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研究

2017-12-27 11:29左广明鲍红梅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互联网+大学生

左广明 鲍红梅

【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开放式问卷发放,对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进行要素分析,采用德尔菲法,从大学生移动学习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3个维度建立了《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移动学习行为参与维度分为“专心”、“钻研”2个层面共6个调查项目,移动学习认知参与维度包括深层和浅层认知策略2个层面共8个调查项目,移动学习情感参与维度表现为积极情感参与和消极情感参与2个层面共7个调查项目。该指标体系可用于测量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参与度状况。

【关键词】大学生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力的测评与发展研究》(编号:B-b/2016/01/1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190-02

引言

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成果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以及便携式移动通讯设备的完善,人们的学习逐渐摆脱时空的局限,移动学习即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便携式的移动设备进行的数字学习,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和重要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对新的技术接受能力较强,也具有强烈兴趣。在大学校园里,有很多校本的学习资源和优秀的虚拟课堂,学生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智能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知识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更加便捷。但是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热衷于把移动设备用于娱乐,并没有充分将其运用于学习上,也没有充分重视在线课程、虚拟课堂的作用。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移动学习参与度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拟采用德尔菲法,建立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

1.移动学习参与度

移动学习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便携式的移动设备进行的数字学习。移动学习中学习者与学习情境都是移动的。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不是一种单一的学习方式,而是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更为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的特点: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交互性,学习时空的自由性。

移动学习参与度是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时的学习参与程度,包括学生对“互联网+”背景下,移动学习以及对与教师、同学等群体之间的交往并促进自身发展的活动进行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身心投入程度。移动学习参与度包括三个层面:移动学习行为参与、移动学习认知参与、移动学习情感参与。

移动学习行为参与是指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包括移动学习时学习者表现出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挑战问题的难度、坚持学习的时间长度等方面。移动学习认知参与是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及其引发的相应思维水平。移动学习情感参与是指伴随移动学习进程,学习者内心可能产生的一些情感体验。

2.基于德尔菲法的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1制作德尔菲问卷咨询调查表

本研究采用专家开放式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制作德尔菲问卷咨询调查表。首先,通过查阅文献[1-4]预设计一份开放式调查问卷,选择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也从事教学研究),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研究的高校教师以及有移动学习经验的本科生共5 人,对该开放式方式调查问卷进行作答,请他们就“‘互联网+背景下移动学习参与度的要素构成”自由发表意见。主要询问移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移动学习中采用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以及移动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在开放性问卷后,把他们所回答的调查问卷汇总整理,并参考了李冉的《大学生网络学习参与度量表》[5]的表述方式,设计《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调查问卷》。问卷采用五级记分制,根据各调查项目的重要程度设置“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五个档次,分别赋予5、4、3、2、1的分值,并另设专家意见和建议栏。

2.2专家组成及专家咨询方式

根据德尔菲法及本研究的需要,本研究选取教育技术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及相关领域的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理论专业水平的专家作为德尔菲法专家小组,进行咨询,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问卷17份,有效问卷17份。专家专业、职称、学历组成如下:(1)专业——教育技术6人(35.3%),教育教学6人(35.3%),其他5人(9.4%);(2)职称——教授4人(23.5%),副教授6人(35.3%),讲师7人(41.2%);(3)学历——博士9人(52.9%),硕士7人(41.2%),学士1人(5.9%)。

经过征求专家的意见,确定以电子邮件形式将《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和《关于问卷调查项目内容的解释说明》发送给各位专家。邀请专家们以匿名方式独自对拟定的调查项目进行重要性评判,并针对调查项目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出修改和调整意见。

2.3咨询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根据专家对《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的评判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专家的咨询意见相对集中程度來衡量项目设置合理性。

Ej=■■Cij

其中,Ej为第j个(j=1,2…,n)方案全部加权评价后的算术平均值,mj为参加第j方案评价的专家数,Cij第i(i=1,2,…,mj)个专家对第j方案的评分值。

一般情况下,调查项目的专家意见相对集中程度Ei的值在3以上,即可认为项目设置合理。

2.3.1一轮咨询结果

经过一轮咨询后保留的调查项目按随机方式编排:(1)当检索、搜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时,是否被弹框广告干扰;(2)在移动学习时,总是努力去记住资料中的内容;(3)当通过移动学习解决了难题时有成就感;(4)在参与移动学习讨论时,能提取他人言论中的主要观点;(5)当移动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感到很郁闷;(6)对移动学习的课程内容很感兴趣;(7)在遇到学习问题时,会借助网络不断尝试,直到圆满解决问题;(8)担心数字技术掌握不够,操作不当影响移动学习进程;(9)在学习网上定期推出的学习资源时,能持之以恒;(10)在移动学习中,经常对学习资料深入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11)对移动学习资料能够鉴别优劣和合理筛选;(12)能集中注意力观看移动学习的教学视频;(13)当发布有关学习的帖子有人浏览或回复时,感到很满足;(14)常烦恼于太多的优劣难辨的移动学习资料;(15)在移动学习中,经常能得出创新性观点或作品;(16)觉得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很有吸引力;(17)移动学习交流时,能对他人的观点进行价值判断;(18)在做课程作业时,会借助移动学习坚持不懈地把它圆满完成;(19)当学习遇到问题时,积极通过微信、QQ求助于教师或同学;(20)对移动学习资料,经常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21)对在线课程内容,提不起精神来学习;(22)移动学习时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线上课程的学习任务;(23)经常关注在线课程平台上的最新信息动态;(24)在移动学习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25)经常将移动学习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其他学习领域中;(26)只学习教师推荐的移动学习资源;(27)通过网络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感到很兴奋;(28)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经常对学习的资料做标注;(29)在进行移动学习讨论交流时,会感到很紧张;(30)能深入思考,认真总结利用的与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

2.3.2二轮专家问卷咨询结果分析

将一轮咨询调查结果作为二轮咨询问卷,进行二轮专家问卷咨询。将专家评判情况进行汇总(表1)。

从表1中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的项目重要程度Ei值可以看出大多数指标的专家咨询意见相对集中程度较高,说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但对某个项目的重要程度每个专家的评判存在差异。依据咨询结果,删除一些重要程度Ei值低于3的指标:5、25、27;对一些专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仔细斟酌,并修改指标体系:指标1和12 为合并“能集中注意力进行相关学习资源的检索、搜集和观看教学视频”,指标10、20和30合并为“在移动学习时,经常对学习资料深入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指标21与6、16项内容重叠,专家建议删除。进一步依据专家意见,从专心与钻研两个层面对移动学习行为参与、从深层次认知策略和浅层次认知策略对移动学习者的认知参与、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方面对移动学习者的情感参与进行要素分析,将指标顺序进行归类调整。

2.4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得到了《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定稿),表述如下:

(1)移动学习行为参与维度2个层面。专心层面设3个调查项目:能集中注意力进行相关学习资源的检索、搜集和观看教学视频;能经常关注在线课程平台上的最新信息动态;当移动学习时,能积极通过网络、QQ、微信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钻研层面设3个调查项目:能借助网络和移动设备不断尝试,力求圆满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能借助网络坚持不懈地把它圆满完成课程作业;能持之以恒地参与定期推出的移动学习资源的学习。

(2)移动学习认知参与维度2个层面。浅层次认知策略层面设4个调查项目: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坚持对阅读的资料做标注;在移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记忆学习资料中的内容;在参与移动学习讨论时,能善于提取他人的主要观点;在移动学习中,只学习教师推荐的移动学习资源。深层次认知策略层面设4个调查项目:对移动学习资料能够鉴别优劣和合理筛选;能够深入分析移动学习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在移动学习中,能经常提出创新性观点或作品;能对移动学习交流中自己的学习表现和他人的观点进行价值判断。

(3)移动学习情感参与维度2个层面。消极情感层面设3个调查项目:担心数字技术掌握不够,操作不当影响移动学习进程;移动学习时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线上课程的学习任务;在进行移动学习讨论交流时,会感到很紧张。积极情感层面设4个调查项目:认为网上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很有吸引力;对移动学习课程内容很感兴趣;当通过移动学习解决了难题时,感到很成功;当发布的帖子有人浏览或回复时,感到很满足。

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开放式问卷发放,对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进行要素分析,采用德尔菲法,从大学生移动学习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3个维度建立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移动学习行为参与维度分为2个层面:“专心”层面包括移动学习时学习者具有抗干扰能力、能集中注意力保持学习的良好状态,并能积极主动寻求帮助等因素指标;“钻研”层面包括能努力克服问题、对任务的坚持、并在学习过程中認真思考总结等因素指标。移动学习认知参与维度包括深层和浅层认知策略2个层面:深层认知策略指对学习资料的概括、观点价值的判断以及能提出创新性观点等指标因素,浅层次认知策略由学习中对他人依赖、对学习资料的记忆和标注等指标因素来体现。移动学习情感参与维度表现为积极情感参与和消极情感参与两个层面:积极情感参与层面指移动学习时,课程对学习者的吸引、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兴趣以及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感等因素指标,消极情感参与层面表现出担心操作不当、害怕学习任务、讨论时紧张等因素指标。该指标体系可用于测量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参与度状况。

参考文献:

[1]李文昊等.反思型异步学习模式中的学生参与度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03)

[2]彭敏军等.基于数量和质量的在线学习参与度考量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01)

[3]张丽霞等.影响虚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因素与提高策略[J]. 现代教育技术,2012(06)

[4]沈欣忆.如何提升MOOCs的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来自BOOC的经验[J].开放教育研究,2014(03)

[5]李冉.大学生网络学习参与度量表编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左广明(1966-),男,江苏沭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教育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互联网+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