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人格易催生糖尿病

2017-10-26 17:41黄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胰岛素心情

黄瑛

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性格内向,多愁善感;还有一种人则是“张飞”型性格,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精神紧张,缺乏自制力和耐心。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上述两种不良的“冰、火”心理状态,恰恰会增加诱发糖尿病的概率。

不良情绪抑制胰岛素分泌

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愤怒、抑郁的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容易“招惹”糖尿病。

临床中,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抑郁、愤怒患者不仅血糖控制差,而且慢性并发症也多。实际上,消极的情绪是回避不了的,悲伤、愤怒或失望等情绪有时也是人之本性。我们不可能只知道快乐而不知道忧伤。但是,长期的消极情感、抑郁、焦虑心境容易患病,而患病后也难于治疗,甚至使病情加重。

心理因素会加重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终生性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疗效、预后均起重要作用。患者焦虑、沮丧、抑郁、暴躁的心理状态,可加重糖尿病,引发各种并发症。而且糖尿病又可加重患者心理障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于糖尿病患者來说,愉快的心情对血糖值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笑一笑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疗效。

人的心情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冰、火”心理状态者应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努力避开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刺激,进行自我调节让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还可以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转移不良心境,宣泄积聚在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

糖尿病人莫忘心理治疗

转移注意法 有些病人在确诊患糖尿病之后,精神特别紧张,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整天围绕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恼和忧愁之中。特别是有病人发现其他糖尿病病人患糖尿病坏疽或眼底出血时,更是紧张焦虑。还有的糖尿病病人合并有末梢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担心要被截肢,一天到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方面,对肢体疼麻感觉特别敏感,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这种情况可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说服和影响,转移其注意力,可收到单纯药物达不到或不药而愈的疗效。

怡悦开怀法 也叫想象畅怀治疗。这是一种通过言语诱导使病人精神振奋,心情畅快,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以防治疾病的心理疗法。只有怡悦开怀,心情舒畅,情思如意,然后配合服药,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否则,心情不畅,情志抑郁,则草木无情,服药再多,也收效甚微。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胰岛素心情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天天有个好心情
心情
稚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