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手段

2017-08-26 10:10符金丹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学生目标语文

符金丹

小学教育课堂中的基础与核心课程就是小学语文,这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怎样教好小学语文,是摆在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关键问题,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取得优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因素

1. 教学理念落后

当前,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仍然把自己当成课堂里的权威,认为学生只要乖乖地听课就行。这种不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与特点的教学理念,是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

2. 教学目标解读不全面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会偏离新课改的要求,制定的目标偏重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却很少关注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等,更不要说对价值、情感等内容的涉及。

3. 教学反思不足

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不足,将反思理解为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一种回归,而没有真正意识到教学反思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改正,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4. 教学组织方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45分钟的课堂真正能静下心来听讲的不过25分钟左右。那么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合理地安排这45分钟,就显得特别重要。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运用“填鸭”式的灌输法,而是更多的采取合作探究法。但不少的小学语文教师还没有真正学会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课堂的合作互动环节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5. 教学条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相对较少,大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讲授仍然是通过板书和口头讲述两种方式。无论是板书还是口头讲述,都缺少一定的情境性,较难将小学生们引入课文的情境。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

(一)从教师入手

1. 培养先进的教学理念

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创造性、想象力极强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关注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尊重不同个体的特点与差异,与小学生成为朋友,而不是成为他们的权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不应当只在教室,课后也应当更多的了解与关爱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2. 完善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上好一堂课首先就要制定良好的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并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同样要明确“为什么教”“教完后学生能学会什么”等问题,始终不忘小学语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语言运用及创新思维等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以新课标为要求设计并制定教学目标。

3. 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一节课上完后,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其一,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达到,是什么原因;其二,这堂课的优点在哪里?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其三,这堂课的不足有哪些,应当如何去修正?其四,这堂课上哪个学生的什么表现令教师印象最深?对教学有什么影响?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帮助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优点、改正教学缺点,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从学生入手

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与氛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真正培养出“我要学”的意识,从而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保证学生“跳进来”就能摘到“答案的果子”,并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将鼓励、表扬传递给他们,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三)从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条件入手

1. 创新教学组织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观察式教学等方法,并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在课堂提问时可以采取小组管理的方法,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本小组的讨论之中,并在学期内轮流代表自己的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当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减少因“灌输”式教学带来的枯燥感。

2. 加强学校教学条件建设

学校也应当为小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學习环境,比如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多使用多媒体的机会,在讲授《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如果能有多媒体的配合,就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秋天的意境,秋天的音乐、秋天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内容与意境。

猜你喜欢
小学生目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