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良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研究

2017-11-10 02:32李玉秀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缝线产后剖宫产

李玉秀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山东 菏泽 274900)

新改良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研究

李玉秀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山东 菏泽 274900)

目的探究新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抽取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B-lynch缝合术,观察组则给予新改良的B-lynch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和恶露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新改良B-lynch缝合术;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特别好发于剖宫产产妇中,是造成剖宫产产妇术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子宫收缩能力下降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关键所在,如果未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产妇有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如何改善、降低剖宫产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临床上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本研究就新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并取得不俗的成果,以下为具体的报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抽取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缝合方式将8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晓并同意此次研究。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6.9±4.2)岁,初产妇共有26例,经产妇14例,平均孕周(39.5±1.2)周;观察组中,平均年龄(26.5±4.0)岁,年龄23岁~38岁,经产妇12例,初产妇28例,平均孕周(39.4±1.3)周。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差异具有一般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两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传统B-lynch缝合术:将子宫托出腹腔,进行子宫压迫试验,如果加压后止血效果确切,则可以进行B-lynch缝合术[2]。使用1号可吸收肠线从右侧子宫切口下缘三厘米处、子宫内侧三厘米处进针,经过宫腔距离切口上缘三厘米处、子宫内侧四厘米出针,将缝线拉至宫底距离宫角三厘米处再垂直绕向子宫后壁,再通过上述方法在右侧的相应位置与左侧子宫切口上、下缘处缝合。可以看见子宫两侧从前壁到后壁有两条呈背带式的缝线,收紧缝线并打结,随后缝合子宫切口。将子宫放回腹腔内,并观察一段时间确保切口无渗血、阴道无出血、子宫颜色正常后逐层缝合[3]。

改良B-lynch缝合术:同样使用1号可吸收肠线从子宫下段横切口右下方三厘米、距离右侧边缘三厘米处进针,经宫底至前壁在子宫切口上方三厘米处进针直至宫腔,在宫腔内至子宫切口下方两厘米处出针至子宫前壁,以同样的方式缝合左侧部位,在切口处出针。随后牵拉左右侧的缝线,并拉紧打结,可以看见子宫的表面有两条可吸收的缝线固定在子宫浆肌层,随后缝合子宫切口[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 h出血量以及恶露量,并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和恶露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对照组)、10%(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表1 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术后2 h出血量(mL)恶露量(mL)术后腹痛肠粘结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229.57±12.94145.75±15.496(15.00)5(12.50)3(7.50)14(35.00)观察组193.48±10.88101.56±12.353(7.50)1(2.50)0(0.00)4(10.00)t/x214.294115.59687.1685 P<0.05<0.05<0.05

3 讨 论

B-lynch缝合术的原理在于纵向机械性的压迫子宫壁弓状血管,能够有效减少血流量,避免了局部血栓的形成,同时刺激子宫收缩并压迫血窦,将血窦关闭止血。B-lynch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并且能够保留产妇的生育功能,以其优质的临床疗效被广泛的应用于基层医院。改良后的B-lynch缝合术在传统的基础上稍加改进,传统的B-lynch缝合术中子宫下段后壁的缝线处于游离的状态中,容易发生肠梗阻等并发症情况,通过改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改良后B-lynch缝合术,其术后2小时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改良后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确保患者术后预后情况,降低产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

[1] 陶燕莉.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5,35(08):79-80.

[2] 胡权红.改良B-Lynch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07):1175-1176.

[3] 倪亚琴,艾小娥,江 玲.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和预防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04):42-43.

[4] 乔学惠.改良B-Lynch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4):415-417.

[5]肖先绪,郑红梅.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07):953-955.

R719.8

B

ISSN.2095-8803.2017.18.20.02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缝线产后剖宫产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缝线抗议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