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尝试

2017-07-21 02:07徐志荣��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初中阶段实施策略

徐志荣��

摘要: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历史课程教学的内容,重视情感教育的运用。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全面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阶段,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3-051-1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涉及到两方面的“情感”,一方面是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充分利用各种情感因素的促进作用,在僵硬的知识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用情感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有助于知识的吸收,从而使教学成果得到合理的优化;另一方面,学生接受了知识,会引起自身的情感共鸣,日积月累对于不同的事件会培养不同的合理的感情倾向,形成大众意义上的情感品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正常的发展,人格得到逐渐的健全。将情感教育的理念迁移到历史课中,就是历史课情感教育。历史是对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一种书写,其中包含了人的主导作用,必然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也有丰富的情感和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有了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看世界。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成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给他们以关心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的记忆里都有初中历史学习的这样一段。以情育人,以情感化人,这是教学过程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保证。这也是打造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之一。

教学中,我们要平等对待和鼓励每个学生。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情感素材和情感资源。平时,教师还要创造条件和时机对学生进行的积极的情感引导。

比如在教《钢铁长城》一课时,我们通过视频和电影等可以展示现代人民解放军战斗力显著提升的精彩场景,让学生对军人产生崇敬之情。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创设体现情感的情境

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实施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赋予我们的首要任务。在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的素材设置情境。例如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教学中,學生没有经历这一时代,对文革产生的背景、造成的危害缺乏直观了解,但是学生的爷爷奶奶这一辈人却是十年文革的经历者,甚至是受害者,教师可以从他们的生活经历中提取出许多文革十年的点滴碎片,以提高学生对这一场浩劫的直观感知印象。

让课堂教学的情境生活化,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内容有一种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只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对历史事件有科学的认识,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历史学习态度,我们的让学引思才会真正实施,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提高。

三、在合作学习中增进感情

在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实施情感教育可以促进有效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充满热情和激情,突出主体性。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学多思。教师应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要多对他们进行“情感投资”,这样不仅可以愉悦他们的身心,也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千差万别,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要做到历史教育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相互交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出谋划策,促使学生互帮互学,养成合作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讲述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在教学中,我不仅希望学生能够深刻记忆这些民族英雄,更加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我的讲解,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在备课时,我就从互联网上找到了大量的英雄事迹的材料。在课堂上,我将这些事迹向学生进行描述,并且提问:“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大家都有怎样的想法?”“我们应该向英雄们致敬!”“我长大后也要为祖国效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外国不敢欺负咱们。”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我们要以情育情,以情动情,不断地促进师生的情感融合。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情感状态投入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用我们的汗水和力量使得学生在情的雨露中成长,在爱的阳光下发展。

四、教师的教学风格表达情感因素

初中历史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照着课本念相关内容,那么学生会因为枯燥无味而打不起精神来,更不必说引起情感共鸣、培养情操了;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该运用有感情的语言,从语言中能够觉察出情感的倾向,是喜还是悲;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随着语言的起伏变化,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的情境,更容易受到感染;除了口头语言之外,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语言,通过此,可以传递特定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思考和变化。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历史课程教学的内容,重视情感教育的运用。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全面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初中阶段实施策略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