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有效识别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立体化微雕

2017-09-14 15:17权凌陈锦莹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信息大学生教育

权凌 陈锦莹

新媒体引爆信息传播量的同时,虚假信息趁虚而入,对社会和高校教育产生多方面影响。在自身素质较高这一内因和高校、社会共同外因作用下,当代大学生虽然对虚假信息有一定防范能力,但究其根本,却缺乏系统化辨识方法。从虚假信息特征分析、大数据源头控制、知行合一双促链路、创新思政格局、实践育人提升内力五个方面,构建立体化微雕,对新媒体时代帮助大学生有效识别互联网虚假信息提供借鉴价值。

新媒体虚假信息有效辨识立体化微雕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等操作便捷、信息量丰富的微平台迅速发展,不遗余力地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沟通方式的变革。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普及率达到53.2%,网络已经逐渐占据了人们的主体视线。伴随着互联网信息爆炸的脚步,一方面,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着更加深刻认识世界的沃土;另一方面,一些虚假信息也顺势以几何速度在网络上传播。近年来甚嚣尘上的网络虚假信息,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更有虚假信息涉嫌诈骗。互联网虚假信息侵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一、假信息对社会和高校教育的影响具有多面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熟,海量信息涌现,“人们无从了解全部信息”成了一切互联网虚假信息得以滋生的理论基础。基于此,别有用心者处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就会利用人们的认知盲点,制造虚假信息,操纵舆论。同时网民的言论随意性和道德约束缺失性,共同加剧了虚假信息的蔓延速度。当虚假信息不断滋生扩散,与真实信息总量不相上下,真假难辨,就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度。对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信息极度渴求,且身处象牙塔中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来说,其甄别信息的能力和意识相对较弱。虚假信息一旦被大学生采信并传播,就会给学生的学业、心理、家庭、学校造成极大危害,而大学生危机事件又是社会关注焦点,极易引发社会恐慌。主要的危害如下:

1.引发师生之间信任危机

这种危机源于教育模式的天壤之别。高校师生之间接触密度较低,师生关系从高中时期的“密圈”变成了高校的“松圈”,老师的话从高中时期的“圣旨”变为大学时期的不易被接受。与此同时,互联网因其低成本获取海量信息的属性,很大程度上接管了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职能,学生遇到问题时往往选择更易获取答案并诉诸情感的网络。久而久之,师生关系越发淡漠,当老师不再是学生信任链条上的第一环,大学生便逐渐成为了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易感人群”。其短视、急功近利等特征日趋明显,失信现象层出不穷,使师生之间的情感枢纽受到冲击。

2.传播载体引起舆论风暴

大学生用户在新媒体信息传播中充当了主要载体。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混迹于各种社交平台,浏览各式消息的同时,也乐于评论并转发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大学生转发互联网信息的行为表面上是源于其对内容的认同,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了博得更多关注以迎合自身心理需求。这些基于心理需求而被转发的信息,有很大部分是未经严谨证实的。信息传播的随意性表明大学生辨认信息真假性的意识还不够,尚未清楚意识到自媒体时代,其自身作为大体量的信息传播载体,在各种社会扰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无意识”传递虚假信息对舆论产生的“蝴蝶效应”。

3.阻碍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动力。高等学府提供的教育模式,一方面,为大学生构建应有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各种实践教育、励志教育、生涯教育等为其凝结价值目标,使其形成价值尺度和准则。然而,铺天盖地的互联网虚假信息出现在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对其全方位思考和应对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系列问题造成巨大干扰。以职业价值观为例,求职市场掺杂的夸大其词、充满拜金虚荣导向的虚假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心态,促使其简历造假,最终造成错误的价值取向。这些小漏洞往往成为其职业生涯中潜在的危险,随时有蔓延的可能。

4.造成严重心理健康隐患

当代大学生受骗概率居高不下,往往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大多数学生喜好交友的同时,防范、警惕意识不强;二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对来访者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加之虚荣心作祟,易给骗子以可乘之机;三是源于社会经验少,思想相对单纯,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四是贪小便宜,急功近利,成事心切。这些让虚假信息有机可乘的诱发心理因素,使得大学生群体成为被骗的重灾区。大学生被骗后重则承受不住压力选择轻生,轻则面对挫折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走出阴影。后续心理健康隱患往往成为被骗后遗症,比被骗本身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甚至人生的影响更甚。

二、现有手段帮助大学生具备基本识别能力

1.学生自我素质帮助识别(内因)

从众心理是人性的一个永恒弱点,群众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面对极具煽动性的互联网虚假信息,网民在从众心理作用下,往往难以做到不盲目跟风传播。反观大学生文化素养较高,其社会层次和知识积累,使其具备了对事物的本质能够有更深了解的基本素质。从而通过有效的教育,就能使其相对理性地认识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内涵。通过自律教育和榜样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警惕和批判。经过训练他们在政府、企业与社会联动的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思路,打击互联网虚假信息。

2.高校安全教育帮助识别(外因)

为避免网络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危害,各高校已普遍采取专题学习、法律宣讲等形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借助案例展示复盘出完整的叙事框架,训练大学生逻辑识别能力。各地高校通过创新网络安全教育形式,开办网络法治页面、网络论坛、即时热线等广泛化宣传教育,提升大学生防范意识,发现谣言及时举报,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除此之外,各地高校积极为受到网络虚假信息影响的学生建立个人信息档案,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加强其对网络虚拟性的认识。

3.多态社会普法帮助识别(外因)

中央网信办等国家部门从网络安全知识普及、重点行业网络安全保障、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等方面,将网络安全进校园、网络安全大家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各级地方政府与通讯运营商联合,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网络安全公益短信,鼓励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倡导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此外,公安机关开展网警常态化公开巡查执法,在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网上平台集中上线,全天候网上巡查,清理不实信息,查处并曝光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典型案例,有效维护网络治安秩序。

三、有效识别假信息与信任重建的系统化立体微雕

1.认清虚假信息的常见特征

(1)企业宣传行为。以品牌传达率为第一要义,大多由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操作,成本低,传播率范围广,看客易融入其中,往往有贬低同类产品的言辞。(2)模糊内容出处。文章不标注出处、不署名,不必要的情况下仍用化名,假借权威。(3)新闻要素不全。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这五要素常有缺失,信息传播者常利用易引发社会同情的诉求对象,将道听途说的信息加工而成。(4)夸大吹捧仰视。极其不客观,充满肉麻的吹捧之词,把人、事、物描写得过分高大,完全仰视。(5)违反科学规律。含有绝对化语言,无正规媒体报道、无警方通报,以惊悚论、阴谋论等为立意,要求转发传播。

2.基于大数据做好源头控制

随着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兴起、公众自发分享信息成为流行,海量信息下仅靠传统的人工识别判断难以保证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媒体传播界应紧随时代发展,将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相融合,提升假信息识别效率。首先,根据用户反馈设定虚假信息相似的关键词,机器自动识别并赋予高优先级后提交后台审核,实现机器识别和人工复审准确度叠加。其次,在准确甄别虚假信息后,运营团队即刻停止虚假信息的推荐和展示,并依据平台运营规则对发布虚假信息的来源进行处罚。再次,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辟谣”,通过特别推荐通道向已阅览虚假信息的用户定向发布带有特殊标签的辟谣信息,从而取得更加精准地消除假信息传播影响的效果。利用创新技术实现人与信息之间精准、高效互联,使得源头信息治理,创建健康网络平台成为可能。

3.构建知行合一的双促链路

当虚假信息涉及某些专业领域时,有时候信息的“不准确”比“假”危害性还大。大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使得其在某一领域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承载着这个时代科技的未来。基于此,一方面,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新生教育、生涯教育过程中,应着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其充分发挥自身在专业领域信息识别方面的优势,对社会进行正向反馈,帮助降低假信息带来的社会、家庭危害。另一方面,国家在监管过程中可以组建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反馈、再加强”的专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在该平台上通过技能实操,必能深入理解所学专业对社会和国家的意义,进而演化成其学业精进的内动力。

4.创新思政开启信任新格局

尽管主流媒体因其公信力而具备较强的辟谣能力,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从网上获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到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事实,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的主动权。”名师作为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队伍,容易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磁场,自觉接受影响。高校应以跨界融合创新思路选育名师队伍,充分挖掘和运用其所在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将对重建师生信任体系,进而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打造名师话语权,占领舆论制高点。以“一网·三微·一端”为立足点搭建名师作品发布平台,关注舆情和社会热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宣传政策措施。其次,构建朋辈导师库,形成大教师联盟。于“松圈”中构建优秀校友库、学长库、家长库,为处于象牙塔的塔尖教育中的精英提供新社交模式下的重要信息识别资源。

5.实践育人增强内在辨识力

在信息时代,甄别信息是一个必备的技能和素质。我们需要将长期在互联网观察、判断、学习的一套经验,在大脑里形成反馈,形成直觉。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使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人生经验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过滤不良信息。第一,思维训练。质疑要有正确的姿势,需要从一堆客观的数据信息中,找到规律,进而得出结论。高校可借助“栋梁拔尖计划”“先锋领军计划”“党员引航计划”等,开展“两学一做”系列活动。发挥优秀群体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自己学·带动学”,進行针对性培训,时事热点讨论,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弥补知识、常识缺陷,增强思维力。第二,经验累积。对于大学生群体,假信息有机可乘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经验缺失。高校应针对院校两级已形成的传统品牌文化活动进行再创作,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教学。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新互动、展示链路,打破时空界限,共建学生成长档案,助力大学生提早与社会接轨,为学生提供差异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阳.我国微博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与有效监管[J].学术交流,2011,(12):218-220.

[2]李阳杰.自媒体时代高校师生信任新变化[J].高教探索,2016,(2):99-103.

[3]周珣.微博客的虚假信息传播现象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1):151-152.

[4]刘丽霞,刘凤梅.“微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塑造[J].人民论坛,2016,(02):163-165.

[5]夏丹丹.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治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6]陈锦华.高校学生陷入虚假信息诈骗陷阱的原因及防范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6).

本论文受“电子科技大学2017-2018年度网络文化建设支持计划(2017WLWHJSZCJH-4)”支持完成。

猜你喜欢
信息大学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订阅信息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