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视阈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2017-09-14 15:26王书巍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舆情群体教育

王书巍

大学生是网民群体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从而导致高校成为网絡舆情的“暴风眼”之一,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常常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如若无法及时控制,则可能会破坏高校的社会形象,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甚至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重视校园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引导,建立高校网络舆论协同合作机制,对高校网络文化甚至社会影响都具有积极作用。将理论研究、系统研究、实证研究相结合,首先对舆情、舆论、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等多个概念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和周期演化,从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建构网络舆情协同合作机制,并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的引导策略。

舆论高校网络舆情协同合作机制媒介素养教育一、研究背景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底提升了2.9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上看,其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最高,达30.3%;从职业结构上看,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至2016年12月,学生群体占比为25.0%;不难看出,不论是从年龄层面,还是职业结构上,高校大学生在网民群体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具有求知欲强、逻辑思维能力强、思想活跃、心理不成熟等群体性特征,这些群体心理特征让他们更容易利用网络,特别是社交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同龄人的关注度。结合互联网开放性、交互性、隐匿性和及时性的特点,极易形成舆论热点甚至群体性事件,从而对高校管理者的舆论引导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2017年1月19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

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关键的突破口,如何创新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利用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把握话语权,构建高效网络舆情以及公共危机治理的长效机制,对我国高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校网络舆情在学术界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试从“舆情——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的逻辑,从主客体以及载体几个方面去进行界定。

现代学者王来华在《舆情研究概论》中对舆情做出了定义:舆情是指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在英文中,普遍认为与“舆情”相对应的词是“public opinion”,最早出现于约翰·洛克(John Locke)在1781年发表的文章《人类理解论》中,文章中包含了洛克对公众意见之于政治制度的重要性的早期思考。而“public opinion”一词又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在1588年首次提出的“l'opinion”一词。目前,很多场合和文献中,舆论和民意仍然在用同一个英文词,所以普遍认为,国外针对舆情的研究和民意研究具有相同之处。

刘毅在其专著《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中提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众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者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一件交错的总和。而他在书中给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的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综合。学者张元龙认为,狭义来说,高校舆情是指发生在高校教育领域内的,围绕高校相关事件的在一定时间的刺激下产生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群体性“情绪、意愿、态度、意见和要求的总和及其表现”。

纵观2005~2017年间,对高校网络舆情领域研究的期刊论文和著作,可知高校网络舆情已经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教育部门甚至政府的重视。同时,笔者也发现,数量不够、创新不足,缺少有深度和学术价值的高水平成果,这就为未来的研究留下了很多空间,也为本选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笔者试图从“舆情—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的思路上着手,通过剖析概念的主体、客体、载体以及本体,从而逐步界定出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结合学者刘毅在专著《网络舆情研究概论》里提出的概念,由此可见,舆情的主体是个人、公众或集团;客体是公共事务的掌控者(个人或机构)和事件的直接关联者;舆情的本体就是舆情的内容本身,即社会民众群体性的情绪、意愿、意见和要求的总和及其表现;舆情的载体是舆情信息内容结以传播的平台;舆情的激体是指产生的中介刺激源,即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或特定事件。

笔者将高校网络舆情定义为:高校大学生、高等将于参与者和其他关心高校相关事件的个人、公众和集体,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对高校相关事件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高校大学生对高内外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事件的感受、认识和评价倾向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主体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是要求不断改善现状的一种意愿的集合体,它属于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形态,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传统高校的治理模式。

四、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

1.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分布

高校网络舆情还具备突发性强的特点,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对2014年和2015年高校舆情进行了连续监测,发现高校舆情事件的形成主要是高校自身热点事件和国内外重大社会事件引发的,这些事件的发生几乎都会引发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教育无小事,高校自身的热点事件极易被社会各群体关注到,从而通过各种新媒体和web2.0传播,呈现“井喷式”信息爆炸。

2.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内在演变机理体系

从事件形成的时间维度看,大部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形成是一种突变的模式,但其形成路径依然有着很强的结构特性,即事件信息在网上传播后,经历了个体意见表达、社群意见碰撞、网络舆情形成三个阶段。而在个体意见表达阶段,往往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酝酿时期,在这个时期,突发事件使得当事人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通常高校学生倾向于运用校内BBS或者百度贴吧来“曝光”事件,“爆料者”一般是在事件中自身利益收到影响的人,或者是与突发事件源关系紧密的人。进而,“网络搬运工”将原事件信息搬到类似知乎等用户更多、交互性更强的网站,“网络搬运工”不一定是“爆料者”本人,事件得到进一步发育和扩散,随即进入扩散阶段。

随着校内BBS、百度贴吧、知乎等网站上迅速扩张,事件会引起主流媒体的报道,随即舆情进入全面爆发的态势。通常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中,会出现“意见领袖”,即凭借着其享有的优势信息资源。对事件信息进行再加工、评论,影响舆论风向,当然高校网络舆情的波动也会随着事件呈现信息的变化、意见领袖的作用以及参与者数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随着事件的舆情在网上全面爆发,事件本身受到高校管理者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并且处置完毕,当事人的需求得到解决,或者舆情事件关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随着时间推移,网民的注意力焦点自然转移,最终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会经历到衰退阶段。

五、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一)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缺乏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当前高校普遍缺乏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无章可循,导致只能采用简单笨拙的办法获取网络舆情信息,处理网络舆情危机。在网络舆情监测,收集方面,缺乏专业的舆情监测和收集的人才队伍和体系,从而导致收集的信息不全面,同时缺乏针对性。

2.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

在网络舆情事件初露端倪时,高校就应当力求防微杜漸,保证信息畅通,避免事件升级,减小对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然而,在一些高校中维持着传统的危机处理方式,即“一堵了之”,通过删帖等方式,堵塞言论。但是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环境下,信息的源头、传播速度、内容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是不可控的。在一些突发性网络舆情实践中,作为引导主体和管理主体的高校,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发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构高校网络舆情协同合作机制

由于引起舆情涉事方较为复杂,所以在处理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协调、快速反应、责任明确地协同性原则。在协同合作的观念引导下,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制定、措施制定、控制协调、经验总结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同时,学校作为舆情事件的主要负责人也要跟高校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积极沟通,主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网民是高校网络舆论的第一信息接触者,舆情事件爆发后,在个体表达阶段是通常会有当事人或临近爆发源的群体在校内BBS、学校贴吧等地方进行传播,随即被“网络搬运工”搬运到受众群体更大的网站如微博、知乎等,这个阶段对网络舆情事件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有决定性意义。所以“涉事学生”“临近爆发源群体”“网络搬运工”的网络媒介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网络舆情进入爆发阶段后,大学生群体是否对舆情信息进行辨识和分析,是否能够理性批判性地解读,都直接影响到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

因此,高校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管理者,有必要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网络媒介素质教育。应当将网络媒介素养的正规课程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建立明确地课程目标和考核标准,加强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

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当今时代的主题与社会热点问题,资助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与吸引力;把握社会重大事件和重大阶梯的契机,创建各类“微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感染力,以吸引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张元龙.关于“舆情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浙江学刊,2009,(03).

猜你喜欢
舆情群体教育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调查
中间群体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消费舆情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