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韦努蒂“归化”“异化”翻译观的鲁迅日文译作研究

2017-09-08 19:47夏君妍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摘 要】鲁迅作为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翻译家,一生翻译了大量优秀外国作品。本文基于韦努蒂的“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对鲁迅翻译风格进行划分:顺应晚清翻译主流的“意译”法的早期阶段和坚持“直译”的中、后期阶段。以直译、转译日译本为主要考察对象,对两个时期的翻译风格作简要归纳,并从内外两方面探讨影响鲁迅翻译策略转变的因素。为今后更好地理解鲁迅译作和鲁迅文学作品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归化”;“异化”;鲁迅;翻译策略

德国思想家施莱尔马赫针在论翻译方法而发表演讲时提出翻译的两种途径,即译者尽量使读者靠近作者和译者尽量使作者靠近读者。美籍意大利翻译评论家韦努蒂(L.Venuti)对其思想进行批判地继承,于《译者的隐形--一部翻译史》中提出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所谓归化,即减弱原文的异域情调,以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进行转换,把作者带回家。而异化将译文打上原文的风格烙印,保留其行文以及文化上的特点,把读者送出去。( Venuti ,1995:20 )。鲁迅从1903年开始翻译工作,一生共计翻译了来自14个国家的216篇作品。其中从日语译介的作品数量最多,占绝大多数,包括直译和转译,其次是德语。鲁迅从日语直译及转译的175篇译作是他翻译工作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不论是翻译文本的选择,还是翻译策略的取向都有很大的研究意义。本文聚焦鲁迅翻译生涯中翻译策略的转变,以及其转变策略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一、鲁迅翻译实践的阶段性特点

鲁迅的翻译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1903-1908),中期阶段(1909-1926),后期阶段(1927-1936)。鲁迅的翻译策略的变化是以1909年《域外小说集》的出版为分界点的,在此之前鲁译的翻译策略是以意义为主,也就是归化,中、后期阶段则转变为直译的翻译策略,也就是异化。

(一)早期阶段的鲁迅翻译

鲁迅早期的翻译活动是从译介科学小说开始的。在此期间鲁在日译本的基础上于1903年、1906年先后翻译了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这两部作品是法国作家Jules Verne所创作经转译为日译本,又由鲁迅转译成汉语。鲁译的《月界旅行》的源本是井上勤根据英译本转译的日译本,《地底旅行》是根据三木爱华和高须墨浦的日译本转译的。在翻译策略方面,鲁迅遵循了当时晚清的以意译为主的翻译风尚。当时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知识分子们意识到中国更需要的是借鉴西方的先进科学和政治體制,担负起救亡图存的使命,投身进入科学小说、政治小说的热潮中,因此当时的翻译活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社会功利性。鲁迅受林纾、梁启超等人的“意译”的影响,基本上遵循了归化的翻译策略。1903-1906年期间,鲁迅对翻译没有提出什么独到见解,其“随大流”的翻译观,来龙去脉比较清晰:受梁启超等人影响,过于强调翻译的社会功用性,翻译策略上,走的是林纾一路。①此期间鲁迅在翻译中同晚清多数翻译家一样采用了增译、减译、改译等翻译方法,删去无关紧要或是不合国情的部分,在原作基础上添加原作本没有的情结,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变语言表述使读者更易于接受等等。鲁迅本人也曾提到:“虽说译,其实乃是改作”②。

(二)中、后期阶段的鲁迅翻译

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是鲁迅翻译策略由“归化”走向“异化”的分界点。《域外小说集》虽说是在1909年发表,却是鲁迅于1907-1908年翻译而成,也就是说鲁迅翻译观的重大转变是在此之前的1903-1906的翻译实践中形成的。鲁迅对自己的改译的做法感到不妥,经过数年的反思和挣扎,最终坚持“直译”的翻译方法。在“五四”运动之前,鲁迅翻译作品以俄国、北欧等的民族解放和反应人民疾苦的作品为主,他专注俄国文学,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五四”运动以后,鲁迅大量译介了外国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其中大量直译日本作家的作品,如武者小路实笃、夏目漱石、森鸥外、有岛武郎、芥川龙之介等。此时的鲁迅认为归化翻译策略过于向读者靠拢,过于注重读者感受,这样貌合神离的译本并不能对国人有所启迪,甚至损害了原作的内容。因此鲁迅摒弃了“归化”,转而变为后来的“异化”策略,他想通过翻译,让中国读者切实感受到异国情调。

二、鲁迅翻译策略转变原因探析

(一)明治时期翻译思潮的影响

鲁迅于1902-1909年在日本留学,此时的日本处于明治翻译文学的兴盛时期。鲁迅当时弃医从文,并非立刻投身于文学创作,而是要翻译介绍国外优秀作品,他对当时日本的翻译动向十分关注,因此可以说日本明治时期的翻译风尚对鲁迅的翻译观有一定影响。明治时期的早期翻译作品大多是以政治、经济相关作品为主的,文学作品为数不多。此类翻译作品是为了“明智”,因此在翻译方法上并不忠于原作,而是多采用“归化”的策略,向读者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政治文化等。而后来因出现歪曲原作的乱译现象,以《系思谈》为转折点翻译风尚开始转向忠于原作的归化翻译。二叶亭四迷十分注重翻译作品的“信”,他主张在内容上忠于原作,有研究者对他翻译的《约会》和《邂逅》做考证,证实了这两本译作在内容上十分尊重原作,一字一句都谨慎对待。此外,有“翻译王”之称的森田思轩对鲁迅也有一定影响,鲁迅转译雨果的《哀尘》就是基于他的日译本。森田思轩著有《翻译的苦心》和《翻译心得》两本翻译论,他主张翻译过程中保留原则特色,不要轻易混入目标语的特有词汇、俗语、典故等,译文要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词汇,避免负载特有文化的词,而源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则应保留进目标语中。在鲁迅留日期间,他十分专注当时日本的翻译创作,明治时期的翻译思潮尤其是他格外关注的森田思轩等人的翻译态度,对鲁迅向“直译”策略的转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鲁迅翻译实践的目的性

鲁迅的翻译是带有目的性的。他在留日期间受启发,深感用医学救人不如唤醒人民的精神。他希望通过译介外国优秀作品来击垮封建文化,改良思想,补助文明。鲁迅将翻译比作“为起义的奴隶搬运军火”和“希腊神话里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窃火给人类”,在翻译中他主张“保存洋气”、“保存异国情调”,目的是“救亡图存,移情益智”。endprint

“异化”翻译策略忠于原作,保留原作的特色,也在介绍外国作品的同时向目标语注入新文法、新文化。日本一批学者受西洋文化影响,二叶亭四迷等一批翻译学者提出“文言一致”,力求向向日语注入新的表现法,经过后来小说家们的不懈努力,“文言一致体”得以确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鲁迅的翻译态度起到重要影响,鲁迅的翻译活动也有同样的目的,即在翻译介绍外国作品时,向汉语输入新文法、新表现、改造国语,启迪国人。原汁原味地引进外国文化,保留源语的表现法,这样的语言更加接近口语表达,有利于吸收新文法、新概念、形成新的规范的语法系统。通过对国语的改造,进而改进国人思维,探索新文化的构建,最终达到救亡图存、文艺救国的目的。

三、结语

鲁迅的翻译从翻译策略上看,以《域外小说集》为分界点,在此之前的譯作多运用“归化”,此后的作品鲁坚持“直译”,运用“异化”的策略。鲁在翻译策略上的转变既有外部局势对他的影响,也有自身价值取向的因素。日本明治时期翻译思潮及当时各翻译家的翻译理念都对鲁迅翻译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鲁迅自身又是抱着救亡图存的目的而弃医从文投身于文学翻译与创作中来的,“异化”翻译策略利于向国语输入新的表现法,达到改造国语,改良思想,文艺救国。鲁迅的翻译思想与当时动荡的社会、奴性的国民和复杂的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反映了20世纪初期的时代特征。鲁迅翻译是近代翻译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后人的翻译活动有着重大影响。对于鲁迅针对不同作家,翻译材料选择的问题的具体讨论,还需要日后进一步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大学第16批学会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基于韦努蒂‘归化‘异化翻译观的鲁迅日文译作研究”(项目编号:16C53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夏君妍(1994-),女,江苏镇江人,硕士研究生,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顾钧.鲁迅翻译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鲁迅.译文序跋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鲁迅.鲁迅全集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瑶.鲁迅作品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王友贵.翻译家鲁迅[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7]吴钧.鲁迅翻译文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8]藤井省三.鲁迅事典仁[M].束京:三省堂,2002.

[9]陈红.日语源语视域下的鲁迅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10]陈漱渝.鲁迅与外国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7,(02).

[11]高宁.论鲁迅直译观的语学基础[J].山东社会科学,2013, (10).

[12]高玉.近80年鲁迅文学翻译研究检讨[J].社会科学研究,2007, (03).

注释:

①徐朝友.鲁迅早期翻译观溯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52-54

②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