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发展现状调查

2017-07-01 17:02黄燕虹
山东体育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育用品厦门市体育产业

黄燕虹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

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发展现状调查

黄燕虹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2004-2014年厦门地区新增企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分析各时期厦门体育制造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总体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到2008年达到了行业顶峰,但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体育制造业呈现了下滑趋势,新增企业没有稳步上升,规模仍然没有多大影响,最近几年的体育制造业也仍然处于徘徊阶段。

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状况;现状调查;厦门

厦门是全国第一批改革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单位,具有比较好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厦门市有6个区,包括岛内的思明区、湖里区,岛外的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厦门市体育文化需求逐年增加,体育消费市场也正在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日趋繁荣。该论文通过对厦门市2012-2014年体育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为厦门市发展体育制造业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厦门市思明区体育制造业公司、湖里区体育制造业公司、集美区体育制造业公司、同安区体育制造业公司、海沧区体育制造业公司、翔安区体育制造业公司。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2004-2014年与厦门市体育制造业现状相关的论文,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通过厦门市统计局数据,了解近几年来(2004-2010)厦门地区年新增企业的走势;进一步分析各时期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发展的演进过程

2.1.1 体育制造业快速增长时期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了“made in china”的制造业发展格局。厦门市是地处海西中心城市,它积极参与了国际分工,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并产生了产业扩散效应,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1]。在2004-2008年,厦门市的体育制造业新增企业日趋上升。

2004-2008年,新增企业数量是在逐年增长的,在2008年达到顶峰。2008年全球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各个领域的经济都受到影响,不例外体育制造业也受到影响,在2009年体育制造业新增企业就明显减量。而且较多分布在岛外,其中属同安和集美较多,同安和集美两个区属于工业集中区,较多工业分布在着两个区域,岛内的思明区和湖里区的体育制造业新增数量较少。

体育制造业自2004年稳步上升,体育制造业作为新兴的行业,有大量的台商投资大陆的体育制造业。在生产资料、生产成本和台币升值的诸因素影响下,台湾地区大中小企业都纷纷寻找出路,他们把附加值相对来说较低的运动用品制造大量地转移到了大陆,这就使得台湾运动产业会越来越依赖于大陆,这样也必然会导致两岸体育产业合作交流增强[2]。作为福建省海西建设经济区的海西中心城市,厦门三位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快速发展,目前基本形成了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东出台湾海峡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这就同时成为许多台商就近投资距离的停靠点。厦门近年来通过推进厦门市体育健身器材产业对接等途径着力培育百亿元产业集群,同时也建立厦门体育健身器材销售一体化的大型集散地。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有利于台商来厦门投资合作,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一直秉承一个原则——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合作,因此厦门成为中国运动器材最大的生产制造和出口基地。厦门市人民政府也鼓励加强对台合作。对台湾合作是发展厦门体育产业的催化剂,利用厦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域优势,加强对台湾体育产业发展的交流,尽快培养体育市场。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使得体育制造业稳步上升。

目前国内体育用品生产有三大基地,即珠三角、长三角、闽南地区,厦门市是国内三大基地之一,且规模最大、企业最多。虽然行业发展很快,但由于缺乏行业组织,企业间沟通很少,行业呼声难以发出,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据文献分析,2008年我市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9.5亿美元,增长17.4%,在全部的货物出口中排名第七位,是我市重要的出口商品。如果加上旅行用品、运动服装、运动鞋等运动休闲用品,出口量达62.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1.2%,位列第一[3]。2009年9月厦门市成立了成立体育用品协会, 70多家企业和个人入会。

2.1.2 体育制造业下滑阶段

到2008年达到了体育制造业的高峰,此时的体育制造业即将达到饱和状态,在2008-2009新增数量走下坡路的趋势。但新增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处于下滑阶段,只是新增企业减少得比较慢,此时的体育制造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人们对体育制造业的需求没有之前多,特别是体育服装鞋帽。

2.1.3 体育制造业恢复阶段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体育制造业在2009年处于下滑阶段,导致体育制造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影响。但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并没有因此被打垮,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及产业调整,于2010年又有回升趋势。在早些年,体育制造业都是以出口为主,远销欧美各个国家,内需比较少,但2010年体育制造业有所回升,还得益于内需拉动。厦门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需求逐年增加,体育消费市场正在扩大,广场舞的兴起、政府对中学生体育的重视,会带动体育用品、体育服装鞋帽的兴起。市民体育消费的理念逐步形成,人们闲暇时间增多,“自我完善”的意识增强,会使得体育人口的增多。体育消费就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各个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4]。随着我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康复等方面的追求愈来愈强烈。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中,既有实物型体育消费,即购买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体育报刊、杂志等,也有用于观看各种体育比赛的观赏型体育消费,人们开始愿意花钱用于参加体验各种体育训练、健身休闲等,参与型体育消费已经成为时尚[5]。人们已经渐渐走出房间,远离电脑,走进体育,体育制造业也越来越满足人们的需要,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产品(详见表1)。

文献资料分析,截至2010年,厦门直接或间接从事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达到了603户,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在岗就业人数达到了51 607人,全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注册资本达到了14.53亿元。全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投资规模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企业有267家,占其总数的54.24%;100万元以上1 000万以下(含1 000万元)的企业137家,约占其总数的27.93%;1 000万元以上的有30家,占年内企业总量的5.70%。

2.2 2012-2014年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发展趋势

2.2.1 2012年厦门市体育制造业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体育制造业也在逐渐壮大,体育制造业产值不断上升。2012年体育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总共有50 654人,其中体育用品占了28 731人,体育服装15 074人,体育鞋帽占了4 965人,再者就是体育相关产品占了1 884人;在2012年的总资产中,体育制造业达到了238.83亿元,体育用品有57.33亿元,体育服装占了82.35亿元,体育鞋帽达到了49.46亿元,体育相关产品达到 了49.69亿元。全年营业收入,体育制造业总营业收入达到了132.06亿元,体育用品占了64.63亿元,体育服装占37.07亿元,体育鞋帽占15.55亿元,体育相关产品占4.82亿元;在增加值中,体育制造业总增加值达到了46.69亿元,体育用品占了19.00亿元,体育服装占了17.75亿元,体育鞋帽占2.58亿元,体育相关产品占了7.36亿元;占体育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体育用品占40.69%、体育服装占38.02%、体育鞋帽占5.53%、体育相关产品占15.76%(详见表1)。

表1 2012年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分行业统计表

2.2.2 2013年厦门市体育制造业的变化趋势

2013年体育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总共有44 385人,其中体育用品占了26 820人,体育服装11 350人,体育鞋帽占了3 841人,再者就是体育相关产品占了2 374人;在2013年的总资产中,体育制造业达到了109.71亿元,体育用品有55.78亿元,体育服装占了24.77亿元,体育鞋帽达到了16.96亿元,体育相关产品达到 了12.20亿元。全年营业收入,体育制造业总营业收入达到了147.39亿元,体育用品占了74.69亿元,体育服装占40.55亿元,体育鞋帽占14.39亿元,体育相关产品占17.76亿元;在增加值中,体育制造业总增加值达到了46.06亿元,体育用品占了18.41亿元,体育服装占了13.88亿元,体育鞋帽占4.88亿元,体育相关产品占了8.94亿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体育制造业总共9 967.58万元中,体育用品达到了4 086.49万元,体育服装达到了3 390.26万元,体育鞋帽达到了1 493.57万元,体育相关产品达到了997.26万元;占体育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体育用品占39.98%,体育服装占30.03%,体育鞋帽占10.58%,体育相关产品占19.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8%,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0.84万元/人,比全市劳动生产率高出0.17个百分点。体育用品制造产业种类齐全,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明显,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育产业将成为厦门市朝阳产业,并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详见表2)。

表2 2013年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分行业统计表

2.2.3 2014年厦门市体育制造业的变化趋势

2014年厦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达到了5 694个(不含个体和产业单位,下同),2014年体育制造业法人单位数达到2 091个(不含个体和产业单位,下同),其中体育服装有1 213个,体育鞋帽占89个,体育用品占208个,体育相关产品占581个;从事体育活动的从业人员总数48 610人,其中体育服装占12 794人,体育鞋帽5 147人,体育用品占28 546人,体育相关产品2 122人;拥有总资产152.02亿元,其中体育服装占42.49亿元,体育鞋帽23.35亿元,体育用品有67.91亿元,体育相关用品18.28亿元;全年营业总收入195.50亿元,其中体育服装业占45.29亿元,体育鞋帽20.26亿元,体育用品占78.09亿元,体育相关产品占15.85亿元;增加值总数为51.87亿元,其中体育服装业占10.42亿元,体育鞋帽14.52亿元,体育用品占18.69亿元,体育相关产品占8.24亿元;占体育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总数为58.13%,其中体育服装业占20.09%,体育鞋帽27.99%,体育用品占36.03%,体育相关产品占15.89%(详见表3)。

表3 2014年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分行业统计表

从表1、表2、表3可知,2012年厦门市体育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总资产、增加值相对于2013年是呈下降的趋势,而2014年的从业人员、总资产、增加值是相对于2013年是呈回升的状态。这几年厦门市体育制造业是处于徘徊阶段,导致了体育制造业从业人员、总资产、增加值也处于徘徊阶段,2013年是过渡年,2014年体育制造业又呈稳步上升,体育制造业不是一味地出口,内需拉动了体育制造业的发展。体育制造业是属于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变化会影响到体育制造业的变化。国家的各种政策促进了体育产业的稳步发展,体育制造业也随之稳步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2012-2014年厦门体育制造业经历了下滑又回升的历程。从业人员由2012年的50 654人下降到44 385人,再回升到2014年的48 610人;总资产也从238.83亿元下降到2013年的109.71亿元,再上升到2014年的152.02亿元;增加值从2012年的46.69亿元下降到2013年的46.06亿元,再回升到2014年的51.87亿元;2012年到2014年的体育制造业处于徘徊阶段,导致从业人员、总资产、增加值起伏不定;体育服装鞋帽、体育用品、体育相关产品之间的关系密切,仍处于徘徊阶段,都经历了下滑又回升的变化历程。

2)厦门体育制造业有别于福建省其他市的样式,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产品广泛,厦门市体育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初具规模,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厦门市体育制造业近几年来在国际环境的催化下,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内需拉动了体育制造业的发展。体育制造业由原来的一味出口开始转变为现在更倾向于内需,内需拉动了厦门市体育制造业的稳步发展。

3.2 建议

1)满足体育人口的消费观念,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

2)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体育制造业的观念中,体育制造业并不只有体育鞋帽、体育背包,厦门体育制造业应不断创新,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Z].2014,46号文件.

[2 ]连桂红,孟凤芹.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

[3]厦门制造业统计局.2015厦门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Z].2015.

[4]厦门市政府.厦门市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Z].厦门经济司,2011.

[5]王德平.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策略——基于厦门市体育用品产业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2010,14(4).

[6]许敏雄.关于SWOT模型的福建省体育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Xiamen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UANG Yan-hong

(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Hubei,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author had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Xiamen spor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terprises in Xiamen from 2004 to 2014 as well as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each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in 2008 it reached the peak. Since t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por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with the new enterprises not increasing steadily, the scale still the same as before, and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wandering stage.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Xiamen

2017-03-23

黄燕虹(1992- ),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产业。

G80-052

A

1009-9840(2017)03-0036-04

猜你喜欢
体育用品厦门市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七彩屋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新时代中国体育用品进口贸易的研究进展、问题及优化路径
厦门市妇联打造“爱在厦门”交友联谊互动平台
体育产业之篮球
“Double-subjects” at PWP Stages in English Class at Junior Stage
七彩屋 福建省厦门市金山小学(一年级)
我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对外贸易互动关系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进口与体育用品出口互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