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周期张继科前3板技术探究

2017-06-26 10:42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5期
关键词:张继科接发球落点

谢 超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里约奥运会周期张继科前3板技术探究

谢 超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张继科是中国里约奥运会男单金牌的有力争夺者之一,但在最近的一些比赛中张继科发挥波动较大。针对于此,本研究着眼研究张继科的前3板技术,分析存在的技战术问题,以便在训练中获得有效的训练成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里约奥运会周期张继科前3板技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等文献网站,查阅与乒乓球技术相关的论文和期刊,并细致研究相关的乒乓球训练和教学的书籍等,为本研究内容的确定、明晰研究思路和撰写论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对2015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德国公开赛总决赛和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中张继科两场对阵队友马龙的比赛视频的发球、接发球和第3板使用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

1.2.3 3段评估 本研究中的3段评估标准参照张晓蓬等人所著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一书。在书中将发球和发球抢攻作为第1板和第3板球,接发球和接发球后的一板球为第2板和第4板球,从第5板开始称为相持球。本文将研究对象在每场比赛的发球和发球抢攻、接发球和接发球后的一板球、相持球的使用频率和得分率进行了比对分析,见表1。计算公式: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部得分+全部失分)×100%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对所需数据进行记录,并通过Excel软件进行样本的检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全场比赛中3段数据进行分析

在2015年的各国公开赛决赛阶段,张继科的发抢段的使用率不到23%,明显低于3段评估标准的合理使用率,在另外一场国际乒联巡回总决赛中相持段的使用率也同样低于3段评估标准的合理使用率。从得分效率来看,在德国公开赛阶段,张继科的发抢段得分率较高,根据标准属于良好到优秀之间。在面对对手是当时世界排名第1的马龙时,在发抢段使用率不到23%的情况下,其得分率依然能够达到67.6%,这样的成绩实属可贵。但由于张继科在相持段的得分率过低,没有达到标准,导致在陷入相持阶段时市场丢分,最终造成比赛失利。另外,在研究的两场比赛中,张继科的接抢段的使用率均比标准中的使用率高,平均高出6%~7%。分析其原因,可能归结于两点:(1)接发球技术和落点控制比较恰当,为自己前几板的接发球赢得了优势,更容易在前4板取得本回合的胜利;(2)接发球技术和落点控制不合理,被对方抓住破绽进行抢攻,同时在前4回合赢得本回合的胜利。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导致接抢段的使用率较高。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张继科在德国公开赛阶段的发抢段得分率为67.6%、国际乒联总决赛的发抢段得分率为58.1%,仅仅是达到了良好或接近及格的得分率,所以可以得出在这两场比赛中接抢段的使用率高的原因是第二种接发球技术和落点控制不合理。

根据对2014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半决赛和决赛的数据分析可知,比赛过程中张继科积极地在发抢段创造机会,其发抢段的使用率相比本次研究的两场比赛更高,但依然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在研究中的两场比赛中,发抢段得分率都未能达到及格标准,导致完全没有发挥出发抢段的技术优势进行压制对手,且积极主动地进攻较少,多是通过观察对手的接发球技术和质量进行临时判断,但只要进行发球抢攻,其成功率就有明显提高。

我国的乒乓球技术始终保持在世界霸主地位,究其原因除了运动员的天赋之外,还在于关注和重视乒乓球的前3板技术,让其在前3板中取得本回合的优势,有利于发挥出运动员的打法风格并取得胜利。由此可以发现,张继科在发抢段的技术使用不合理,导致对全盘比赛的掌控程度较差,非常可能出现失利的情况。其需要在保证发抢段的得分率的情况下,通过积极主动地进攻增加发抢段的使用率,发挥出自身的技术优势。

在接抢段和相持段上,第3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张继科的两场比赛的接抢段得分率均达到了50%以上,远远高于标准中接抢段的优秀划分线,其接发球、第4板的衔接和落点选择更加合理。经过数据分析,虽然使用率不高,但相比起相持段的得分率,能够体现出积极主动地进攻搏杀,在不能直接靠前3板得分的情况下,主动进入相持多拍回合,同时有意识地拉弧圈球到对方的反手位置,根据对方防守情况伺机寻找机会打出制胜球。在第3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张继科的接发球和第4板的衔接做得非常合理,但在2015年的两次对阵马龙的失利比赛中,过多地使用了控制过渡的发球方式,使得接球难度增大,不能很好地进行主动进攻。

表1 乒乓球单打比赛3段评估的标准 %

表2 发球旋转情况表

2.2 发球落点和技术运用分析

在乒乓球的所有技术中,发球是唯一一个由自己控制进行的技术动作,不受对手来球的影响,可根据自己的战术意图选择合适的发球方式和旋转方式,能够取得明显的主动权。从张继科的发球落点规律可以看出,其落点大多为近网处,偶尔进行底线的长球发球,始终保持风格变化的发球方式。在技战术分析上,张继科通过发近网球控制对手并进行接发球抢攻,发球线路的变化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给对方接发球造成困难,迫使对方发生接发失误或接发球质量不高,为自己的主动进攻取得良好的条件。

从发球性能上看,张继科的发球是追求速度和落点兼顾旋转的发球方式,一般来说此类发球的落点变化多样,近网状态居多,发长球则落点极深。但通过观察发现,在比赛中张继科的发球落点较为随意,不能够很好地抑制对手的接发球抢攻,使得发球落点在近网时的得分率不高。

由表2可知,张继科的发球技术中常使用正手侧下旋和下旋,两者累计的使用率达到了近70%,逆旋侧下旋和下旋的得分率也相对很高。在第3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这两种旋转的使用率达到了63%,得分率也高达62.5%,可以看出高使用率的逆旋侧下旋和下旋球给对手的接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在本次研究的两场比赛中,张继科的逆旋侧下旋和下旋的使用率仅为22%,反而以正手侧下旋和下旋发球为主,这与其传统优势发球不一致。张继科由于发抢段使用率较低,发球时不能很好地抑制对手的接发球抢攻和为自己的后续进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用的正手侧下旋和下旋的发球旋转方式给对手的接发球造成的影响有限,导致总体的得分率不高。

2.3 第3板技术的运用分析

第3板技术包括抢攻和控制过渡两种方式。张继科在第3板抢攻中使用率为63.2%,按照相关的运动标准来看,该使用率属于中等乒乓球运动员的水平。横向对比来看,张继科在第3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的第3板抢攻使用率为70%以上,说明本次研究的两场比赛的第3板技术使用仍有待提高,究其原因,可能是战术贯彻不坚决或不合理、发球质量较差等。在发球后使用控制过渡技术的频率过高,陷入被动地相持局面,容易被对手找到机会发起抢攻,分析后发现使用控制过渡技术的得分率仅为35%,为所有接发球得分中得分效率最低的一个。在面对马龙这样的超一流技术水平的竞争对手,光靠过渡控制技术等待对手失误,是很难在比赛中获得场上的控制权并获得比赛的优势。由此可知,在这两场比赛中没有有效地做到发球抢攻一体化,不能抑制对手抢攻和高质量的回球,是导致张继科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接发球落点技术的运用分析

接发球的落点是体现选手是否具有明确地竞争抢占回合主动意识的重要表现,没有坚定的接发球战术设计就很容易陷入被动相持和跟随对手的打法,发挥不出自身的打法优势。接发球运动员的第1板球,回球的落点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本回合的胜负,从录像中分析可以看出,张继科在突击对手反手底线的长球时,常使用反手抢攻的技术,但实际上得分率仅为15.6%;而在使用较少的侧身抢攻技术中,得分率却高达75%。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张继科在处理球时技术的使用过于单一,打法相对保守求稳,侧身打法行动迟缓等。

3 结论与建议

在发球环节上,应严格贯彻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近网球抑制对手进行抢攻,偶尔突击对手的底线,争取在前3板取得场上的主动权。在旋转的选择上,应该多使用逆旋侧下旋和下旋的方式,获得最大的发球优势。在比赛中,应时刻让自己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调动自己的竞争意识,加强发球的旋转和落点的变化,同时做到动作隐蔽和突然性,尽量克制保守求稳的意识,在对手出现回球质量不高或出现防守空当时,迅速调整步伐,果断出击。回球时,需要保证回球的质量,保证回球的凶狠和杀伤力,对于对手回出的高质量回球,应积极思考并主动调动对手,伺机寻找破绽,从而获得再次进攻的机会。

[1]黄浩耿.里约奥运会周期张继科“前三板”技术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6(3).

[2]杨大鹏,何敬堂.中国男子乒乓球现阶段领先世界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辨析[J]. 临沂大学学报,2014(6).

[3]唐正元,刘桂平.后奥运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7).

[4]陈黎,张明.论乒乓球运动中的进攻与防守[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

[5]荆雯.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综述——基于CNKI 2000—2012年间公开发表文献的数据和文本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G846

A

1674-151X(2017)05-041-02

投稿日期:2017-03-10

谢超(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张继科接发球落点
樊振东和林高远乒乓球接发球技术比较分析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网瘾少年”张继科看房看到打哈欠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心的落点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