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2017-12-27 11:29耿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情感目标师生关系小组合作

耿菲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为了使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追求认知领域的目标,而且还要获得情感的成就。本文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情感目标 情境 生活 小组合作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133-0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这一定位表明:信息课中的情感教育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了情感态度在信息技術认知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信息技术在育人方面的应有价值。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把信息技术知识有机地溶入生动有趣的情景中,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教学中教师不在于要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信息技术课可以有多种形式来创设情境,例如:通过现成的作品引入、“问题”情境、“竞赛”情境、“游戏”情境等等。学生都有好胜心、自尊心强,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创设竞赛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置身于公平竞争的氛围中。在竞赛中我要求全体同学参与,即使落后的同学我也会给予鼓励,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要贴近生活,使学生具有亲近感。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在贴近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这样才能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生活的实际,符合学生的想象,学生才有亲近感,才易于理解和接受。另外,我也认为信息技术的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我也感受到信息技术只有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够显出其巨大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充分的挖掘教材。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有效的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一是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小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发问的机会,在优生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是自己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三是突出了学生学习的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活动的观点不仅指向掌握知识,而且指向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向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融洽的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有效结合的前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有利于主体人格的丰富、完善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学生在得到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易于激发出来;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主的信念最易树立起来;学生无限发展的潜力最容易挖掘出来。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尊重、爱戴,也增强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诱导性、实效性,更能激起教师的讲授热情和全身心投入。

总之,情感教育中的许多情感因素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它像催化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只有扎实分析教材,勇于探索、实践,确定准确的情感目标,才能更好地找准“情”与“智”的最佳交汇点和突破点。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在情感教育与数学教学的交汇之处,结出闪烁着光芒的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1]刘晓伟.《情感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7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

[3]唐海平.《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国电化教育》,2003.7

猜你喜欢
情感目标师生关系小组合作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浅谈高中政治选修课堂的情感生成策略
三维动态形成性评价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与实践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