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7-08-31 13:13曾凡胜李跃军杨杰谌蓉李瑜何雪梅何露郭劲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医学生医学

曾凡胜,李跃军,杨杰,谌蓉,李瑜,何雪梅,何露,郭劲霞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益阳 413000

四级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曾凡胜,李跃军,杨杰,谌蓉,李瑜,何雪梅,何露,郭劲霞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益阳 413000

传统的医学实验采用无差异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均整归一,无视学生间的差异,教学效果差。由于医学生间的成长经历、发展水平和速度、特长优势等千差万别,因此,正确对待医学生间的学习现状和医学知识的客观差异,从基础开始,由易到难因材施教,将医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科研)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四级,能让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让基础好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临床思维,达到尊重差异、利用差异和发展差异的目的。

教学模式;医学实验;分层教学

医学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性强,最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医学实验因其教学的直观性,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实验教学对培养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临床操作能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理论课无法替代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一般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和示教,学生再根据实验指导完成实验,整个实验仅仅是验证理论课内容,教学内容亦明显滞后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影响学生学习先进的医学理论、科学技术和临床技能。因此,改变传统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迫在眉睫[1-3]。该研究针对学生异质性特点,在尊重医学生间存在客观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将医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科研)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四级,提倡实验教学与临床、科研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改革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创设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不同的、充分的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研究对象为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143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1名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72名采用四级模式进行分层教学。

1.2 研究方法

收集和整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143名学生的高等数学、解剖组胚、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等课程考试成绩,同时对临床检验基础和微生物学检验等课程的实验成绩(成绩以实际操作为主,结合口试和笔试等)进行评估和分析。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和各课程成绩比较

对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43名学生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组胚、病理学和高等数学等课程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学生在智力、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等方面相近,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课程成绩比较[(±s),分]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课程成绩比较[(±s),分]

组别 高等数学 解剖组胚 生理学 生物化学 病理学实验组(n=72)对照组(n=71)t P 69.65±7.08 69.36±8.74 0.71 0.48 74.39±9.56 74.70±10.01 0.62 0.54 68.83±10.08 68.65±10.95 0.06 0.95 72.84±11.18 73.2±11.39 0.23 0.82 78.61±9.41 79.65±8.56 1.01 0.31

2.2 两组实验考试及格率比较

实验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结合口试和笔试等,结果实验组66人及格,及格率91.67%,对照组49人及格,及格率69.01%,实验组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学生医学实验成绩比较

实验组采用传统未分级的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四级教学模式,即将医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科研)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四级,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检验基础和微生物学检验成绩,结果实验组两门课程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考试及格率比较

表3 两组学生医学实验成绩比较[(±s),分]

表3 两组学生医学实验成绩比较[(±s),分]

组别 总成绩 临床检验基础成绩微生物学检验成绩对照组(n=71)实验组(n=72)t P 15.26±6.98 18.37±6.76 8.22 0.00 8.81±4.21 11.40±5.10 8.20 0.00 9.31±5.26 12.15±4.19 10.51 0.00

3 讨论

医学源于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作为理论严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是对医学理论知识的补充,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4-6]。由于医学生个人的成长经历、知识技能和学习成绩等千差万别,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间存在的客观差异,采用整齐归一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可能部分学生能适应,但对基础好的优秀生和基础差的后进生就不适应了,基础差的学生会感觉吃不消,基础好的学生又感觉吃不饱,结果必然严重阻碍这些学生的发展[7-9]。我们的教学应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客观差异,积极创设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0-12]。

该研究在尊重学生间客观差异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将医学实验分四级,即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科研)实验—开放性实验,从基础开始,由易到难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改革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临床技能和专业能力。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医学生实验考试不仅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总成绩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实验四级教学模式的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好,医学生的实验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提高明显。

医学实验教学作为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能力培养是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将实验内容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研究性(科研)实验、开放性实验过渡,尊重医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改革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因材施教,让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让基础好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13-15]。通过实施四级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高医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1]马俊香,郭彩霞,田琳,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课题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2):130-133.

[2]丁伯平,熊莺,黄帧桧.实施机能实验学分层教学 突出各医学专业特色[J].中国当代医药,2015(27):159-161.

[3]魏玲,杨鲁川,赵应华,等.设计性基础医学实验对长学制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35-36.

[4]郭彩霞,马俊香,朱钟慧,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0):811-814.

[5]付玉荣,梁淑娟,伊正君,等.着眼于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分子医学实验课程群建设[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10):988-991.

[6]白慧玲,王国英,葛振英,等.创新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7):676-678.

[7]王朝旭,闻颖,解微.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308-309.

[8]陆源,叶治国,厉旭云,等.构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5):159-163.

[9]罗布占堆.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10):1450-1452.

[10]张晓林,唐冬生,刘芳,等.构建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J].重庆医学,2015(7):995-997.

[11]刘冠兰,张晓东,罗文奇,等.组织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6(9):716-718.

[12]孙惦,欧阳解秀,唐丹凤,等.国家级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内涵建设及功能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56-159.

[13]李忠玉,吴移谋,唐双阳,等.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195-197.

[14]管俊昌,关宿东,柴继侠,等.观念更新及资源整合的多功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5):497-500.

[15]王斌,宋旭霞,钱冬萌,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4):168-170,183.

R37

A

1672-5654(2017)07(a)-0084-02

2017-04-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9.084

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15-291-696);2016 年益阳市社科联项目(NO.2016YS53)。

曾凡胜(1981-),男,湖南益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病原生物学。

郭劲霞(1970-),女,湖南益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E-mail:99561790@qq.com。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医学生医学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基础医学背景下的“教”与“学”现状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高职高专基础医学教育中翻转课堂的应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