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于追本溯源中构建有效化学课堂

2017-08-26 04:13邵丽琪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白磷分层笔者

邵丽琪

在笔者多年的教学中,发现薄弱学校的学生,特别是中后层次班级的学生,学习陋习长期积累,学习热情不高,知识掌握能力薄弱,更有甚者已经对学习完全放弃,加上部分学校资金短缺,导致化学设施简陋、环境差,教学设施如化学教学器材、化学实验器材等配备不全,使得很多实验室不达标,教师不能正常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活动,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厌恶和忽视。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我要学”型学生。这类学生关键在于“要学”,他们的学习是带有主动性和兴趣浓厚的,他们善于学习,不仅要以考试成绩的优异来衡量,而且是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有自己对学习独到的见解的。

2.“我能学”型学生。这类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不错,但不善于主动思考的,有能力而主动性不足,经常需要老师的小小帮助之后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3.“我想學”型学生。这类学生常常表现为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原因有很多,或是基础不够扎实,或是学习习惯及态度不够好,或是不良行为倾向对学习造成的影响所致。他们从主观意识上知道自己要学习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基础的原因或本身毅力不足而导致放弃学习。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基础水平、接受能力都不同,如果盲目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放在同一类型层次,设置同一学习目标,那么就会造成学习目标在真实的课堂实践中实现不了或导向性不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结合分层学习目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融入,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构建分层学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分层学习目标之下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于实际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目标

结合薄弱学校的具体现状,笔者在教学中对于课堂导入阶段,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结合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主要变量,如下表:

由上图可知,分层学习目标的设定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薄弱学校的学生来说,多个方面的要素都会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

1.“我要学”层次的学生。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学生发挥以及想象创新的题目或者话题。比如针对“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这个实验,可以通过引导“我要学”层次的学生具体参与操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我能学”层次的学生。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一定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多鼓励、多鞭策,比如针对“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这个实验,可以通过引导“我能学”层次的学生掌握具体操作方法,对于教材的知识点有全面了解。

3.“我想学”层次的学生。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这个实验时,可以进行生活案例的导入:“生活中,家里厨房的油锅着火了怎么办?家住顶楼但是楼房下层着火了,我如何逃生?”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随后我跟学生提到我们做了今天的实验,也许会寻找到答案。

教师的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规律教学。在施教阶段,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具体学情出发。

二、浓妆艳抹总相宜,于实际课堂中调整分层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了保证课堂的有效开展,特别是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融入分层教学目标,即每一个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通过合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博采众长。

比如在实验“白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我就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验的方式进行,每一个小组都是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的分工,如下图:

在实验中,我引导小组中的学生进行分工和合作,对于合作小组,笔者将各个层次的学生放进一个小组中,也就是说一个小组是由不同层次的多名学生构成,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分工,处于A层次的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主持小组学习的具体分工,处于B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主要的实验操作,处于C层次的学生主要是记录辅助工作,在实验结束后,进行二次实验巩固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由C层次的学生进行操作,A、B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结合上述实验,我给出下列实验题目:

白磷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是怎样的?在空气中白磷由于产生热量而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发生自燃,如果用白磷来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时,发生的不同现象是,由此可推出的结论是。并且完成以下表格的记录。

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的合作来完成上述题目,学生之间的学习自主性进一步强化,学生与学生的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更多。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于实际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课堂教学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创新,教学媒体的持续开发和研制,都为课堂教学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软、硬件保障。本研究采用了过程维度的视角,按照教学目标实践的逻辑顺序,通过目标设计、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目标完善四个维度,对教师在实施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的整个行为过程进行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研究。试图通过这些研究,发现教学目标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如何提高教师落实教学目标的实践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笔者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笔者也制定和整理了评价表格,如下:

结合这份表格,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个表格的内容作为参考,在具体评定的时候,我将“态度情感”标为30分,每一个小点各自占10分,将“过程方法”标为40分,每个小点10分,“知识能力”也为30分,每个小点15分,一般来说,A类学生达到总分80分以上才算过关,B类学生达到60分以上才算过关,C类学生达到40分以上才算过关,不定期笔者会结合这份评定的表格为每个学生打分,通过打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便于全面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分层目标的设定,能够切实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结合自身的情况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分层目标的设定,让化学课堂更具有针对性、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白磷分层笔者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雨林的分层
把白磷弹关进“笼子”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