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案例反思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幸福感

2017-08-26 08:03周导元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幸福感案例中职

周导元

案例一

有一个周末,我临时有事回到办公室,发现原来放我办公桌面的笔记本电脑不见了,仅剩下电源在,当时突然有点蒙,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因为我办公室平时来往的人不多,就是有人要借用,一般都会跟我打招呼。因此我赶紧问了办公室其他同事,都说没有拿去用,这时的我额头直冒汗,谁拿走我的电脑呢?我想了好长一段时间,然后查看门锁和窗户,发现都没有撬的痕迹。这时我想起了一个学生,辅导参加比赛的学生,由于这个学生比较好学,但要好的同学不多,常常都是独来独往。我经常在空余时间在办公室辅导他,准备让他参加比赛,曾经借过钥匙给他,有时还让他自己在办公室学习。于是我打电话给他,跟他说:老师的钥匙曾经给过你,不知道是不是你拿钥匙的时候,不小心被其他人配了另一把钥匙,那个人现在拿了学校的笔记本电脑。我还跟他说:警察来过了,扫描了电源上的指纹,你帮我在你班上问问看看谁拿了我的电脑,能放回到你那里,学校既往不咎,不然的话,警察就会找出来谁偷的,到时会被警察带走的。过了两天,这个学生告诉我说,有个同学把电脑送到他那里了。然后他送回来给我了,我跟他说谢谢。后来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电脑就是这个学生自己拿的,这时我突然有点内疚,觉得自己平时对他的观察和了解还是不够细心。

案例二

还有一个案例,好几次预备铃声已经响了,当我还站在门外的时候,就听见一个男生特别大的声音在说话,却不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看到教师才慢慢地走到座位,一会翻转书本,一会看看窗外,于是我就走到他的跟前小声的告诉他,要专心学习。这时这位男同学还是比较听话的,立即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积极的回答问题。可是好景不长,没过二十分钟,又开始恢复到刚上课的状态。这位男同学,从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逃课、旷课以及迟到,除了自己不认真听课之外,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他还时不时的插嘴,并且总是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他还显示出一种不服气的样子。但是这位男同学的成绩却不是班级的最差成绩,是因为他聪明的脑袋,总是排在班里中等学生的位列。通过与班主任沟通,发现,这位男同学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离异了,抚养权落在了父亲的手里,而他的父亲又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所以他就长期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都说三岁就有一个代沟,这位男同学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之间自然是没有太多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就任由其自由的发展,而父亲只是在规定的时间给予其生活费,对他的生活和学习的状态从不过问。

一、影响中职学生幸福感的因素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幸福感,不仅因为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还有其自身的原因。下面就依据上述案例,反思影响中职学生幸福感的因素。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在社会环境的冲击影响下,他们的价值取向普遍的偏向于功利主义的色彩,对自身的利益和自身的状态越来越关注。一些学生在行為上追求物质的享受,在思想上崇尚金钱,并且存在攀比的心理,如果其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使得他们的幸福感降低,情绪低落以及心情郁闷。案例二中的那位男同学,其所发生的一会认真听课,一会走神、捣乱的现象,也是临近实习就业的压力所带给他的心理负担,让本身就叛逆的他觉得生活更加的不如意,从而觉得自身的幸福感不高。

2. 家庭氛围的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民主、和睦的家庭,小孩更积极、有爱心、容易沟通。对于孩子而言,家长就是其第一任的教师,并且家长的日常行为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恶劣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紧张、情感上的缺失、亲子关系不融洽以及父母感情不和等都是影响的因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促使学生从容的面对失败,合理的调节情绪,并且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对待生活自信乐观,从而就拥有着极高的幸福感,有更高的情商。针对案例一和案例二中,学生所发生的消极的情绪和态度等,都和他们的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是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一个是家庭不完整的影响,都在很在的程度上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极大的自卑感和极强的自我保护欲,以及为所欲为的性格,自然就降低了他们自身的幸福感。

3. 个人因素的影响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和心理还是比较不成熟的。一些学生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的能力不足,不能够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情商指数不高,不能够融洽的与同学之间进行交往。从案例一和案例二中,都可以看出个人的因素,对幸福感所产生的极大作用。他们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就是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没有很好的自我心理调整的能力,不敢直面挫折,反而选择一味的逃避,最终被挫折压得翻不过身来。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致使自身的幸福感所剩无几。

4. 学校教育的影响

对于学生而言,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的地方,而不是追求升学率的地方。而教师就是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的导师。那些过度的强调理性,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就是过度理想化的德育,或者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不关心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是对学生幸福感的忽视。这样的情况,不仅促使学生在被动的压力环境之下成长,也削弱了学生德育的时效性。学生很难感受到成长所带来的幸福,仅仅就是为就业而成长,为父母而成长,长期的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中职学生的幸福感自然在一点点的流逝。

二、培养学生幸福感

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技能的学习,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社会合格的公民,然后是企业合格的员工。社会合格的公民首先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基本的学术能力。下面就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简述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幸福感,也会提高我们自身的幸福感。

1. 增强学校幸福教育

对于中职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授课心境,教学手段应该丰富化,将教学的方式设计得民主化一些,并且促使幸福教育走进中职教育的课堂,最终对幸福的课堂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应该打造一个素质过硬的班干部团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坚持要在每年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队实训,推行班级团支部量化考核,引导学生积极的提升自我的幸福感。

2. 家庭给予学生关爱

家庭是每个人天生拥有的,所以当人们在外部的环境之下受到伤害,第一想到的总是自己的家人,因为家人永远站在自己的身后,可以给予自己支持和关爱。当然,这是针对大部分的和谐家庭而言的,在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破裂的家庭、素质较低的家庭或者是經济条件特别差的家庭以及受传统理念和习俗影响太重的家庭,就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伤害,降低他们的幸福感。所以,针对中职学生幸福感的培养,家庭和学校应该建立起一个桥梁,两者之间促成合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最大程度上,感受家庭带给他们的幸福。

3. 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学生在学校如果能学到较好的专业技能,能学有所成,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校的认同感,近几年,我发现学生在二年级实习前的纪律有了较大提高,我想跟学生专业知识提高是有关系的。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学校里面获得更多的自信,在企业获得更多的认同感是培养学生幸福感的重要环节。在如何提高学生技能方面主要涉及执行者、学习内容和评价三个环节。

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教师在学生培养中占了重要的作用,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而且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 主动学习、勇于质疑等可贵的品质。培养学校更多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名班主任等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办学水平。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自己主动培养、个人研修、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开发优秀的专业课程。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就是课程建设。根据专业的就业岗位要求,确定专业人才标准,开发专业的优秀课程,能解决学生在学校“吃什么”的问题。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只有提供可口的、适合胃口的“饭菜”,才能更好的吸收和消化,让自身更强壮和有活力,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生特点,岗位要求开发更多的精品课程,为学生提高合适的养分,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能力强的学生,以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认可度,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改变学生的评价方式。如何恰当的评价学生,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提高学生在企业和工作岗位的认可度,有助于学生的幸福感。学生的评价既要考虑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也要有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力求更全面和更有引导性。

培养中职生的幸福感对建设快乐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职学生幸福感的培养,应该紧紧地将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四方拧成一股绳,关注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转变家长、学校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积极的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加其幸福感。

猜你喜欢
幸福感案例中职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