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初步临床研究

2017-09-08 09:46梁学亚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甲胺蓟宾多烯

李 笠,梁学亚

·酒精性肝病·

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初步临床研究

李 笠,梁学亚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诊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2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患者82例采用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分别为(3.8±0.6)mmol/L、(1.3±0.2)mmol/L、(2.3±0.2)mmol/L、(47.3±7.2)U/L、(41.7±8.0)U/L、(46.5±7.3) 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4.4±0.5)mmol/L、(1.5±0.2)mmol/L、(2.8±0.3)mmol/L、(58.1±12.4)U/L、(55.6±9.9)U/L 和(67.8±10.1)U/L(P<0.01);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0.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0.2)mmol/L(P<0.01);观察组影像学检查提示重度、中度、轻度、正常肝脏表现者分别为 1例(1.2%)、11例(13.4%)、33例(40.2%)、37例(45.1%),显著好于对照组的6例(7.3%)、19例(23.2%)、45例(54.9%)、12例(14.6%,P<0.01)。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指标和肝功能指标。

酒精性脂肪肝;水飞蓟宾葡甲胺;多烯磷脂酰胆碱;疗效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病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类肝病[1,2],其病因较多,且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酒精摄入量过大而造成肝损害的一系列病变,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障碍,引起脂类物质蓄积于肝细胞,而使其变性。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脂肪肝发病率显著升高[3,4],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常见的慢性肝病,严重影响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一直以来被临床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不同用药方案取得的临床疗效是有差别的[5,6]。为了探讨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我们将164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或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现分析结果,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科诊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64例,男106例,女58例,年龄为34~75(48.1±11.3)岁。病程为3~17(8.7±2.8)年。符合《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的临床诊断标准[7],经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研究取得患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患有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药物过敏、无法配合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2例,男54例,女28例,年龄为 36~75(48.2±10.4)岁,病程为 3~17(8.8±2.6)年;观察组患者82例,男52例,女 30例,年龄为 34~73(48.0±9.8)岁,病程为 3~16(8.7±1.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0]456 mg口服,3次/d,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水飞蓟宾葡甲胺(湖南千金协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882)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用法同对照组,水飞蓟宾葡甲胺为100 mg口服,3次/d,治疗3个月。

1.3 临床检测 抽取被检人员空腹静脉血,使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和肝功指标(试剂购于北京利德曼公司);使用LOGIQ7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公司)进行腹部超声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 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 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2)。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mmol/L,±s)水平比较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mmol/L,±s)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P<0.05

例数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对照组 治疗前 82 5.8±0.6 1.9±0.3 3.6±0.4 0.9±0.1治疗 3 m 4.4±0.5 1.5±0.2 2.8±0.3 1.1±0.2观察组 治疗前 82 5.9±0.7 1.8±0.4 3.5±0.6 0.9±0.2治疗3 m 3.8±0.6① 1.3±0.2① 2.3±0.2① 1.3±0.2①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指标(U/L,±s)比较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指标(U/L,±s)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P<0.05

例数 ALT AST GGT对照组 治疗前 82 134.7±21.6 120.8±16.5 166.4±17.3治疗3 m 58.1±12.4 55.6±9.9 67.8±10.1观察组 治疗前 82 135.0±19.7 120.3±11.8 165.9±14.2治疗3 m 47.3±7.2① 41.7±8.0① 46.5±7.3①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指标比较 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重度、中度、轻度脂肪肝表现的比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脂肪肝比率[n(%)]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例(%)]比较

3 讨论

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肝内积聚的脂质依病因不同可以是三酰甘油、脂肪酸、磷脂或胆固醇酯等,其中以三酰甘油为多[8,9]。根据脂肪含量,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型(含脂肪5%~10%)、中型(含脂肪10%~25%)、重型(含脂肪25%~50%或>30%)。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包括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理改变。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伴随疾病状态密切相关[10,11]。临床上,根据起病缓急可将脂肪肝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前者相对少见,病理上多表现为典型的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后者主要指由肥胖、糖尿病和酗酒等引起的大泡性肝细胞脂肪变。目前临床上,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如下:脂肪肝不仅是一个可逆性疾病,而且也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学表现,如能早期发现,针对病因及时综合治疗,肝内病变在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转。

临床上,药物治疗脂肪肝较为常见[12-14]。本研究选用了水飞蓟宾葡甲胺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急性和慢性肝病、预防胆结石复发、妊娠导致的肝脏损害(妊娠中毒)等,可以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疗效显著[15-17]。分析机理如下: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提供高剂量、容易吸收利用的高能多烯磷脂酰胆碱,这些多烯磷脂酰胆碱在化学结构上与重要的内源性磷脂一致,而磷脂是肝脏合成脂蛋白,从而把脂质从肝细胞转运到外周储存所必须的。由于缺乏磷脂可使脂蛋白合成受阻,易导致脂肪肝。多烯磷脂酰胆碱主要进入肝细胞,并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另外,多烯磷脂酰胆碱可被分泌入胆汁。因此多烯磷脂酰胆碱具有诸多生理功能,通过直接影响膜结构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可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促进肝组织再生,将中性脂肪和胆固醇转化成容易代谢的形式,稳定胆汁。

水飞蓟宾葡甲胺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修复等作用,作用于机体后,可大幅降低血液中脂类含量,并减轻脂肪在肝细胞内的沉积和浸润,效果显著[18-20]。主要作用机理分析如下:水飞蓟宾葡甲胺可抗肝脏星状细胞(HSC)激活并抑制其生物活性,抑制TGF-B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抗纤维化作用,并促进肝细胞内RNA聚合酶I的生物活性,使得核糖体RNA转录增强,胞浆内核糖体数量增加,能促进酶和结构蛋白的合成,并间接促进了DNA合成,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3个月后,两药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8±0.6)mmol/L、(1.3±0.2)mmol/L、(2.3±0.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0.5)mmol/L、(1.5±0.2)mmol/L、(2.8±0.3)mmol/L(P<0.01)。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0.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0.2)mmol/L(P<0.01),说明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有助于调节机体血脂水平。

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分别为(47.3±7.2)U/L、(41.7±8.0)U/L、(46.5±7.3)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1±12.4)U/L、(55.6±9.9)U/L、(67.8±10.1)U/L(P<0.01),说明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

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重度、中度、轻度脂肪肝的比较分别为1例(1.2%)、11例(13.4%)、33例(40.2%),显著好于对照组的 6例(7.3%)、19例(23.2%)、45例(54.9%)(P<0.01),说明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是安全有效的,不会过多引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脂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但此次研究存在一定弊端,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再进行探讨。观察时间较短,仍需进一步延长观察时间。

[1] 范建高,施军平.2011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病学与无创诊断研究进展.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2):81-83.

[2] 厉有名.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3):180-182.

[3] 魏金婴,隋丰秋,郭春林,等.长春市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发病率的关系.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762-763.

[4]刘亚军.单纯肥胖儿童血脂、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海南医学,2014,25(14):2060-2062.

[5]廖茂智.调脂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并脂肪肝治疗的临床观察.医药前沿,2012,17(2):156-157.

[6] 樊春燕.脂肪肝治疗及天然药物研究进展.中国药业,2014,23(24):127-129.

[7]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8]王娜,刘华玲.中年男性高血压合并非酒精脂肪肝与体质指数、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581-6583.

[9]陈立震,姜曼,辛永宁,等.甘油三酯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2):102-107.

[10]罗新.6243例体检人员B超检查脂肪肝患病率及病因的调查分析. 吉林医学,2011,32(1):90-92.

[11]任路平,宋光耀.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664-666.

[12]茅益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和未来.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11):808-810.

[13]徐亮,宓余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治疗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20):3666-3670.

[14]崔瑞冰,阎明.调脂药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7):1038-1041.

[15]刘锐,伍娟娟,甘国兴,等.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肝脏SREBP-1c与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广东医学,2011,32(18):2376-2378.

[16]马安林,郭新珍,刘霞,等.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比较.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6):471-472.

[17]王涛,陈东风.多烯磷脂酰胆碱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爱体α/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通路影响肝细胞脂肪变性.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4):291-296.

[18]卢广余.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52例及对病毒载量等指标的影响.中国药业,2015,24(24):84-86.

[19]蒋继周.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2):176-179.

[20]冀润利,张争运,王毓麟,等.水飞蓟宾葡甲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8):771-772,776.

(收稿:2016-10-19)

(本文编辑:陈从新)

Prelim inary clinical trials on silybin m eglum ine com bined w ith phosphatidylcholine in treatm ent of patients w ith alcoholic fatty liver

Li Li,Liang Xueya.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JiShuiTan Hospital, Beijing 100035,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ilybin meglumine combined with phosphatidylchol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lcoholic fatty liver (AFL).Methods 164 patients with AFL were recrui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October 2014 and October 2015.Patients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8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hosphatidylcholine as control group,and another 8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ilybin meglumine combined with phosphatidylcholine as observation group.Indexes of blood lipid,liver function and imaging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t the end of three month treatment,serum total cholesterol,triglyceride,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glutamyltranspeptidase level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8±0.6)mmol/L,(1.3±0.2) mmol/L,(2.3±0.2) mmol/L,(47.3±7.2) U/L,(41.7±8.0) U/L and (46.5±7.3) U/L,respectively,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4±0.5)mmol/L,(1.5±0.2)mmol/L,(2.8±0.3)mmol/L,(58.1±12.4) U/L,(55.6±9.9) U/L and (67.8±10.1) U/L,respectively,P<0.01];serum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1.3±0.2) mmol/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1±0.2) mmol/L,P<0.01];Imaging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numbers of severe,moderate,mild fatty liver and normal liver manifest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 case(1.2%),11 cases(13.4%),33 cases(40.2%)and 37 cases(45.1%),respectively,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6 cases(7.3%),19 cases(23.2%),45 cases (54.9%) and 12 cases (14.6%),respectively,P<0.01].Conclusion Silybin meglumine combined with phosphatidylcholi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blood lipid and liver function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AFL.

Alcoholic fatty liver;Silybin meglumine;Phosphatidylcholine;Therapy

100035北京市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

李笠,女 ,46岁,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脂肪肝的防治。E-mail:gaoyis88@163.com

10.3969/j.issn.1672-5069.2017.04.008

猜你喜欢
甲胺蓟宾多烯
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的制备及性状初步研究
壮医针刺、刮痧疗法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测定大气颗粒物的甲胺类及其氧化产物
氟尼辛葡甲胺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水飞蓟宾处方前研究
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的疗效
4-甲胺基-6-三氟甲基-2-甲砜基嘧啶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水飞蓟宾通过降低MEK/ERK途径依赖的MMP-9蛋白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转移机制的实验研究
水飞蓟宾联合顺铂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549凋亡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