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校本研训成果,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2017-08-26 16:20洪义君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研训校本课题

洪义君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关乎“育什么人、怎样育人”的问题。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有个词引人关注,那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學校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求教师具备教育的核心素养。我校学困生人数多,针对我校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具备核心素养是指教师的教育情怀和创新能力。校本培训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落实广州市越秀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应先从提高教师素养入手,下面笔者就广州市第四十中学如何利用校本研训,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谈谈自己想法:

一、利用校本研训,提升教师核心素养

学校的发展依赖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依赖学生发展。振兴学校的希望在教师,一所学校的崛起和发展必然要聚集一批优秀的教师群体为之奋斗,要让学校有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素质的提升。

1. 利用校本培训,重温教育情怀,塑造高尚师德

三年来,我校校本研训一直在探讨如何进行全人教育,提倡“生命课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要强化和提高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水平。每学期,我校校长室、党支部、教导处、工会和团支部等部门,协同配合,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及时事政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组织开展新的《义务教育法》培训,举办《教师形象与礼仪规范》的系列讲座,观看魏书生教授关于《和谐教育幸福人生》的视频讲座,告诉教师做成功快乐教师,做爱心型教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全方位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

2. 利用微课题研究,打造学习型教师,挖掘能力

终身学习是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自身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不断学习的习惯。促进教师自我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校应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我校以微课题研究为引领,把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了“微课题引领、研训结合”的校本培训特色。结合我校的市课题《基于微课题研究的初中教师校本研训实践与探究》的研究,在学校循环进行“开展微课题研究,提升校本研训品质”的系列活动,让教、学、研、管的研训模式循环进行;让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

3. 开展微课题研究,打造专业型教师,提升能力

提升教育教学素养,首先要立足于提升教师学科的素养。提升学科素养,教师比较容易接受,比较快形成氛围,于是把任务先落实到科组和备课组,我们理念是:立足自己本学科的知识,要把课标、教科书等学深悟透,这是提高学科素养的根本。

二、借助微课题研究成果,实践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教师基本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我校校本研训的微课题研究循环开展,就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最终检验将回归课堂,落实到育人的环节。

1. 探索——实践,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核心素养

课堂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教师首要任务是关注课堂与学生。微型课题研究的问题来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研究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离开学生谈核心素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学生素养是微课题研究永恒的话题。

2. 研究——应用,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培养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依靠课程设置来完成。在校本研训中,我们要求之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我校的校本课程有23门,是全国跳绳强心项目试点单位;有“健行文化”的特色课程是足球课和篮球课;还有以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趣味数学》《数独游戏》。我校校本课程安排时间是每天的放学后进行,还有每周三下午,形式是由学生自主选课,目的是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操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面上一般课题《基于微课题研究的初中教师校本研训实践与探究》(立项编号:1201430689)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研训校本课题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