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理论研究

2017-12-27 11:29李改变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好奇心师生关系体育教学

李改变

【摘要】小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均很稚嫩、很喜欢依赖他人的年龄段,为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自身教育理念及教学理论的建设。对小学体育教师来说,由于活动的地点多数时候都位于室外,其教育的方法及理论自然与文化课教师有较大的不同,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小学体育的教学理论进行研究并做出浅要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理论 好奇心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195-02

当今时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建设,在教学中落实“健康第一、兴趣第一”的教学理念已是大势所趋。在小学体育理论知识中,教材内容往往只占据很小的部分,体育教师通常需要将自身的教育理念安排在实际教育的框架内,这无疑提高了体育教学的难度。对此,笔者将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小学体育的教育理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及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

小学生年龄较小,但却活泼好动、好奇心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好奇心通常会呈现出发散性、扩散性的模式,对此,在教学中努力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形象,令学生的好奇心不是向着四面八方扩散,而是针对一个直白、浅显的目标加以汇聚,这无疑是激发其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在带领学生练习队列的时候,我就将创设情景的体育教学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了一起,单纯让孩子们学习立正、稍息、齐步走等内容,无疑会很快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主动为大家创设了一个情景,假设我们并非操场上练习队列的普通学生和教师,而是正站在天安门广场一端等待接受检阅的人民解放军。对此,学生很快融入了状态,他们主动扮演着受检阅者的角色,我也置身其中,很好地用语言和手势唤起了孩子们的热情及兴趣,这种在体育课堂上唤起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兴趣的教学方式,无疑有利于他们的体育学习及想象力、综合能力的发展。

创设情景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令学生主动将自己带入到一定的环境中,从而显著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对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学生能力无疑有很好的帮助。

二、师生互动,增进学习乐趣

体育教学往往是处在户外环境中,其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实践过程非常枯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尝试给学生参与活动、动脑思考、主动抢答的机会,以此增进他们的学习乐趣。

在体育课堂上,我就曾尝试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活动。在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及犯规动作时,中年级小学生身体素质较弱、身高较低,他们很难参与到篮球活动中,然而我却在讲解动作时让他们主动摸球、拍球,尝试“带球过人”,在这样的互动中,我边教边问,学生也边模仿边玩,他们拍动篮球的样子虽然很认真,但却给人以非常滑稽的感觉。在“动”的实际操作与“静”的交流互动中,他们逐渐对篮球的规则及犯规动作产生了初步印象,进而体验到了学习体育知识的乐趣,基于这样的互动,我们的体育课堂氛围真可谓是焕然一新。

伴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化,教学手法和方法无疑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但无论体育课如何改变,师生之间通过交流互动展开教学模式始终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只要教师能在体育课堂上与学生多做交流、多进行沟通,充分将体育教学与师生沟通联系起来,就自然可以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理论水平。

三、喻情于理,建设体育课堂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个人意志,在教学中采用“蛮横式”“强制式”的课程教学方法,这导致学生主动参与意念不强,师生关系也因缺乏必要的交流而变得很差。基于这种情况,在体育教学中尝试将言论结合实践,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及言谈举止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用语言改善师生关系、建设体育课堂呢?以个人经验为例,我在开展体育教学前及带领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时,都会格外注意语言的重要性。旧有的教学方法中颇具糟粕,将语言结合实际教学的方法则是去除教学方法中糟粕的最佳手段,在带领学生学习一些无数的基本动作时,除了为他们实际操作并表演该做的动作外,我还额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他们讲述有关“太极拳”“少林功夫”以及在日本非常有名的八极拳大师“李书文”的故事,同时,我还格外向学生强调“武术是用来强身健体的。即便你们以后学了武术,也绝对不能用来伤人”这一观念的重要性,以此尝试使其形成端正、严肃的观念。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的内容势必会越来越丰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时时刻刻注重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研究,可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出很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玉成,胡元芬.浅谈小学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J].《体育教学》,2003(5):35-35

[2]刘小峰,苏晶.體育课并不只是室外运动——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理论的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8):179-179

猜你喜欢
好奇心师生关系体育教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做设计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