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成果
——以社会结构为分析视角*

2017-10-13 04:16
教学与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马克思要素理论

新发展理念: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成果
——以社会结构为分析视角*

杜玉华

社会结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新发展理念

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是马克思解释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两个基本范畴。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社会内部诸要素禀赋结构矛盾运动的过程。社会要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具有过程相对性、整体综合性和运动发展性的辩证本性。发展的动力、内容、自然环境、外部环境、成果惠及面的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结构性矛盾是新发展理念提出的现实基础。可以说,习近平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性意蕴和系统性特征,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成果。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内容的新发展理念。这一新发展理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意蕴,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最新成果,也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的理性抉择。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意蕴:发展是要素禀赋结构矛盾运动的过程

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是马克思解释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两个基本范畴,也是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所谓“社会结构”,是指构成社会各组成要素的关系总称;“社会发展”则是指社会的生成、变化和更新过程。社会结构分析一般是从静态上以对社会做横剖面的共时性分析为主,主要分析社会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是怎样的;而社会发展则是从动态上以对社会做历时性分析为主,主要分析社会现象的生成、变化和更新及其动力等一般性问题。社会结构既是社会共时性分析的重点,同时,又是社会发展历时性分析的起点。[1](P30)正是由于早年对社会结构的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马克思最终才能正确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总结社会的发展规律,[2]并由此形成其富有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所以,没有社会结构理论的正确阐释,也就没有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说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始终是和社会结构理论融合在一起的。[3]

马克思认为,社会现象是社会要素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马克思首先把社会看成是一个有机体,并认为这个有机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补充且共同发挥着维持有机体生存的功能。有机体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要求其他部分做出调整来适应,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有机体各组成部分适应一个或几个部分“初始”(initial)变化的过程。[4]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社会有机体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矛盾运动的产物,社会发展与社会结构具有天然的联系,离开了社会结构就无法解开社会发展之谜。显然,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把社会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认为社会发展是社会诸要素禀赋结构相互矛盾、相互制约、不断运动的推进过程,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不同的社会要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

人类社会因为有了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矛盾,才处于不断变迁和发展之中。厘清社会要素,可以帮助人们从纷繁复杂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最稳定的结构要素和最本质的关系。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P591)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这段经典表述以及散见于其他著作的阐述,可以看出,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主要有自然、人、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等,这些不同要素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有关社会要素的详细分析可参阅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第167-18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人类为了创造历史,首先必须维持自己的生存,为了生存就必须劳动,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能够生存和生活下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因此,统一于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人与自然,是构成社会结构最基础、最根本的原生要素,也是推动社会结构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丰富与贫乏,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使得必要劳动时间各不相同。”[6](P588)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恒久不息的最深层的动力要素。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是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需要及对需要的满足,推动人们去劳动、创造,提高劳动技能,改善和调节各种社会关系,进行社会革命和各种社会改革。可以说,“人们是在争取满足自己的需要当中创造他们的历史的”。[7](P27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它是由生产资料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构成的。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人类控制自然的一个重要尺度。生产力中包含着科学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泉。资产阶级在其统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能够创造出比过去世代总共创造出的生产力还要大,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历史变迁,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生产关系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最主要的表现是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应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经济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社会结构要素,但不是唯一的,上层建筑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中,政治上层建筑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要素。它对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国家机关和各种法律手段,确定反映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思想体系、方针、政策,积极地为自己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二是通过政府机关制定方针政策,直接调节社会生产、直接控制和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决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理论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要素,它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深层次的影响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P11)先进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错误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则会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

(二)社会要素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具有辩证性

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决定于内部的矛盾运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各种社会要素禀赋结构矛盾运动的结果。因此,要全面认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本质,还需要正确理解社会要素矛盾运动的辩证性。

第一,社会要素矛盾运动具有过程相对性。虽然说生产力要素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但它并不排斥其他要素的反作用,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内在联系,就是社会要素具有相对性的一种表现。相对性的另一种表现是同一社会要素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社会里,非经济要素的影响可能会大于经济要素的影响,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要素的作用一般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相对性的第三种表现是不同的社会要素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稳定期,经济的作用和法律及其他行为规则的作用相对显著。但一旦社会处于巨变或激烈变动的状态中,政治和权力要素、思想要素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

第二,社会要素矛盾运动具有整体综合性。社会发展是社会内部(也包括外部条件)各个要素协同作用的综合结果。这种各社会要素辩证结合的综合或整体效应不仅大于各个单项要素的功能,而且大于各个要素的机械总和的功能。马克思曾经就此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每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每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6](P378)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要素综合的效应也是如此。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不仅是某一单个要素,也不是几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人、自然、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辩证结合的整体综合效应。

第三,社会要素矛盾运动具有运动发展性。推动社会发展的各个社会要素自身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总处在辩证的运动发展中。社会文明的进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日益显示出各种社会要素总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同时,也日益扩大了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空间,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有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更加显示出社会发展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社会要素自身在不断运动中得到逐步完善,并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互相融合,从而共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的现实基础:当代 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自对发展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总结、反思和超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历来就主张要从现实的社会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出发。习近平也曾明确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9](P497)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中出现和面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也异常凸显。这些结构性矛盾是新发展理念提出的现实基础,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新发展的实践推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发展动力要素优势渐趋殆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构建了消费拉动、生产推动和创新驱动三种发展动力机制。“消费拉动”是从需求要素视角探寻社会发展的动力,主张通过刺激需求的方式走“内源性发展”之路。“生产推动”是从生产力要素上探寻社会发展的动力,主张通过要素投入直接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走“外源性发展”之路。“创新驱动”是从要素结构探寻社会发展的动力,主张以实现要素结构最优化的方式走“内源性发展”和“外源性发展”相结合之路。过去几十年中,消费拉动和生产推动在带动中国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消费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由于生产力要素中传统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资源、廉价的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不复存在,随着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上升,投资效率下降。如果原来的产业结构不变、技术结构不变,继续靠扩大投资规模,就只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愈来愈陷入“产能越去越多”的怪圈。这是当前中国发展最大的结构失衡。如何从生产力要素量的扩大转移到要素效率的提高上来?转换发展动力机制是关键。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推进产业升级,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要看能否突破自主研发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弱的“瓶颈”,寻找新要素,打造社会发展新引擎,形成一个新的更长的发展周期。

(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从发展内容的全面性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比较严重。由于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作为改革的思路和指导原则,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至少连续10多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但是,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由于传统中国社会权威等级结构滋生出相对“重国家轻社会”、“重管制轻服务”、“重权力轻权利”的政治传统,结果导致仍然存在“政府强大、社会弱小、个人无力”的现象。以2015年中国主要的社会事业发展经费支出为例,尽管近几年来中国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经费所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教育经费占GDP支出的4.15%[10]、养老金和健康支出占7%左右[11]、研究和开发经费占2.1%[12]。而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社会福利费和文化事业费等开支更是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比如,2015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6.8%,[13]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20%左右的水平。

(三)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环境制约发展明显增强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要以一定的能源资源消耗为代价。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中国能源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相对比较大,持续支撑了过去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中国当前的能源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余量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可以说,能源资源环境负荷已经趋近承载力的上限,资源环境对发展构成的制约日益强烈。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值高出近一倍,仅2013年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12.3%,却消耗了全球21.5%的能源。[14]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工业化、城市化,中国当前的耕地保有量已逼近安全“红线”。为保证中国未来能够持续发展,未来的工业化、城市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式、低利用率、低成本地消耗能源资源和侵占耕地。从环境状况看,过去那种不顾忌生态环境成本的发展模式也已经不能延续。日益严重的水、大气、光、噪音、固体废弃物、土地荒漠化等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不仅已严重影响到当代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可能形成影响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生态危机。

(四)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挑战日益凸显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重要经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人类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中国,其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5]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各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下降的趋势未能得到扭转,发达国家开始注重通过发展制造业恢复曾经流失的就业岗位,南亚、东南亚一些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也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并进入了快速工业化阶段,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这些都加剧了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由于全球化进程出现波折,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新变化。以WTO为框架的多边贸易谈判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和突破性进展,而不少区域性的贸易组织却频繁推出。这些区域性贸易组织将使全球市场呈现“碎片化”,出现“去全球化”倾向,对全球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出口依存度比较高的中国来说,未来的发展必将受到这些国际因素的影响。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市场的“碎片化”趋势,使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挑战日益凸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五)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公平性较为突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但从发展成果的惠及面来看,也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分享不公平的问题。一是中国基尼系数,即用于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持续多年偏高。2008年为0.491,2012年为0.474,2015年为0.462,近年来虽有下降,但仍远高于国际公认的0.4的贫富差距警戒线。[16]二是城乡居民所享受的发展成果差距明显。近年来,虽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有所缩小,从2008年的3.3∶1下降到2015年的2.73∶1,[17]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依然居世界前列。如果再考虑到城市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因素的差异,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会更大。不仅如此,中国长期以来国家财政投入明显偏向城市的政策加大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差距,在基础公共设施、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农村明显落后于城市;三是不同区域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2014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市是4.88万元,收入最低的甘肃省仅是2.18万元,前者是后者的2.24倍。[16]这些发展成果分享差距会使一部分人的“获得感”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失落感”甚至“被剥夺感”基础上,容易造成不同利益群体对立,扩大社会结构分化,加剧社会冲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结构性矛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对此,必须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以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18]

三、新发展理念的内涵:集中展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意蕴

在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中,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概念,但在其诸多理论研究和论著中,却从社会结构的分析视角对它们分别进行过多方面的论述。这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新发展理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社会要素禀赋结构在矛盾运动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蕴,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理论结合的集中展现。

(一)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素

“创新发展”是指从生产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素。创新发展理念涉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等全部社会要素,是涵盖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总体理念。世界现代化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一旦“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能够带来红利的社会结构要素渐趋用尽,一国进入到更加成熟、更高层级的发展阶段,创新能力不强就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马克思特别注重从生产力的根本变革意义上,把生产力要素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他认为,“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79 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指出,比起生产技术的革新来说,1848年(欧洲)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在马克思看来,由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为根本牵引力的创新理念,既强调了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要素的根本驱动力量,也强调了这种驱动力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19]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这一理论取向时指出:“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20](P602)马克思认为,生产力要素中的科技创新属“主动力”创新,是全面创新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创新。习近平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1]这与“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重要论断,共同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决定性要素和社会要素矛盾运动的辩证本性的思想。

(二)协调发展是社会要素空间横向关系的平衡状态

“协调发展”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交往关系以及个人素质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空间横向关系的平衡状态。协调发展首先在于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领域的整体平衡,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其次,协调发展要求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发展还要求“身”“心”系统平衡,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坚持两个文明并重。马克思曾把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活的发展机体。他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6](P10)这个有机体不是把社会要素机械地结合起来或者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而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各种社会要素有机联系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协调发展所要实现的辩证发展、系统发展、整体发展,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要素禀赋结构推动社会发展整体综合性思想的深化和具体化。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协调发展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22]

(三)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两个基本要素连续时空结构关系的和谐状态

“绿色发展”是指人与自然两个基本社会要素在连续时空结构关系中的和谐状态。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8](P161)这表明,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劳动和生存的物质对象,人对自然界的索取同人对自然界的回馈之间的协调,既体现在社会生产力这一决定性要素的发展水平上,“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8](P196)更体现在社会劳动过程中,一定形式的社会劳动总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永恒生活的自然条件。马克思认为,自然不仅不会因为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而转移,而且将为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绿色发展,在根本上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中的和谐协调问题,是事关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19]它既指人与自然两个基本要素横向空间结构关系的和谐状态,又蕴含了人与自然这两个基本要素纵向时间结构关系的永续和谐状态。绿色发展就是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进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生产,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价值取向,绿色思维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发展方式。这体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在连续时空结构中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自然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要素和目的以及归宿的思想的具体展现。

(四)开放发展是区域横向空间结构关系的内外联动状态

“开放发展”是指区域横向空间结构关系的内外联动状态,为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提供了行动指南。开放发展所倡导的对外开放,建立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既立足国内,充分发挥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开放的社会结构,特别是依赖于广泛的社会交往。[3]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从空间区域横向结构上研究了自近代以来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人类历史的发展概括为单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认为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这种发展转变首先是由世界市场引起的。他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5](P32)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5](P35)习近平指出:“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23]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所证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当今时代,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把一国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才能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等各种要素。[24]旨在区域空间横向结构关系中保持内外联动状态的开放发展是对马克思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与深化,是马克思关于社会要素矛盾运动辩证本性在中国的具体展现。

(五)共享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关系的融洽状态

“共享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结构基本要素的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关系的融洽状态。共享发展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发展为了全体人民、发展依靠全体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科学社会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人人共享、共同发展的新社会为根本价值目标的。马克思强调:“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7](P187)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7](P689)这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揭示了社会发展应该由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成果应该由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共享。就当前中国来说,实现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就是要在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共同富裕目标逐步实现。共享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中国发展成果分享不公平、受益不均衡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

四、新发展理念的意义:马克思社会 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就像马克思所一直强调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一种辩证关系,理论是根据社会实践的情况来建立的。社会实践是理论的认识对象,其当然会对理论建构产生重要影响,而理论建构的目的旨在认识社会实践和预测社会发展规律,不可避免地会进入社会生活而影响社会实践。不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用社会结构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和思考社会发展实践问题,这是许多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共同特点。只是不同的人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条件、方法、途径和目的等要素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在古典社会学理论阶段,有一连串的对“社会发展”内涵不大一致的看法,而且每一个又都是与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联系在一起的。比如,马克思是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而涂尔干从“劳动分工”、韦伯从“理性化”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发展的动力。由此,他们所采用的方法论类型和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马克思多从“社会结构”出发来分析,而涂尔干却从“社会事实”,韦伯从“社会行动”的角度分析社会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作为对社会结构要素矛盾运动规律的实践总结,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特征,以对应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因此,就社会发展理论而言,其本身也存在一个内部结构的问题,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理论由哪些要素构成,各个要素在发展理论系统中分别发挥何种功能和居于何种地位,其辩证关系如何在某种程度上也规范着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新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每个发展理念都是来源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对发展实践中不同结构性问题的回应,而且各个理念之间具有内在的辩证关系。创新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必须以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发展着重解决的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和不同区域以及个人身心等方面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它是未来中国永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开放发展着重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不够的问题,它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享是发展的目的,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成果分享不公平、受益不均衡的问题。当然,在这一新发展理念的要素结构关系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仍然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决定力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一脉相承、长期贯彻的一个基本规律,这一规律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它从根本上滋养和规范了新发展理念。就此而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在发展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方面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而且在方法论上也大大丰富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社会结构分析方法,将社会结构的分析范畴和内容从纵向与横向、内在与外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维度整合为一体,从而使之无论对社会发展理论本身还是对社会结构分析方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推动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不仅如此,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也是对整个世界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大体上是沿着两条路径来推进的:一是理论研究者对当下正在发生的各种社会发展实践进行的理论解释和概括,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发展理论;二是政策制定者和发展实践推动者发起的旨在推动国家和社会重建,以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实践活动,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社会发展实践。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由此便形成了彼此关联,互为支持的局面。[2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发展理论实际上就是对各种发展实践的理论概括,其与各种具体的发展实践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知道,21世纪的头十年是以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严重衰退为标志的,许多社会理论家都在基于不同的发展实践进行理论概括,企图寻找一种新的发展理论来唤醒和推动世界新的发展实践。于是,世界范围内一股要求重回经典发展理论传统的热潮也应运而生,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也由此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来了。[26]而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重新回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之中去寻找思想资源的一个最好注解,而且也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在理论层面上的具体探索与鲜活经验的思想总结,更是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的新成果。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世界发展潮流,契合中国发展实际,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

[1]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

[2] 杜玉华.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涵义及其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

[3] 丰子义.社会发展与结构转换——马克思的研究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 Eric Rahim.Marx and Schumpeter: A Comparison of Their Theories of Development[J].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2009,21(1).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M].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61.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 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15%[N].中国教育报,2015-10-14.

[11] 2015年中国养老金健康支出占GDP7% 2050年将超GDP15%[EB/OL].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news/finance/2015/10/31/16829qctz.shtml.

[12] 科技部:去年研发经费GDP占比预计2.1% 未达预期[EB/OL].新华网,http://www.swkk.cn/zuixin/zuixinnewshtmle1x60112n43 4206759.html,2016-01-11.

[13]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深化医改工作进展和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发布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http://www.nhfpc.gov.cn/zhuzhan/xwfbh/201604/045ff7056ac54634a1076 ba2da6a911f.shtml.

[14] 中国GDP占全球12.3%却消耗全球21.5%能源中国[EB/OL].能源网,http://www.nandudu.com/article/15477,2015-04-07.

[15] 秦宣.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16-02-04.

[16] 2015中国经济成绩单四大看点:基尼系数“七连降”[EB/OL].中国新闻网 ,http://news.cntv.cn/2016/01/19/ARTImc1mSXOBoVa9y2 ShcAjp160119.shtml.

[17] 2015年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EB/OL].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0121/c1004-28071639.html.

[18] 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N].光明日报,2017-03-06.

[19] 顾海良.新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1).

[2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 任理轩.坚持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一[N].人民日报,2015-12-18.

[22] 习近平.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关键在领导干部[N].新华每日电讯,2016-01-19.

[23] 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N].人民日报,2013-09-06.

[24] 任理轩.坚持开放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四[N].人民日报,2015-12-23.

[25] 文军,王谦.在反思中前行: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的新进展[J].江海学刊,2016,(1).

[责任编辑李文苓]

NewDevelopmentIdea:NewAchievementofMarxistSocialDevelopmentTheory——TakingSocialStructureastheAnalysisAngle

Du Yuhua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social structure; Marx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re two basic categories of Marx’s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essence,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process of contradictory movement of various elements in society. Social factors play a uniqu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y have the dialectical nature of process relativity, overall integration and sports development.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of the driving force, content, natural environment,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overall, unbalanced, uncoordinated and unsustainable benefits are the realistic basis of the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We can say that Xi Jinping’s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of innovation, harmony, green, open and sharing has revealed the implication and features of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项目号:13BSH002)的阶段性成果。

杜玉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 200241)。

猜你喜欢
马克思要素理论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