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从民间时尚到官场象征

2017-11-01 07:24
新传奇 2017年37期
关键词:乌纱帽帽子时期

乌纱帽:从民间时尚到官场象征

我们日常语境里,总把“乌纱帽”和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官了叫“戴上乌纱帽”,革职的叫“摘掉乌纱帽”,以至于《现代汉语词典》对“乌纱帽”的解释就是“古代文官的一种帽子”,其实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宋朝的乌纱帽加了两个帽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图为北宋官员头戴乌纱帽的画像

乌纱帽源于民间,为赶时髦

顾名思义,“乌纱帽”是使用黑色的纱织品制作,这种帽子并非出现时就是官宦人物的标配,恰恰相反,它们源于民间,最开始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

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由黑纱做成的帽子,当时被称为“乌纱帽”,后来这种帽子在民间流行开来。

相传,乌纱帽的点子来自南朝时的王休仁。王休仁创制乌纱帽,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原因,纯粹是赶时髦,想做顶和别人不一样的帽子来戴。他将一块黑色的纱布,四边抽扎起,中国第一顶乌纱帽就此诞生。王休仁戴着自制的小帽在街上走时,引发人们的好奇与讨论。由于乌纱帽材料便宜,制作简单,式样大方,所以后来不少人仿制着戴。

很多文人墨客,也愿意以乌纱帽作为描写对象而吟诗作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经常提到乌纱帽,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它的作用。白居易《感旧纱帽》一诗中写道,“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这说的是乌纱帽可以当作馈赠朋友的礼品。宋代诗人陆游《探梅》一诗中也写到过乌纱帽,“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

另外,相传,乌纱帽的出现,与天气因素有关。唐、宋年间,京城风沙很大,灰尘漫天,于是人们发明了用皂纱遮面的帽子,有效防范了风沙灰尘对行人的侵袭,这种帽子便是乌纱帽的前身,被称为“重戴”。南宋时期,由于都城被迁往江南地区,当地不似北方,气候温润、少有灰尘,所以“重戴”便逐渐消失了。

乌纱帽为何成为“官帽”

《通典》有云: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著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所以,乌纱帽在隋代初年曾一度受到朝野上下的青睐,风行一时。当时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显示官职大小: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但这样的冕服制度很快就被废弃了。

到了唐朝,乌纱帽又成为民间一种比较普通的帽子。五代时期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乌纱帽》记载,“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已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这说明,乌纱帽在唐朝仍然属于便服之列。

到了北宋,宋太祖赵匡胤登基时,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曾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宋太祖要求在制作乌纱帽时,需在帽檐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佩戴的官员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同时还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

另外,北宋年间,由于东京汴梁常年风沙弥漫,不以物掩面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天气环境,所以起初在气候恶劣时,都城的官员们不论骑马出行还是走路出行,自然都通过戴席帽、裁帽来遮挡风沙,实属无奈之举。

据《石林燕语》记载:“五代始命御史服裁帽。本朝淳化初,又命公卿皆服之。”在宋太宗淳化(990-994)年间,朝廷为体恤朝臣,为他们的健康着想,正式下令,要求包括宰相等高官,在京城中往来时必须佩戴席帽、裁帽。很显然,朝廷认为大臣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很辛苦,才作此硬性规定,然而自此之后,京城官员佩戴“乌纱帽”便成了一种制度,为官皆需尊行,不再只为防风沙所需。

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时,宋真宗诏令亲王在出行时可以由侍从在马后高擎伞盖相随,但以下官阶都不得用。

而自祥符六年起,中书省与枢密院的重要官员也被准许使用马后高擎的伞盖。因此,亲王、中书省与枢密院的高官们出行时,头戴乌纱帽,身后侍从高举伞盖尾随,所以重戴又被理解为“既有伞,又戴帽”,也就是打着伞盖时戴的帽子,所以又被称为“重盖”。

由此看来,大宋年间,都城内能有资格“既有伞,又戴帽”的人,可谓屈指可数,都是正儿八经的朝廷高官。因此,“重盖”也就成了至高的权力地位象征、贵族的标志。

明朝时候,乌纱帽的命运有了关键性的突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朝廷还规范了乌纱帽的制作样子,为“以藤丝或麻编成帽胎,涂上漆后,外裹黑纱”。

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乌纱帽成为官帽之后,老百姓自然就不能再戴了。

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被换成红缨帽,但至今人们仍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被削职为民了。

帽子的特殊等级意义逐渐消失

帽子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发明的。但早期中国,并没有“帽”这样的称呼。奴隶社会时期,帽子最初只在上层社会普遍使用,象征统治权力和尊贵地位,叫做“冠冕”。春秋战国时期的《仪礼》则称:“帽”为“头衣”或“元服”。

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不能戴帽子而只能用“帕头”裹头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却教育学生要有“轩冕之志”,就是要走可以坐车戴帽子的仕宦之途,可见当时坐车、戴帽还是官员仅有的特权,一般平民老百姓只可以用“巾”把头发束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冠冕开始流行于民间的儒人雅士。隋唐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风气逐渐开放,特别是盛唐时期,帽子特殊的象征意义逐渐淡化,但仍作为一种地位的象征流行于民间:一般的读书人和有钱商人及其子弟可以戴帽子,但有规定的样式。典型的书生帽和商人帽在五代和宋时期比较流行,一般老百姓还是用布把头发束起来或者包裹起来,叫“方巾”。

元朝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帽子开始逐渐流行到中原,有皮帽、毡帽等。元朝皇帝戴的帽子则是由珍贵的皮毛做成,上面还镶有珍珠。明朝又恢复了汉人的“冠冕”制度。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帽子真正流行起来,上至皇帝,下至贫民都可以戴。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当时随着西洋文化的传入,帽子也发生了转变,上至官僚商人,下至车夫乞丐,头上都可能戴着一顶形制差别不是很大的帽子。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出席宴会头戴高贵礼帽的绅士及头戴毡帽拉黄包车的车夫,甚至用帽子放钱的乞丐。从此,帽子的特殊等级意义逐渐消失,它的实用价值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奥秘》2017年 18期、《意林文汇》2017年06期)

猜你喜欢
乌纱帽帽子时期
百姓也戴“乌纱帽”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百姓也戴乌纱帽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乌纱帽”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