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校本作业有效设计与思考

2017-09-20 10:54史红升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有效训练优化设计

摘 要:对数学课堂达标训练有效性的理解;优化教学设计,用练习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训练的方式要多样化及时纠错,达标训练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着学生课堂预习、展示效果的好坏,是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有效训练;优化设计;题型丰富;宜精不宜多;设计一定梯度;总结和反思

有效训练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的传统观念,还是新课程所倡导师生互动,学生有效参与的新理念,都离不开当堂的反馈与矫正。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当堂检测更有效呢?结合我校试行的校本作业的实施,面对现有学生的学情,对有效训练有一些思考。

一、 对数学课堂达标训练有效性的理解

结合我校的自主发展小组,合作与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理解人际关系,产生角色规范,养成责任心,克服自我中心,在培养自尊、自强等自我意识的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交技能,这正是现代青少年的良好品质。通过合作与交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能力,这是推动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别人,“兵交兵,师徒结对”等方式,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达到互帮互学。

二、 优化教学设计,用练习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充分备课,有了清晰的教学设计之后,才能依据我们的教学设计去选取题目。

(一) 抓纲务本,夯实基础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对于新课中的新知识点理解到位,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而参与的前提是全体学生都能尝试解决即基础性练习,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讓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首先,数学的公式和定理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达标训练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数学公式或定理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数学习题的基本模式,针对几何证明的思路证明过程有依有据,做到步步有理,强化规范的书面表达过程,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二) 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

在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达标训练的核心任务,加强本节课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

1. 题型要丰富,具有代表性。例题的改编、练习题变式、易错题反复出现等,要选择具有时代明显、思维训练有效、方法灵活、典型且有代表性的题目。由一般到抽象,再上升到题型结构,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知识的应用过程及对题型的举一反三,又对非负数进行了复习巩固,此知识点在近几年中考中应用广泛,高频出现。

2. 所选择的题目宜精不宜多,使学生题做得少,但收获很多。建议选择题训练方法做成推导题,填空题训练设计成多可能情况的分类研究,凸显变式。针对课堂的达标训练很有必要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的思维是多方面的,针对课堂生成问题要及时解决,另外在问题的引导方面要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加强问题串的思考。

3. 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学生中因种种原因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达标训练教学中,对于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优等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自信。否则,将会使一大批学生受到“冷落”,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困生不至于“陪坐”,优等生也能“吃得饱”,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也照顾到全班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精选题目方面我认为,针对本节课的关键点优化设计,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上升到高层次对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三、 训练的方式要多样化及时纠错

达标训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和反思。使他们通过类似问题的练习,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通过类比、联想、迁移或延深,挖掘习题中的潜在成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达标训练要讲究技巧,盲目地练是低效的,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得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针对教学中易出错,易混淆的概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对比的练习方法来认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对比练习中,让学生发现知识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之处,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区别和理解。练习的设计要能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加强分类指导,无论是习题的分量,难度的大小及练习时间的长短,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课堂练习作为教与学的重要交叉点,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课堂练习,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规律,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中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程安萍.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语数外学习,2013.

[2]黄银色.设计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练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

作者简介:

史红升,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训练优化设计
预科低班民族学生MHK(三级)口试试题的有效训练及注意事项
浅析如何有效做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优化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simulation的医用升降椅参数化设计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