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子宫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效果观察

2017-11-10 02:32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子宫癌子宫颈鳞状

刘 智

(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妇科,湖北 武汉 430023)

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子宫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效果观察

刘 智

(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妇科,湖北 武汉 430023)

目的探析术前新辅助化疗与子宫癌根治术结合应用于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选出1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子宫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脉管癌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与子宫癌根治术联合有助于提高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术前新辅助化疗;子宫癌根治术;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宫颈癌是威胁到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手术、放疗是常用方法,过去临床上认为宫颈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故而化疗一般用于晚期、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中[1]。而自新辅助化疗提出,不少学者发现其用于手术治疗前有助于缩小肿瘤、控制转移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我院对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子宫癌根治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选出188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鳞状细胞癌;排除有手术及化疗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96例,年龄在43~73岁,平均(64.3±4.5)岁;Ⅰa期65例,Ⅰb期31例;观察组患者92例,年龄在40~75岁,平均(64.6±4.7)岁;Ⅰa期62例,Ⅰb期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子宫癌根治术治疗,于腹腔镜下操作,保持切缘与病灶的距离在5 mm以内,然后再切除3~5 mm的宫颈组织,经检测宫颈组织切缘为阴性后停止,将阴道和子宫颈缝合,填塞纱布,结束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给予术前的新辅助化疗:选择DBM方案化疗,也即顺铂(DDP)、博莱霉素(BLM)和丝裂霉素(MMC)动脉导管化疗。给予患者局麻,于右侧股动脉穿刺,动脉造影,明确肿瘤部位,然后插管到子宫动脉或是髂内动脉前干,依次注入70 mg/m2顺铂、30 mg/m2博莱霉素、10 mg/m2丝裂霉素;最后将适量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肿瘤的供应血管,再次造影检查显示栓塞良好后结束。于术后2-3周进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的如下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脉管癌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目上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对比(x±s)

2.2 手术效果对比

在术后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和宫旁脉管癌栓发生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手术治疗有效率对比 [n(%)]

3 讨 论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第二的女性恶性肿瘤,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鳞状细胞癌,大约占80%~85%左右。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力度逐渐加大,检出率也明显提高。对于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早期的干预治疗,保留生育功能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

不少学者的研究指出:在子宫癌根治术前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2]。新辅助化疗的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确保手术中可完整的切除肿瘤,避免术后宫旁浸润等现象的发生,降低手术分期,扩大手术适应症;通过化疗降低癌细胞的活力,并消灭一些微小的转移病灶,避免术中的癌细胞播散和术后转移,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3];增强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术后综合性治疗起到增敏作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DBM方案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脉管癌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出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可有效避免术后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脉管癌栓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远期生存率。笔者认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肿瘤负荷,这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利于手术创伤减轻;同时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了肿瘤体积。减少宫旁浸润,故而可能使得一些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可以接受手术,增加了手术机会,减少不良预后的因素,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宫颈癌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是可行的,一般应用于Ⅱa~Ⅰb2期患者,但是化疗方案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用药方案、剂量、强度等方面未形成统一标准,目前开展的研究多数为经验性研究,还需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多中心研究,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子宫癌根治术用于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疗效确切,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减少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王从素,桂定清,张力忆,等.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及近远期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6):920-923.

[2] 刘弘扬,奈嫚嫚,封全灵,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4):556-558.

[3] 何超蔓,梁峰冰,陈曼玲,等.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62例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5):327-329.

R453;R737.33

B

ISSN.2095-8803.2017.18.25.02

刘智(1968年~),女,汉族,湖南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生殖医学;妇科肿瘤。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子宫癌子宫颈鳞状
子宫癌的治疗方法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子宫癌早期症状
最常见的子宫癌的治疗方法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肥胖妇女更易罹患子宫癌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牛羊子宫颈扩张不全引起难产的诊治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