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奶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7-06-28 13:09陈志敏
中国乳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朔州市乳品奶业

文/陈志敏

(山西省朔州市农业委员会)

山西省朔州市奶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文/陈志敏

(山西省朔州市农业委员会)

介绍山西省朔州市奶业生产发展情况,对所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如进口奶粉的冲击、生鲜乳价格的下降、生鲜乳销售困难、养殖成本增加等,并对这些困难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山西省;朔州市;奶业;分析;对策

山西省朔州市奶业发展,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集体农场饲养起步、凭家庭养牛发展、靠规模经营扩张三个阶段。特别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实施山西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战略后,朔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提出了“做生态文章、打乳业品牌、建畜牧强市”的目标,坚持把奶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奶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提升奶业的科技含量。通过实施标准化养殖场、青贮窖、机械化挤奶站、动物防疫体系、良种繁育等多项重点工程,改造传统分散的奶牛养殖业,增强奶业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奶业连续多年持续、平稳、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奶业优势产区。朔州市奶牛存栏量和生鲜乳总产量均占据全省一半以上,位居山西省第一。

1 朔州市奶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朔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深入实施全国草牧业示范市、全国农牧交错带先行区以及山西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战略,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奶业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朔州市奶业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健发展势头。截至2016年底,奶牛存栏达18.7 万头,全市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25 个,拥有生鲜乳收购站241个,生鲜乳运输车100 多辆,日产生鲜乳1 140 吨,其中蒙牛、伊利和古城等乳品企业在朔州市日收购生鲜乳991 吨左右。机械化挤奶覆盖全市,所有奶牛基本实现规模化饲养,奶业已经成为朔州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成为全市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奶牛养殖场主要分布于山阴县、应县和朔城区,三县区奶牛存栏数占朔州市总存栏数的88%,既有本地品牌企业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又有全国名牌企业蒙牛、伊利、雅士利,还有外资企业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在应县投资建设的牧场群。以上情况表明,朔州市作为地级市,其具有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的独特优势,前景广阔。

2 朔州市奶业发展现状分析

奶牛养殖业是兼备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征的行业,需要从优质牧草的种植、加工、青贮的制作,饲料贮备、配制,发情配种、产犊、饲养管理,挤奶、牛奶销售等方面获得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朔州市奶业发展面临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进口奶粉的巨大冲击

大量进口奶粉涌入市场,对国内乳品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由于国内外的奶牛养殖模式差异,朔州市目前的饲养水平偏低、养殖成本较高,远不能和国外乳业抗衡,所以对当地生鲜乳冲击很大。从价格上看,进口奶粉每吨口岸价2.4 万元,而国内以生鲜乳收购价4.0 元/千克计算,生产1 吨奶粉的原料成本达到约3.4 万元,加上加工费用以及17%的税费,每生产1 吨奶粉成本超过3.8 万元,为进口奶粉的1.5 倍以上,导致国内乳品企业逐步转向使用进口奶粉进行还原生产,对朔州市生鲜乳收购量逐步减少,并出现压级压价、克扣奶农奶款的现象。

2016年以来,朔州市奶业发展呈现几个运行特点,即乳制品销售进入淡季,乳品企业的产品销售受到冲击,企业压力增加。各乳品企业一方面开始降低产品价格为确保产品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另一方面被迫把收购的剩余生鲜乳全部加工成原料奶粉,库存积压相当大,而还有部分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乳品企业则全部使用进口奶源。

2.2 生鲜乳价格下降

迫于市场压力,乳品企业在维持经营的情况下,开始进行风险转嫁。一是减少生鲜乳收购量。乳品企业开始找各种理由拒收或少收生鲜乳;二是降低生鲜乳收购价格。各乳品企业对生鲜乳价格进行下调,由原来的每千克4.7 元调到每千克3.2~3.6 元不等,下降幅度超过20%。对于部分日产生鲜乳量少,生鲜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但不符合企业标准的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价格为3.0 元左右/千克,其中还包括每千克0.3~0.6 元的管理费,如送奶运费,挤奶员、水电工人的费用。

2.3 生鲜乳销售困难

进入2017年春节以后受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朔州市出现了卖奶难的问题。部分乳品企业做出了直接减少收奶量或限制收奶量,超出部分半价收购以及奶牛养殖场生鲜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拒收3~7 天的决定。与此同时对所有日产两吨以下、不饲喂青贮、不实行全日粮分群饲养的小型合作社和奶牛养殖场将施行全部拒收政策。

目前朔州市生鲜乳价格大体上按奶牛养殖场的条件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类奶牛养殖场3.6 元/千克;二类奶牛养殖场3.4 元/千克;三类奶牛养殖场3.2 元/千克;四类奶牛养殖场3.0 元/千克以下。生鲜乳的成本价为3.2 元/千克左右。初步调查显示,朔州市的奶牛养殖场盈利、平衡、亏损各占三分之一,即有很大一部分奶牛养殖场都是负债经营,艰难维持,如果近期各大乳品企业再执行所制定的限量收购生鲜乳的政策,朔州市将会每天产生30 吨生鲜乳无法销售,导致新一轮“倒奶、卖牛、杀牛”问题,朔州市奶业将面临严峻考验。

2.4 养殖成本增加

近几年各乳品企业不顾奶牛养殖场的承受能力,强行推行标准化奶牛养殖场改造,全日粮饲养,疫苗建议使用商品三价苗,饲料、兽药以及大部分生产资料全部由乳品企业独家提供等霸王条款。大部分奶牛养殖场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采取向银行贷款和向个人借高利贷的办法筹措资金,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按照朔州市目前的养殖水平,由于奶牛单产普遍较低,加上饲料成本,当奶牛养殖场生鲜乳售价低于3.2 元/千克时,将处于亏损状态。奶牛养殖成本分析表见表1。

3 朔州市奶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由于朔州市目前奶牛养殖水平还不高,在国际市场大环境下,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为扶持这一产业发展,建议在特殊时期增加对奶牛养殖业的资金扶持。重点支持规模场建设、饲养环境改造、粗饲料的科学加工利用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2 政府应给予政策性扶持

政府可以选择某一家或几家乳品企业代加工过剩的生鲜乳,政府支付加工费用,所生产的奶粉归养殖场自行销售或者饲喂犊牛,尽量避免“倒奶杀牛”现象的发生。

3.3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

促进奶业发展一靠市场拉动,二靠政府推动。建议朔州市县政府进一步增强做好奶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全面落实有关政策,把促进奶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前要避免奶业大起大落,把中央的政策与朔州市当前奶业发展紧密结合,狠抓落实,确保奶农得到政策实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朔州市的奶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随时关注奶业发展动向,妥善解决奶牛养殖、生鲜乳价格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促进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表1 奶牛养殖成本分析表

3.4 改造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场

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筹的原则,对环境差、所产生鲜乳不达标的奶牛养殖小区进行改造,改造的内容主要有圈舍、运动场、挤奶设备等。建设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场,生产标准化的合格生鲜乳,以适应各乳品企业的严格要求。

3.5 强化管理,降低生鲜乳生产成本

经过综合分析,奶牛养殖从业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新技术接受程度差,养殖水平不高,导致单产和效益相对较低,奶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应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一是加大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的推广,提升奶牛管理和养殖水平;二是提高奶牛单产,从而降低生鲜乳生产成本。

3.6 建立完善的乳品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乳品企业和奶农是一种松散的收购关系,这种关系由于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结,所以长久以来为了各自的利益出现争奶、抬价、拒收、克扣等现象。建议下一步要引导各乳品企业与奶农逐步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联合机制,把农民的利益与乳品企业的收益结合起来。

3.7 加大饲养环节的扶持力度,提升养殖水平

建议对施行TMR全混合日粮饲喂的奶牛养殖场予以补助。全混合日粮养畜是按照家畜的营养需要制备草料,使用TMR搅拌设备,将草料充分搅拌加工后自动投入食槽。不但节省劳动力,提高奶牛采食量,减少奶牛疾病的发生,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更主要的是可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建议给予奶牛养殖场购置全混合日粮搅拌机(TMR)方面的扶持。

3.8 加大饲草种植的补贴力度

建议对苜蓿和青贮集中连片种植的千亩左右的大草场给予补贴。苜蓿和青贮是饲喂奶牛的优质牧草组合,政府对苜蓿和青贮的种植、饲喂予以补助是世界上养牛先进国家的通用做法。使用青贮饲喂奶牛可提高产奶量10%~15%,常年饲喂优质苜蓿可提高产奶量10%以上。建议对种植苜蓿和青贮草的养殖场和农户给予适当补贴,让农民逐步认识,大力推广,以促进全市奶业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C

陈志敏(1984-),男,山西省朔州市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2017-04-18)

猜你喜欢
朔州市乳品奶业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朔州市楹联学会、朔州市诗词学会成立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朔州市山阴县:“四种模式”巩固脱贫成果
朔州市朔城区:强化组织 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朔州市科协召开全市科协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