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2017-07-05 13:04
江苏教育 2017年48期
关键词:关键期针对性因材施教

品读

从更加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暂时的偏离,或者叫心理健康问题。

——2017年4月19日,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人生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心身健康实验室主任刘正奎阐述了心理学中的“三观”:第一,从童年开始就要引导儿童学习一些知识技能,包括促进他认知方面的发展,让儿童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这就是世界观;第二,在儿童整个社会化的过程中,要让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就是价值观;第三,要让儿童在他的生活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人生观。心理学跟人生科学的关联度很高,是人生科学的支柱性学科,将心理科学跟人生科学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加积极的角度看待心理健康。

教育是针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因材施教,最关键就是了解孩子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各种器官的发育规律是什么,只有抓到关键期才有教育的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培养出阳光健康的孩子是父母、教师及整个社会共同的心愿。儿童心理与教育专家、儿童关键期教育创始人殷红博教授在大脑关键期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期教育的研究。他认为,要针对大脑的功能特征及发展关键期的规律,在七岁之前对儿童进行针对性的脑功能和心理发展的潜能开发综合教育,让教育更科学、更系统、更有针对性。

猜你喜欢
关键期针对性因材施教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关键期”对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启示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北汽姜德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务实深耕关键期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