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信息化与本科课程整合的新进展

2017-11-24 01:02陈晓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5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陈晓春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被比较广泛地应用于高校本科教学中,是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多媒体互动、终端整合、教学资源整合、途径整合、激发师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和不足,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241-02

教育信息化具有教育资源数字化与全球化、教育环境网络化与虚拟化和教育过程互动性与协同性等鲜明特征。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是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改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已经应用于高校体育、英语和生物学等课程教学中,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和形成良好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简要介绍了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本科课程整合的意义、成绩与不足,以飨读者。

一、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本科课程整合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即时性、交互性、集成性、控制性,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各学科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可靠保证。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本科课程整合顺应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学习的要求,是移动学习模式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整合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有助于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利用网络、光盘等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打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使教学模式多样化。

二、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本科课程整合的成绩

1.教学资源整合。国家、学校和师生加大教学资源整合的投资,加快单位和个人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建设,使语音室、实验室、网路教室、寝室、图书馆、训练馆和教室等场所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設备。同时,吸纳社会力量投资信息技术设施与设备建设,开发高校本科课程软件资源和教育资源库,使用多媒体终端整合课堂基于云计算教师的操作台形式,实现课堂形式的立体互动。C/S架构的软件形式,实现课堂与寝室互联。全面开放、立体共时分享,实现不受时间、地点、教学进度、学生人数和师资的限制,师生随时使用;教学资源多元化,内容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应用,无线网络交流渠道多元化,多媒体教室的普及。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制定了有效的策略,成立了相应机构对其进行组织管理实施。例如,通过给教师教改项目立项与经费资助促进该资源的整合;通过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技术,提高教师素质,扫清整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给予教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激发其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积极性。

2.引入多媒体互动。在高校,目前许多课程已经引入了多媒体互动教学活动。例如,通过软件进行语音比对,解决了播音发声的语音准确性、流畅性问题。

3.多元化途径整合。课程内容整合包括教学过程的整合、教学评价过程的整合和教学途径的整合。例如,数学整合途径包括下面三个方面:(1)与数学课程理论概念相整合:信息化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论化、抽象化等教学难度,将数学概念转变为形象化形式,使学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数学知识。另外,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将数学课程当中复杂的计算过程、难度大的应用题等通过相应的数学软件呈现直接而又简捷的计算过程,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快速的解题技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锻炼的作用。(2)与数学平面图像知识相整合:数学教学内容常常需要接触函数图像、极限等函数知识。将信息化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将知识以更形象的方式表现。(3)有针对性地扩充数学教学资源: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渠道,搜集大量的课程资源知识和思考题,与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合理规划课程资源,扩充学生不擅长的点与学习难点的资源。

4.发挥教师作用。学校重视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课程整合理论、运用多媒体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培训,培养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教师共享信息化资源的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做到教学手段多元化。

5.学生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信息化和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使学生学会使用信息化工具查阅资料、分析整理及处理信息、辅助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建立了良好的整合机制。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本科课程整合机制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多方参与,协调发展;确立标准,健全机制。优化教学设备与环境,使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和形象化。

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本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多媒体互动创新有偏离以课程内涵为基础本质的现象,信息化发展是为了配合内涵的整合甚至重构,不能“唯‘工具是瞻”。教学管理评价方式没有做适应性调整:“评价学生利用多媒体的信度和效果,激发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的热情、耐心和效果”,是通过工作量量化处理还是与成绩考核挂钩的问题需要明确。同时,教学评价要创新评价指标,有理、有节、有序地接纳新媒体、新动态、新案例等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与论证。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资源频率低、积极性不高,导致这种不良局面的原因主要有:(1)提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所属网站等条件不太理想,使大学生上网速度不畅,获取资源有限,甚至困难。(2)信息化教学资源少,内容陈旧,形式单一。(3)有些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很丰富,但缺乏合理的整理分类,杂乱堆集,使大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查找使用。(4)有些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结构复杂,信息重叠,相互包容,使任课教师管理困难,学生利用困难。(5)任课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对学生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要求不严,对使用结果和效果的检查和评价存在不及时、不到位和不得力等现象。(6)教学资源数量增长,质量下滑;教学资源整合不规范,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配置有失均衡;优质教学资源短缺,生态化资源不足;重复性建设严重,共建共享尚未形成,很难正确把握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本科课程整合的时机进行有效整合。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互联网时代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之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部门和教师必须要发扬成绩,探索使用新方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断推进和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从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卓倪,陆春桃.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建设[J].高教论坛,2015,(1):113-116.

[2]王清杰.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117-120.

[3]赵龙飞,徐亚军.生物学教学信息化及课程整合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3):177-178.

[4]高杰.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现代教育学刊,2016,(6):36-37.

[5]刘笑谊.教育信息化范畴下的课程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74-78.

[6]蒋琪.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21):93-94.

[7]于菲.信息化与数学课程资源整合研究[J].基础教育,2016,(2):118.

[8]闻薇.优化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187-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