pig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2, 33(4): 425-429.

[19] 彭涛, 卢凤君, 李晓红, 等. 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形成与控制的系统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2): 38-42. Peng T, Lu F J, Li X H, et al. Systemic analyses on the formation and control for the fluctuation of pig price in China[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9, 8(2): 38-42.

[20] 张磊, 王娜, 谭向勇. 猪肉价格形成过程及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08(12): 14-26. Zhang L, Wang N, Tan X Y. Analysis on pork price formation process and cost-benefit of chain: A case study in Beijing[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8(12): 14-26.

[21] 姚增福, 郑少锋. 种粮大户售粮方式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PT”前景理论和Slogit模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1): 39-45. Yao Z F. Zheng S F.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large-scale grain-production households’ behavior of choosing grain sales way based on the PT theory and slogit model[J].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3, 13(1): 39-45.

[22] 汤颖梅, 潘宏志, 王怀明. 江苏、四川两省农户生猪生产决策行为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3(8): 32-39. Tang Y M, Pan H Z, Wang H M. Analysis of farmers’ decision-making on hog production in Jiangsu and Sichuan[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3(8): 32-39.

[23] 许彪, 施亮, 刘洋.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演变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5(2): 21-26, 110. Xu B, Shi L, Liu Y. 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on pattern of China’s pig farming industry[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5(2): 21-26, 110.

[24] 彭玉珊, 孙世民, 陈会英. 养猪场(户)健康养殖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等9省(区、市)的调查[J]. 中国农村观察, 2011(2): 16-25. Peng Y S, Sun S M, Chen H Y. Analysis of infl uence factors on hog farms’ (farmers’) willingness of healthy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9 provinces (districts/cities) including Shandong Province[J]. China Rural Survey, 2011(2): 16-25.

[25] 张园园, 孙世民, 王仁强. 生猪养殖规模化主体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Probit-ISM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J]. 技术经济, 2015, 34(1): 95-100, 124. Zhang Y Y, Sun S M, Wang R Q. Infl uencing factors of willingness of household or farm to expand pig-raising scale: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bit-ISM[J]. Technology Economics, 2015, 34(1): 95-100, 124.

[26] 陈永福, 马国英, 吴蓓蓓, 等. 中国生猪价格发现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区域间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15): 3279-3288. Chen Y F, Ma G Y, Wu B B, et al. Study on China’s swine price discovery forming mechanism: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regional price[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11, 44(15): 3279-3288.

[27] 朱玉春, 乔文, 王芳. 农民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陕西省32个乡镇的调查数据[J]. 农业经济问题, 2010(1): 59-66. Zhu Y C, Qiao W, Wang 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farmers satisfaction of rural public goods: Based on a survey of 32 villages and towns in Shaanxi Province[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0(1): 59-66.

[28] 陈强.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169-182. Chen Q. Advanced Econometric and Stata Applications[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5: 169-182.

[29] 宋长鸣. 蔬菜价格波动背景下生产者种植意愿变化研究——兼论对Logistic模型的重新解读[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21(1): 147-156. Song C M. Study of vegetable growers’ behavior in the background of vegetable price volatility and new interpretation of logistic model[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6, 21(1): 147-156.

[30] 鞠光伟, 王慧敏, 陈艳丽, 等. 我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实践的效果评价及可行性研究——以北京、四川、山东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16(5): 102-109. Ju G W, Wang H M, Chen Y L, et al. Study on effect evalu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ig target price insurance practice: A case in Beijing, Sichuan and Shandong[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6 (5): 102-109.

(责任编辑:王育花)

Study on the inf uencing factors of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in hog breeding industry with price volatility by the prospect theory

LI Wen-ying1,2, XIAO Xiao-yong1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ngbu University,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Based on a survey data in Henan Province and applying the prospect theory and the binary logistic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in the hog breeding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og price volatility. Results show that: 1) hog breeders make bounded rational decisions subject to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strain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different and show asymmetric features when examined from both gain prospect and loss prospect; 2) from the gain prospect, the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about hog breeding has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of hog breeders, whereas the satisfaction with government policies has some positive effects; and 3) from the loss prospect, economic status, insurance on the hog breeders, and the easiness of obtaining price information from hog markets have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of hog breeders, whereas risk preferen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government policies show some positive effects. To control the hog price cycle, the key is to understand breeders’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Therefore, to improv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of hog breeders and to the maintain a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g industry,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promoting coordination within the hog breeding industry, developing diversified insurance products for the hog breeding industry, perfectin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hog transactions, and adjusting the policy system related to the hog breeding industry.

hog price volatility; bounded rationality; producer behaviors; prospect theory; logistic model

F326.3

A

1000-0275(2017)03-0484-09

10.13872/j.1000-0275.2017.0035

李文瑛, 肖小勇. 价格波动背景下生猪养殖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前景理论的视角[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 38(3): 484-492.

Li W Y, Xiao X Y. Study on the infl uencing factors of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in hog breeding industry with price volatility by the prospect theory[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7, 38(3): 484-4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7310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6A0584)。

李文瑛(1972-),女,安徽砀山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价格、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bbliwenying @webmail.hzau.edu.cn;肖小勇(1987-),男,湖北恩施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产品价格研究,E-mail: xxy@mail.hzau.edu.cn。

2016-12-13,接受日期:2017-03-06

Foundation iittem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71673103); The Key Project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inanced by Education Offi ce of Anhui Province (SK2016A0584).

Corresponding authoorr:: LI Wen-ying, E-mail: bbliwenying@webmail.hzau.edu.cn.

Receeiivveedd 13 December, 2016, Accepptteedd 6 March, 2017

猜你喜欢
前景生猪决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