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7-12-06 06:09赵连山
河北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西格波糖列汀

李 巧, 赵连山

(北京水利医院内分泌科, 北京 海淀 100036)

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分析

李 巧, 赵连山

(北京水利医院内分泌科, 北京 海淀100036)

目的探讨与比较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入院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格列汀组患者给予西格列汀,阿卡波糖组患者则给予阿卡波糖,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胰岛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血脂、炎性、氧化应激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西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2h PG、AUC-G、FIns、2hIns、AUC-Ins、CRP与TNF-α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阿卡波糖组;HOMA-β水平显著性高于阿卡波糖组;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总分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阿卡波糖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西格列汀;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中90%以上均为2型,属于全球公共卫生学问题[1]。糖尿病目前不存在特效药物,仅可通过降糖药物延缓病情,减少并发症,尤其对于初发疾病的患者,早期治疗则显得更为重要[2]。西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属于糖尿病新型治疗药物[3],但其临床资料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为探讨与比较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将我院100例患者进行临床随机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内分泌代谢科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住院与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同时排除:①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或中药制剂等降糖药物服用既往史患者;②药物禁忌症或远期失访风险患者;③合并感染、外伤、肿瘤、烧伤等应激情况患者等。其中,西格列汀组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为(47.5±7.1)岁,平均BMI值23.1±1.2,平均体质指数BMI(24.3±2.5)kg/m2;阿卡波糖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为(48.2±7.5)岁,平均BMI23.9±1.0,平均BMI(24.8±3.0)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与BMI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予以科学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并且不给予调脂或降压药物,仅采用单药治疗。西格列汀组患者给予西格列汀(捷诺维,意大利Merck Sharp & Dohme Italia SPA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40095)治疗,即100mg西格列汀片晨起饭前口服,每日一次,疗程为12周。阿卡波糖组患者则给予阿卡波糖(拜糖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205)治疗,即50mg阿卡波糖片三餐前嚼碎口服,每日3次,如FPG持续≥6.1mmoL/L,可增加至100mg/次,如出现FPG<3.9mmoL/L,仍改为50mg/次,疗程为12周。

1.3检测方法[5,6]:观察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标准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PG)、餐后2h胰岛素(2hPG)、标准餐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HOMA-β胰岛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反应蛋白(C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生活质量参考改良中国特色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T2DMQLS),包括五个维度,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西格列汀组患者2hPG与AUC-G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阿卡波糖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

注:组内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血脂、炎性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血脂、炎性与氧化应激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西格列汀组患者FIns、2hIns、AUC-Ins、CRP与TNF-α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阿卡波糖组,HOMA-β水平显著性高于阿卡波糖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血脂、炎性与氧化应激指标

注:组内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

2.3两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西格列汀组患者6个月生活质量总分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阿卡波糖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注:组内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

3 讨 论

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4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中之一,拥有超过全世界平均水平患病人数,成人患病率更高达9.7%[8],其中男性略高于女性,北方略高于南方,城镇显著高于农村,形势不容乐观[9]。

糖尿病虽不属于致死性疾病,但其导致的并发症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要及时予以控制[10]。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糖尿病特效药物,主要以延缓疾病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与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糖尿病药物与胰岛素,效果较为稳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11]。随着临床学者对糖尿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肠促胰素效应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与之相关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与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GIP)在控制餐后血糖,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已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在临床上逐渐受到关注[12]。

二肽基肽酶4(DDP-4)是一种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可降解GLP-1与GIP等N端第2位存在的脯氨酸或丙氨酸任意多肽,从而发挥重要的生理学作用[13]。DDP-4抑制剂则是针对以上机理,选择性抑制GLP-1与GIP的讲解,提高两者生理学浓度,并延长其作用时间,从而发挥胰岛素刺激作用,是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新型药物[14]。西格列汀属于最常见的DDP-4抑制剂[15],于2009年在我国首次上市,可有效解决传统降糖药物的局限性问题,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16]。

为探讨与比较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将我院100例患者进行临床随机观察。数据显示,西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2hPG、AUC-G、FIns、2hIns、AUC-Ins、CRP与TNF-α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阿卡波糖组;HOMA-β水平显著性高于阿卡波糖组;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总分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阿卡波糖组。可以看出,西格列汀可明显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有效降低糖尿病相关炎症指标,从而提升远期预后效果。综上所述,西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1] 张强,权兴苗,郑敏,等.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的变化[J].广东医学,2013,34(10):1544~1547.

[2] 周宗爱,陈年由,汤智越,等.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7):491~494.

[3] Sikhayeva N, Iskakova A, Saigi-Morgui 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28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Kazakh population: a case-control study[J].BMC Med Genet,2017, 18(1): 76.

[4] 张娜,肖丽华.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42(7):224~225,228.

[5] 姚璐,张薇,武云涛,等.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不同剂量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6):807~808,811.

[6] 王平,单忠艳,姜雅秋.217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3):244~247.

[7] 康燕蓉,顾佩莉.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检测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8):2097~2100.

[8] Mantovani A, Targher 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potlight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Ann Transl Med,2017, 5(13): 270.

[9] 敬仁芝,曹晓红.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GLUT4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9):1204~1207.

[10] 胡郁刚,陈秋通,刘小翠.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22):3493~3494.

[11] 郭伟宏,赵灿,李红梅.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187~1188,1211.

[12] 樊实真,杨俊朋,张春玲,等.胰岛素促泌剂与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升血糖素样肽-1的调节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4):348~351.

[13] 段丽君,张扬,江霞.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4):379~382.

[14] Cazzola M, Rogliani P, Calzetta L, et al. Targeting mechanisms linking COPD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Trends Pharmacol Sci,2017.

[15] Broz J, Frier B M. Regarding insulin Initiati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 risk for hypoglycemia[J].Can Diabetes,2017.

[16] 陈军,甘华葵,孙毅.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房,2016,27(26):3711~3712.

1006-6233(2017)11-1920-04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32653)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11.047

猜你喜欢
西格波糖列汀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漫长的旅途
阿卡波糖用药的五个注意事项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命悬一线
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160例疗效探讨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短期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