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2017-08-26 10:00萧日洪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计时课堂气氛

萧日洪

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简称,是一种在计算机辅助下,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知识库的教学活动,如何在自己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发挥CAI的技术优势,成了检验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和学习能力的一块试金石。为此,笔者有针对性地围绕着“CAI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实验性的教学探索。

一、发挥CAI的音像系统功能,实现课堂气氛从“枯燥”向“有趣”的转变

课堂气氛就如同酵母菌,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进展,以及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众所周知的,限制于教学内容的原因,数学课堂气氛很多时候都是沉闷、枯燥、无味的,这也是很多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学习兴趣的直接原因。CAI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个教学难题;因为CAI的音像系统,既有声音、还可以像学生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能够从视觉、听觉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课堂学习神经,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发挥CAI的立体画功能,实现课堂知识从“复杂化”向“直观化”的转变

因为学科属性的原因,很多数学知识在理解上相对复杂、抽象、概念化,让很多学生先入为主地觉得“数学很难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知识通过“一支粉笔+老师讲解”,的确很难有效地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CAI中的立体画功能,可以有效地实现很多数学知识从“平面”过渡为“立体”,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空间理解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画面水平。以小学数学第七册“线的认识”为例,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存在,但对于线的名称,线的特点都没有归纳总结过,因此,发挥CAI展示了斜拉桥、光线、海天相接的地平线等,直观地让他们感知了这三种线的区别,用数学的眼光来总结这三种线的特征。还利用多媒体演示射线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直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动画,更加直观地把新知掌握。

三、发挥CAI的情景创设功能,实现课堂情境从“教材”向“生活”的转变

生活是数学知识来源的沃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更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小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逐步形成了对各种数学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情境,让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识记、做题的层面,而CAI的多样性、个别性、灵活性具有创设不同教学情景的功能,这样,学生在具体可感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形成可以运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数学技能。

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通过各种情景图再现了利用“24时计时法”的场所,运用CAI向学生出示银行的营业时间表、火车站的营运时间表、广播电视上播报的时刻等,使学生了解到“24时计时法”的广泛发挥,产生了了解“24时计时法”的兴趣,并会带着“24时计时法有什么好处”“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等疑问进行下一步的自主探索。这样设计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好习惯,真正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发挥CAI的沟通交互功能,实现课堂练习从“单一性”向“层次性”的转变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巩固提高、查漏补缺的作用,传统数学课堂练习都是以教材习题为主,穿插一些教師抄在黑板的习题,因为时间、黑板面积等因素,让课堂练习一直处于知识容量小、训练密度低的尴尬局面。CAI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和即时交互性,减少了抄题的时间,还可以“一边做一边评讲”,教师只需要将课堂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练习,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可以把预先拟好的题目用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出来。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设计的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辅导后进生,真正做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教学实践证明,如果说课堂是一台运转的教学发动机,那么CAI无疑是润滑剂,不仅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还提高了课堂气氛、课堂知识、课堂情境、课堂练习的科学性和配合程度,在数学课堂中让“教师教出效率、学生学出效果”,更让数学课堂教学如花绽放、精彩迷人。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计时课堂气氛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畅游计时天地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24时计时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