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

2017-09-20 10:54廖燕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教学工作策略研究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源于人们对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知识水平的重视,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从其基础学习阶段培养其知识结构体系,是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使得小学生能够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培养之下,全面提升个人的知识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有效引导;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作为及其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重视对学生的兴趣以及探究能力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极为重视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重视将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模式进行改进,从而使得数学知识的展现更为生动有趣,有利于孩子们接受。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有效引导”教学策略,将其对数学教育的积极作用呈现出来,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 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分配

数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前,需要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界定,进而避免课程教学体系的不切实际,避免形式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主要的引导者以及规划者,通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个人的数学问题引导,从而使得学生紧跟课堂节奏与教学目标,形成一种较为单向的数学思考模式。另外教师如果采用互动的授课方式,前提是没有一个科学的制度与模式依据,那么很容易造成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有限。那么针对这两个教学模式的问题,需要数学教师进行有效引导的探究,进而使得教学任务及时完成。

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对学生的课程指导教学,不应该仅仅限制在基础理论与定义的内容之上。而是将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培养,形成对数学的认知。按照有效引导的教学模式主要就是将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能力培养出来,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探究过程中的点拨者,应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拓展空间。保证学生能够带着对数学问题的思考,通过探究实践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

二、 强调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前提条件就是根据兴趣的指引。他们本身的思维方式与性格特点比较突出,并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发展状况,形成了一种独特性的行为方式,不喜欢约束以及枯燥性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对学生系统、科学的教学引导,养成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继而将传统教学中限制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教学形式摒除。当数学知识学习作为内心渴求的驱动内容,那么学生就会主动进行知识探究与深入,提升个人的发散思维与实践学习的能力。

三、 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形式

有效引导策略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师教学目标的途径,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在教学实践中具备优势特点,立足于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能够将其学习意识与思维模式进行强化,教师具体进行有效引导策略可以从数学知识结构、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目标达成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 数学知识结构引导

在该教学阶段当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交流以及实践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学习氛围,促进其对数学知识以及规律内容进行主动思考。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初期阶段,考虑将与课程相关的儿童故事或实践进行导入,给学生提供一个情境环境,促进学生在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基础之上,完成教学任务目标。当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或神情都应该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趣味问题设置阶段不能将问题设置得太过复杂。需要通过一个阶段性的引导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耐挫力,重视各个数学之间的联系与知识体系建立,对学生的天性以及不良习惯纠正,避免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阶段与书本知识导向出现严重的偏差,进而影响其下一个目标学习任务完成。

(二) 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注重协调性

在这个有效引导阶段,教师应该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教学观念,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继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将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加强。学生如果在积极发言当中很明显的出现理解错误,那么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引导以及纠正的实际,不能出现直接在课堂教学中在班级众人面前打击学生,防止学生因为自信心受挫产生不良的学习体验。教师应该按照科学教学的思路,通过合理的时机与语言选择给学生提供一个包容性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个背景条件之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进行自我完善。另外对于一些班级的后进生,教师应该重视将其学习态度与思想认识进行改进,建立合适的学习小组引导组内成员进行互相帮助与数学知识讨论,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也能使得学生在互相之间的积极引导之下,将自己的性格问题以及心理障礙克服,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结束后的评价工作

数学教师在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之后,应该将班级学生的表现以及进步情况进行掌控,当然获取这种自我反思以及经验总结的推进,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课堂测验、作业指导。考虑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评价之中,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互相评价。其次就是教师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该阶段教师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关系,从而将课程的掌握以及后期的计划针对性建立,教师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其实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个人的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改进,在互动教学与和谐师生关系之下,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J].教育:文摘版:00151.

[2]刘清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46.

[3]吴光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4):22.

作者简介:

廖燕,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广西贵港市覃塘区石卡镇陆村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教学工作策略研究
高校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关系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