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视角下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及推进路径

2017-11-30 21:17房丹孙翠香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协同治理现代学徒制问题

房丹+孙翠香

摘要:近年来,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学界与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审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发现存在如下“非协同治理”现象与问题:各主体将现代学徒制视为“非公共性”问题、治理主体比较单一及权责不清、各治理主体互动性缺乏、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等。基于此,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破除“非公共性”问题,明确各治理主体权责,推动各方治理主体高效互动,以及推进现代学徒制治理政策法规现代化,是破解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协同治理;现代学徒制;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11-0017-0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早在201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就提出:“今后我国将探索‘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要在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教育的同时,尝试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在上述政策背景下,教育部于 2013年印发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并遴选一批院校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一次提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在实践领域,許多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纷纷行动起来,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

从宏观层面来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有专门的学徒制法律法规、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完整通畅的学徒制体系等一系列基于国家层面的规范和制度。从微观层面来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包含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培养途径、地点安排、考核方式等[1]。从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的实践来看,现代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例如,行业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职业院校“一头热”等,尽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其中有一个原因值得关注,即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出现了问题,传统以政府为主导的单维管理模式已经没有办法完全地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明确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基于此,提高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水平,从治理的角度审视、反思和改进现代学徒制,特别是如何协同政、校、行、企四方力量,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加强现代学徒制协同治理机制建设,是深化现代学徒制协同治理改革、全面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亟待正视的问题。

二、协同治理:审视现代学徒制的新视角

协同治理理论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理论,自然科学协同论和社会科学治理理论是它的两个理论基础,是在开放系统中有效治理结构形成的研究范式。恰如赫尔曼·哈肯(Harmann Haken)的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所指出的,开放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和各要素的协同会使无序转化为有序,分散的部分形成合力,实现整体优化[2]。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协同治理理论就是用协同论的知识和方法论来重新检视治理理论[3]。现代学徒制是关涉多方主体的一种人才培养实践,涉及多方主体的“协同”“合力”“整合”等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因此,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来审视、反思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不失为一种新的视角。基于此,从协同治理视角审视现代学徒制,其基本内涵是指:在原有学校单一主体独立管理的基础上,为了解决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出现的问题,政府与企业、行业以及学校等参与主体以比较正式的、适当的方式进行互动和决策,调整各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促使多方主体形成合力,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协同治理结构,促成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更好地实现多方的共同利益。

基于上述内涵,笔者认为,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公共性,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目的不是个体或私人利益,而是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公共性教育问题;二是多元性,是指现代学徒制的参与及治理主体应包括不同的部门,诸如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以及公民等多元主体;三是互动性,是指现代学徒制各参与及治理主体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和协作,这种互动表现为多元主体在信息、资源、优势等方面的共享,议题和解决方案的相互协商,方案实施时的分工合作等;四是正式性,是指为确保现代学徒制运作规范,各参与及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职责应通过比较正式的制度、规则确定下来,进而提高现代学徒制各参与主体的投入程度,规范、约束、激励各主体的权力与责任。

三、审视与反思: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非协同治理”现象及问题分析

目前,现代学徒制正在如火如荼地在各地推开,但审视与反思各地现代学徒制实践,发现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非协同治理”现象。

(一)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非公共性”问题

职业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事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各阶层各组织的共同努力,有赖于社会各系统的共同推进。从本质上来看,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徒制的产品“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但反观现代学徒制实践,发现学徒制实施所涉及的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等多方主体,均在一定程度上未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视为具有一定公共产品属性的人才培养实践活动,而是基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量、参与现代学徒制实施,出现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非公共性”问题。

从职业院校的角度来看,一些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往往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或是为了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或是为了获得社会声誉。职业院校求生存必定会争取生源,一些职业院校借推行现代学徒制来吸引生源,而不去考虑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专业是否有必要,更不去关注现代学徒制推行的成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同治理现代学徒制问题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