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成长

2017-08-26 16:14郭玉成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挫折师生关系

郭玉成

俗话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当学生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进取还是逃避,是创造还是束缚,这一切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素养、能力,更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二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赏识教育的巨大魅力,它能使听话的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它能使胆小的学生变得勇敢,能面对困难;它能使一向优秀的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克服困难;它能使调皮、好动的学生增强信心,扬长避短。

一、在赏识中尊重学生

1. 在赏识中理解学生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学生内心的世界是单纯的,只要用心,走进去并不难,只有走进去才能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进而赏识每一个学生。恰当地运用赏识,能打破师生间严肃的等级气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问题学生”尤为适用。

2. 在赏识中培养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呵护和尊重。所以,教师要维护学生的尊严,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温和地走进每一个学生,与他们进行精神的交流,心灵的对话。

记得有一次,在上课时,有位学生迟到了,他红着脸站在教室门口,显得十分难堪。这时,我微笑着对他说:“尽管你迟到了几分钟,但你却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脸上的汗珠充分证明你心里很着急,想把迟到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老师相信你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好的表现。”他原以为一定会挨批评,可是却意外地得到我的賞识,他不但消除了紧张、害怕的心理,而且很快成为课堂上最踊跃的发言者。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在学生做了错事而又知错的情况下,不妨对他的错误忽略不计,对他表现出的积极一面加以肯定和赏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赏识教育中要承认差异

1. 赏识教育要承认理解差异、尊重差异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大家都知道,在身心发展上,学生既有年龄上的差异,又有个性间的差异,对一些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应从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兴趣出发,注重给他们快乐和自信。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2. 赏识教育不等于娇纵

有的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赏识就是不能批评,尤其对好学生,总是表扬,很少批评,生怕批评会降低他们的威信或者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致使这些学生骄傲自大、人际关系很差。我曾有过这样的教训:我班的一名班干部,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组织能力很强,我十分欣赏他。渐渐地,他在班里趾高气扬,对同学发号施令,同学们意见很大。一次因一件小事与同学发生口角,大打出手,开始拒不认错。后来经过我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他终于承认了错误。所以,赏识不等于娇纵,赏识也不是不批评,只是应该讲求赏识的艺术,否则我们的赏识教育只会满足学生的虚荣心,膨胀他们的私欲,结果适得其反。

3. 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缺一不可

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要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偏离正确的轨道。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我在班内开展了“赏识评价”这一活动,既有赏识性又有针对性的评价,不但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还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使学生感到无比亲切,更易于接受我的意见和观点。例如,一名男同学学习成绩较差,遇事无主见,胆子又小。我给他的评价是:“小伙子你真棒,经过这半年多的努力,你勇敢了很多,尤其在军训中你不怕苦,宛如一名真正的战士,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发扬这种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变得更加勤奋了,对同学的缺点也敢指正批评了。又如,一名女同学性格活泼,比较聪明,但学习不肯努力,缺乏抗挫折能力。我给她的评价是:“还记得学校艺术节吗?你在跳健美操中不小心把膝盖磕破了,但你还是坚持到最后。可见你是一个很坚强的女孩,如果你把这股劲头用在学习上,老师相信,你一定也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她看到我对她的表现如此肯定,在以后的学习中增加了自信心和勇气,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挫折师生关系
挫折使我更坚强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生活需要挫折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