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小组协作乐学法”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7 11:24韩晓玲
考试周刊 2017年47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课堂合作学习

韩晓玲

摘要: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是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内在价值,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对话,与同学的合作竞争获得知识的增长,师生、生生共同探究、创生知识,教师要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体验,善待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应该在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要让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创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得到生成、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能力生成

一、 实施背景

多年在一线教学,我发现目前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厚,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多数教师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新的教学理念是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内在价值,要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理念,首先要求教师通过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不再作为知识的容器被动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对话获得知识的增长,师生共同探究、创生知识.教师要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体验,善待每个学生生命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应该在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的同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要让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创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得到生成、发展和提高。

二、 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这些年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得到生成、发展和提高。我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有所尝试,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课堂教学环节的不同,我尝试着让学生采用“小組协作乐学法”学习新知、解决疑难问题。发现这是个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去解决,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面对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小组成员经过积极思维、热烈讨论,组内成员达成共识后,把组内研讨的结果再展示给全班同学。再现他们的思考过程,各组之间争辩异同,相互竞争,经过多次的积极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的学习体验都是快乐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把“小组协作乐学法”简单分为以下方式实施,具体做法如下:

方式一、“先学后教、先做后讲、以题促思”的问题导学法与“小组协作乐学法”的有机结合。

对于部分概念抽象、知识点多的课.例如: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向量的第一节课、概率的统计定义等都很适合这种方法.具体步骤:①教师先列出本节课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看书自学.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通过分组研讨合作实践、让学生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建构。②针对典型例题,教师层层递进、设计问题,以题促动学生积极思维,完全放手先让学生试着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教”定位于对学生“学”的行为的引导和启发上,其间鼓励生生交流、探索。③在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景或观点为契机,抓住恰当时机,对学生适当点拨,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热烈讨论、自主探究总结出知识要点或解题思路,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升华.从而使课堂顺应学生需求自然而然的动态生成达成或拓展既定的教学目标。

方式二、“小任务驱动,积分制评价”促学法与“小组协作乐学法”的有机结合。

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督促、协作来完成。具体操作如下:在课堂适当环节教师把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设置成多个小任务,分步布置给学生,同位两人为一组,相互指导、检测着在指定时间内去完成,紧接着教师利用“积分制评价”方式进行检查反馈,具体就是随机抽取同位A、B两人中A起来回答问题,答对给B加分,答错给B扣分。这种方法对整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有效,特别是在课堂上惰性很强的学生,没人督促,自己绝不会学。采用此法借助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对这部分学生是个很好的促进法。该法比较适合公式的记忆、基本知识点的巩固这些环节。例如:和角、倍角公式、圆锥曲线与方程等章节知识或综合卷子讲解时可在某些需要强化的题型解题思路复述等恰当环节采用此法。

方式三、将现代信息教学与新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与“小组协作乐学法”深度融合,适时适当融入传统课堂教学,焕发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兴趣。

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是综合的、多渠道的信息整合,因而在实施课程时我们在形式上应契合当代学生特点,更新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生活体验共同发展。目前我校建设了具有在线学习功能和后台管理功能的课程网站,改变了原有师生面对面授课的单一形式,该网络平台有强大的在线学习功能,提供“教、学、做”一体化的网络课程资源,表现形式多样,包括与本课程配套的电子教材、教案、演示课件、同步测试指导、重点难点指导、习题、参考资料、知识题库、微课、慕课等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有便捷的交互功能,通过课程论坛、服务社区等在线答疑讨论等模块实现同学、教师的在线交流;教师可借助平台通过“微课”“视频”“课件”等形式分组布置提前预习的作业,在课堂适当环节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翻转课堂”也大胆尝试走上讲台,展示自我。

总之“小组协作式乐学法”形式可灵活多样,但其主旨皆是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数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中去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通过同伴的合作学习,意在借助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去形成描述概念、经历过程等,这正是我们新课堂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数学课堂合作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