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之顶层设计的哲学解读
——顶层设计及世界观

2017-12-26 12:03张亚军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领导层顶层制度

文/张亚军,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自然发展只是“天择”的发展,所以只能“多中选一”;社会发展由于是人的发展,所以“多中选优”就不仅是愿望也能成为现实。一旦认识到“人择”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人之设计的话题就难以避免。而反过来,对社会发展如果只谈“人择”和人的能动性,不谈“天择”和“道法自然”,也会有失本真。

1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要打破一个旧体制,建立一个新体制,没有勇气没有魄力是不行的,必须敢为天下先。对此我们人人耳熟能详的是邓小平的那句名言——“摸着石头过河”。众所周知,不同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在中国的土壤上自然演进出来。那么市场经济体制能不能通过建构而在中国“破茧而出”呢?这在过去曾经是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冲破两个“凡是”的藩篱有多难。无先例和前车可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是凭着壮士断腕的大无畏精神,以“摸着石头过河”来不断探索,涉过道道险滩,中国改革才闯出了今天这番新天地。

如果说“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我们掌握真理过去有巨大价值,今天和未来当然也同样有巨大价值;那么今天当中国改革由浅水区步入了深水区,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如果“过河摸不到石头”那该怎么办?正是理性高度的这一思考,“顶层设计”的概念形成并意义逐渐凸显。

毫无疑问,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密不可分。因为顶层设计旨在为从无序走到有序而创建或变革某一项制度。顶层设计是以制度建设为依托的,没有制度建设,就没有顶层设计。

诺斯认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用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系统的价值目标(即系统的偏爱),使其运行自动朝着它所表彰的社会秩序而去。正鉴于此,凡勃伦在分析人类行为与系统演化的关系时指出:在一个经济中,个体的行为可以归结为现存制度的函数。

制度建设源于如下社会整合的需要:当某类社会事务变得重要起来,而做这类事务的人们需要在一种制度环境下行动才能实现系统的有条不紊,领导层或者管理层便往往通过人之设计而制定出一整套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一经建立,就会产生一定的导向性。这些规程或准则用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表示。这些通过戒律和儆戒传达、通过赞许而加强的规范,会自动促使人们朝着系统所偏爱的方向而去,如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样。因而有制度相对于无制度,系统有序就可以取代无所适从和各行其是。以导向性带来系统整合,这是制度的最大功能也是最大魅力。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已产生的制度可谓成百上千,它们无不是人之设计的产物,但是作为人之设计产物的制度并非都能与顶层设计挂钩。因为历史上出现的制度并非都能很好实现社会整合,它们有优与劣之分或者成功与失败之分。一如邓小平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对于前者,比如商鞅变法就是一次成功的制度变革,它在战国时代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对于后者,比如过去足球中超联赛就是一个失败的制度,它没有振兴中国足球,反而造成了中国足球事业的滑坡。所以顶层设计的制度故然是人之设计的产物,但是作为人之设计产物的制度只有是好的、成功的,才能与顶层设计挂上钩。

2 高屋建瓴与出发点正确

毫无疑问,制度建设必定意味着高屋建瓴。历史上,制度首先出于统治阶级。历史上之所以也出现过不少好的制度、成功的制度,是因为统治者中有庸君也有明君。明君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也知道独断专行不行,必须集思广益。如今中国,帝王将相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建立了人民共和国的政体。于是对于高屋建瓴,制度建设如今适用的新概念换成了领导层或管理层。应该指出,没有这样的时代背景也就没有顶层设计可言。专制体制转变到民主体制,是顶层设计必不可少的另一社会历史条件。

顶层设计固然是不同于过去的人之设计,但高屋建瓴对它也同样少不了。这就意味着,对于制度建设,高屋建瓴如今适用的新概念即使换成了领导层或管理层,同样存在着一个如何集中或如何使用公权力的问题。这样一来,借鉴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我们就能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实际昭示了领导层或管理层要进行制度建设,应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是我们今天顶层设计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之上首先要讲清楚的第一条。换言之,制度建设对于领导层或决策层来说,“出发点正确”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否则,高屋建瓴就会走进误区,顶层设计也就谈不上了。

既然制度是高屋建瓴的产物,当然制度的健康运行也离不开管理层在执行上的作为。但执行同时意味着权力的介入,这就对顶层设计首当其冲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好的制度一定要能厘清权力的边界:管理或者管辖既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关键在于管理或者管辖必须与利益关系完全切割开来:管理者是制度的营造者、制度的执行者,但绝不能成为制度的利益关系者。丢了这一条,不要说漏洞百出的制度,哪怕是像模像样的制度,在执行上一旦有了权力的越位介入,不是走样就是被架空。

潜规则经常作为一种生存的策略存在于各行各业中,而这种规则大多都服务于更高层次一方的需求。潜规则虽然永远只能存在于明规则之下,而制度宗旨上的异化,也害了一批官员。聪明反被聪明误,假管理之名行牟利之实的人,到头来也断送了他们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出发点错了就一切都错了。那样要实现系统整合,认识论也好方法论也好,讲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1]张彦:《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移情和超脱》,《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2]《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72页.

猜你喜欢
领导层顶层制度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滨海顶层公寓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
巴高官:阿塔领导层在巴基斯坦
以军坦克集结加沙边境
领导层,你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