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7-12-12 09:51徐淑维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个体化乙组甲组

徐淑维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对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探析

徐淑维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目的:探讨对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对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甲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比较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进行血液透析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甲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个体化护理;导管相关感染;血栓性疾病

进行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方法,也是维持该病患者生命、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手段。不过,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往往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导致其血管通路的条件较差,故在对其进行血液透析前,需先对其进行深静脉置管[1]。有资料显示,长期进行深静脉置管可导致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及血栓性疾病等并发症。因此,对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本文对2012年2月以来在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纳入标准为:1)处于肾功能衰竭终末期。2)需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及深静脉置管。3)符合该院伦理委员会的要求且方便进行跟踪随访。其排除标准为:1)已存在严重的局部感染或全身性感染。2)患有其他恶性疾病。3)病情严重、预期生存时间≤1年。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在甲组患者中,有18例男性、13例女性,其年龄介于5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5.3)岁。在乙组患者中,有19例男性、12例女性,其年龄介于5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5.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询问其感受、解答其疑问,嘱其定期复诊等。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者用纯肝素进行封管,对甲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进行个体化护理的方法为:1)心理护理。在进行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对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坚定治疗的信念。护理人员可通过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来鼓励和安慰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用肝素联合头孢唑林进行封管。用肝素联合头孢唑林进行封管可显著降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具体的封管方法为:在患者结束透析后,用15ml的生理盐水将其动脉端和静脉端导管内的残血冲洗干净,然后用45mg/ml肝素+10mg/ml的头孢唑林注入其静脉导管内,用脉冲式手法进行封管。在完成封管后,更换肝素帽的接头,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口。护理人员应先封完一侧的导管,再封另一侧的导管,不可同时拧下两侧导管的肝素帽,以免使导管内部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引发空气栓塞。在每次进行操作前,护理人员应先抽出封管液和导管内残余的血液,并向导管内注入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在确定导管通畅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在进行封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若感觉阻力较大或导管发生堵塞,应立即停止推压,以免使血栓进入患者的血液。护理人员在发现导管内有血栓形成后,可先使用尿激酶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即将50000~250000 U的尿激酶与3~5ml的生理盐水分别注入患者动脉端和静脉端的导管内,保留20min,然后用20ml的注射器回抽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3)遵守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患者导管的情况。在进行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导管的留置日期、置入长度及穿刺口皮肤的情况。护理人员在每次使用导管时,应严格消毒动脉端和静脉端的肝素帽。在患者进行透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使用臭氧消毒机进行全程消毒,并限制家属探视患者。护理人员也应尽可能地减少进出透析室的次数,以避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护理人员应每日为患者更换1 次穿刺口的贴膜。患者穿刺口贴膜的周边若出现卷边或污染的情况,应立即为其进行更换,以减少其穿刺口皮肤被细菌污染的几率。4)减少导管留置时间。相关资料显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与导管置入人体内的时间呈正比。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导管的使用指征,尽量减少其在患者体内留置的时间,以降低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比较其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其中,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血栓发生率的对比

在进行血液透析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甲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血栓发生率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在甲组患者中,对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1例。该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7%。在乙组患者中,对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5例、10例、6例。该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0.65%。甲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51,P=0.011)。

3 讨论

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内科疾病。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然而,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长期深静脉置管可增加其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及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这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而且可增加其死亡的风险。因此,对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3]。

在本次研究中,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对乙组的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对甲组的患者进行了个体化护理。进行个体化护理的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并发症防护及规范护理操作等[4]。其中,进行心理护理可坚定患者坚持进行血液透析的信念,保证其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行并发症防护是降低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和血栓性疾病发生率、保证其疗效,进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关键。规范护理操作则可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血液透析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甲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1]王晓君.不同封管护理方法与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发生导管感染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6, 14(2):249.

[2]黄志霞,李桂珍,钟慧,等.两种封管方法对血透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4):74-76.

[3]周娟.血液净化导管不同封管方法对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 2014,11(8):105-106.

[4]王涛,张凡,魏萌,等.头孢他啶-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1):5759-5762.

R473.5

B

2095-7629-(2017)12-0181-02

猜你喜欢
个体化乙组甲组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