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的平野启一郎

2017-08-24 14:22孙若茜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平野物语复数

孙若茜

早在1999年,平野启一郎就凭借小说《日蚀》获得第120届芥川奖。时隔近20年,他的写作风格不断转变,一再成为日本文坛的话题人物,也揽获了其他诸多奖项。但因为此前缺少译介,今年夏天,当这位日本作家出现在上海书展时,对于更多的中国读者来说,他依然是一位新人。

认识平野启一郎,还要从他的成名作《日蚀》说起。一则,它在作家的作品中依然尤为独特;二来,它也是作家在此后的写作中不断探讨的有关“分人主义”这个核心问题的酝酿和发端;再者,它是平野目前仅被翻译成中文的两部作品之一。

《日蚀》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5世纪的法国,作者以一个在巴黎学习托马斯神学的学生作为叙述者,用一種长篇日记体回忆了他神奇的经历:为了寻求费奇诺的《赫密斯派文献》,他前往佛罗伦萨,在距离里昂不远的一个村子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堕落世俗的僧侣、狡猾的畸形男人、纯洁的聋哑少年以及古怪的炼金术士等等。接下来,他跟着炼金术士的步伐,眼见了双性人被冠以女巫之名施以火刑……作者以此描绘中世纪末期神权与世俗社会对立、融合的景象。

写作时,平野启一郎只有23岁,正在念京都大学。初到大学第一年他就经历了阪神大地震。那年春假往返九州时,从姬路到东京的新干线停运,只能坐飞机,回程就刚好在大阪机场看到了“奥姆真理教事件”的新闻。这让他产生了一种末世感。他希望能用一种非日常的书写排解日常中的忧郁,或者说,是去对抗时代的闭锁性。

于是,他选择去写炼金术,去写中世纪的法国。因为那个由一神教、战争、黑死病填充的时代,在他眼中同样有一种末日将近的氛围,和90年代中期,泡沫破裂,经济低迷,旧的价值观解体,新价值观还未建立的日本非常相似。他说,在那样的形态下,宗教要通过惩罚别人来确立自我、体现自我,比如经过磋磨、虐待巫女的身体来寻求一种价值观。而中世纪宗教性的炼金术,同样体现了当时时代的思想趋势。整部小说的主题和思考以及内心描写都不同于其他当代日本作家的风格,因此,有评论甚至认为:“与其说这是日本作家的作品,不如说这更像欧洲作家的小说。”

平野接下来发表的小说《一月物语》同样是反时代的,小说的主人公以自杀的日本明治诗人北村透谷作为原型:透谷一方面追求东方古典式的自然神秘一体化状态,另一方面则是信奉西欧的恋爱至上主义,并期待着现实中恋爱的能动性。“明治维新之后的近代化过程中,日本吸收了西欧的很多思想,但实际只是吸收了表面,没有真正地进入日本文化中。《一月物语》的主人公就处在这样新旧交替的时代,很难消化接受新思潮。”与《日蚀》里西洋古典的背景不同,在这一次的叙述中,平野融入了中国古典元素,从蝴蝶与梦的关联,到对唐代李贺诗句的引用等等。

“通常来说,一个小说家在其第二部、第三部作品时,其守备范围就已经明了了。按照从前的说法就是,创作风格显现出来了。然后使其创作风格稳步发展,主题与方法的坐标轴逐渐稳定下来,读者们便开始安心地关注其走向。赞叹也好,沮丧也罢,都是在其风格限度内。”三浦雅士曾在撰文评论平野启一郎的写作时,提到过以上这种在东西方世界或多或少已成为文学习惯,甚至是文学制度的存在。他的言下之意是,平野的写作,并不在这一范围之中。对他而言:“平野启一郎还是个谜一样的作家。”

他所不能理解之谜,是平野继而发表的小说,2002年的《葬送》,2008年的《决口》,前者2500页,取材于肖邦与德拉克罗瓦,是一部近似标准的艺术家小说,后者1500页,是以21世纪的网络社会作为背景写作的犯罪小说。还有其间出版的那些充满实验性质的短篇集:《高濑川》《滴落时钟群的波纹》,同样“扩散与充实”。“一方面,正当你认为他采用了坚实的自然主义风格的手法时,另一方面则展开了令人不得不想起现代诗破天荒的语言实验。这位作家就是思想犯。”他以为,这些作品的出版,“就像是平野启一郎在嘲笑我们的困惑”。

三浦雅士的困惑一定不是他所独有的,这或许也是平野常在作品发表之后成为日本文坛话题人物的原因所在。但作家本人也同样认为写作中呈现出悬殊的手法和表达,使他的作品无法归纳,甚至毫无关联吗?

并非如此。他告诉我们,如果《日蚀》中以太阳作为象征,那么《一月物语》的象征就是月亮。它们之间的默契在于时间,《日蚀》中谈到资本主义,时间如直线,指向利己主义;《一月物语》的时间则是环线,主人公被卷进日升月落的循环,一系列的故事才得以发生。《日蚀》讲的是人和神的关系如何产生,又如何变化;《一月物语》是从日本的角度重新看待人与神。再到后来的《葬送》,是公民社会建立起来、人和神的关系不再重要以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变得怎样,以及个人的身份认同。

在这当中,平野始终想要追索的问题是:对于个体的人而言,“自己”究竟是什么?这是从《日蚀》就开始了的一种抽象式的思考。直到后来的小说《最后的变身》,这种思考才在写作中变得具体。他开始就“真正的自己”与“暂时的自己”,去考虑自我同一性的问题。《没有脸的裸体们》,探讨了“网络上的自己”与“真正的自己”“社会中的自己”之间的一种变化关系。到了写作《决口》时,他感到“个人”的概念已经走到了极限。如果继续使用这个概念写作,将不会再有新的发展。于是在后面的《曙光号》中,就提出了“分人主义”的概念。

平野启一郎认为,人有“复数的自己”。对于亲人、恋人、上司等等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自己”都是真正的自己。这是人与具体的社会接触中变成的样子,而非简单的不同面孔,不同于过去“个人是不可分的”认知。因为现代社会职业的要求,在日本,人们曾长期以来都是一辈子只做一个职业,但是现在,复数的自己可以在社会的变化中更好地生存,通过“复数”来做不同的事情,这样即使一个做不成,另一个做成,也还是可以实现自己。他所希望在小说中探寻的,就是人在现今的社会中应该怎么活。

而作品的形式,无非是同一思想的变体。就像他解释自己写作短篇,是因当时的时代,对于要创作一部构架宏大的长篇来讲,有一些过于纷乱。虽然其中存在实验性质,从方法论的角度去探究文学以外的,现代艺术的思路在小说中有多少可行性,但核心依然延伸至“分人主义”。再后来,平野开始刻意在作品中回避掉“分人”这个词,不再用它解释分人主义,以达到一种模糊的效果。比如2016年出版的小说《剧演的终章》,里面就根本没有提到“分人”,但这个概念却依然作为小说的背景存在。

平野启一郎曾经说,“分人主义”对他的影响极其深刻,甚至决定了他基本的人生观。或者,这已经不再是他力图表达的观念而已。就像三浦雅士谈到其作品主题、方法的扩散与充实时说:“除了用异常一词来形容外别无他法。这是一个作家不可为之事。不,如果结合社会规范,更为正确地来说的话,这又是一个作家必做之事。因为作为小说家的同一性尚未确立,必然存在复数的平野启一郎。”

猜你喜欢
平野物语复数
评析复数创新题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复数
星月物语系列
tokyo boy carm_67 平野紫耀(King&Prince)
乒乓球亚锦赛平野美宇夺冠技战术分析
七连败,平野美宇要被中国“燃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