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S教育视域探讨高校数学教育改革

2017-10-14 09:54楚晓媛仉帆
高教探索 2017年13期
关键词: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教学模式

楚晓媛++仉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高校教育实现了一系列发展、变革。STS教育逐渐成为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其对于各国科学教育改革及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将着重对STS教育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了STS教育视域下高校数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STS教育视域高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为我国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STS教育视域;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教学模式

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科学与技术的互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种发展趋势下,STS教育应运而生,其针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做出研究,强调对学生科学技术素养、创造能力等的培养[1],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的提出对传统高校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对STS教育视域下高校数学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研究有著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教育相关概述

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教育观念于1970年代起源于西方,它是广泛、多元的科学教育观念和实践,也有人把它视为一种“文化战略”。STS教育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科技等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地认可。[2]STS教育观在诸多方面试图超越过去的科学教育。例如:试图将科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结合起来,使大多数人获得学习科学的意义;试图将科学置于技术和社会的背景下,使学习科学成为理解和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试图通过技术实践,而不是纯科学理论的学习,使学习科学变成能力形成的过程;试图帮助学生从人类文化的角度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和建立科学伦理的观念等等。在STS教育观念中,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今天的技术往往是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它是科学与社会连接的重要而且是主要的环节。STS教育强调科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在教学中应适当融入技术教育,通过对科学、技术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科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对科学技术的整体理解。[3]另外,STS教育对现代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课程结构也做出了新的诠释与说明,强调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STS教育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灵活性、广泛性及实践性等特点,致力于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实现个人生存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加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而且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其对于现代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二、教育视域下高校数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当前STS教育的基本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数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STS教育目标来看,其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参与决策意识的公民以及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而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高校数学教学片面强调数学理论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数学课堂围绕教材、教师展开,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具体的观察、思考,未能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学生缺乏实践与锻炼的平台,更难以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社会责任感不强。可以说,传统的高校数学教学与STS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4]。(2)从STS教育理念上看,其强调科学教育要与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而传统的高校数学教学片面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大多是对学过知识的传授与再现,阻碍了科学知识、实际生产技术与具体社会实践的联系。对于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未能得以具体的体现。[5]如目前各国普遍关注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几乎未有涉及,使高校数学教学与当前社会需求脱节,这一现象违背了STS教育的精神与内涵。(3)STS教育模式对高校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结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设计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其中,得到实践锻炼。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与单一知识传授者,其更多担任的是课程管理与课堂实践研究的角色。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课堂效率。[6]

三、教育视域下高校数学教育改革实践策略

1.建立强有力的高校数学师资队伍

STS教育理念的提出,对当前高校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数学教师要认真领悟STS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真正将其落实到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对高校数学教师的STS教育,在高校数学教师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融入STS理念,制定相应的计划、目标,对教师展开STS教育。对于处于教学一线的高校数学教师,应开设专门的STS相关课程,如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史学等,提升高校数学教师的科学修养,使其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讲解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与综合素养。其次,要组织高校数学教师定期进行数学研究交流活动,使一线数学教师能够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教学经验,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制定。[7]与此同时可以邀请社会知名科研人员及战略管理人员等到学校为教师讲解科技实践知识,包括在科技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等,提升教师科学思维。另外,高校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扩充。大多数高校数学教师具备熟练的数学知识,然而对相关学科的了解甚少,因此,高校数学教师需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高校数学教师要构建完善的观念意识。作为一种文化战略,STS教育注重对公民价值判断及社会道德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融入道德、伦理对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使人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科技、运用科技。endprint

2.优化高校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数学与理工科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高校数学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将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将其细分为多个不同的模块进行编排,对其他专业根据需要选用,这能够巩固数学学科的基础地位。其次,在高校数学教学中要适当融入社会生产实践。在高校数学课程设置中,要适当添加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科技最新发展成果或趋势的实践项目,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将社会问题、数学成就等相关知识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结合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另外,要提升高校数学教学内容的技术性。STS教育对科学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数学教学要关注科学教育,否则将难以适当时代发展需求。当前各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然而现行数学教学内容普遍呈现出繁、杂、难等特点,使学生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对各类数学知识进行恰当阐述,使学生能够明确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长期以来,高校数学教学都片面强调基本概念、运算以及逻辑演绎能力等,忽略了数学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其不仅是能力、知识传播,更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对于人们精神素养、科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数学教学中要融入数学发展历史及应用前景等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3.实施多元化高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数学教学普遍采用单一的讲授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而STS教育视域下,高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为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理解知识、主动获取知识,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可引入案例教学法,先以问题驱动法引出学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都能够开动大脑、思考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融入小组讨论法,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数学课堂教学更为灵活。其次,在当前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教学要与图形技术、动画技术等相结合,打破传统单一的静态教学模式,必要时可进行数学建模,提升学习效果。另外,在学生学习评价方面,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基本能力的考察,更要关注学生对待数学课程的情感与态度,考察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一帆.基于教育生态视域的高校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7):80-85.

[2]王延觉.创新驱动高校科技工作新发展——“十二五”以来高校科技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校科技,2013,15(5):4-6.

[3]Krahé C,Paloyelis Y,Sambo C F,et al.I like it when my partner holds my hand:development of the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to Support during Pain questionnaire (RASP)[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4,5(1027):1027.

[4]張湘林.基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数学教学改革途径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95-96.

[5]顾晶.基于实践育人视域探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科技、经济、市场,2015,26(12):214-214.

[6]赵辉,刘立国,尹福斌.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6,17(10):81-83.

[7]依布拉音·巴斯提.基于区域创新能力视域的新疆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研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5):4-6.

(责任编辑陈志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数学教育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对高校数学建模方法教学策略的研究
高校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微课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