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01 11:27刘娜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高职院校课程

刘娜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置了会计电算化这一会计工作岗位,企业对会计理论扎实、会计电算化操作技术娴熟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正是应对企业的这一需求,各大高职院校普遍都将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而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应思考的。但现目前在电算化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令人担忧,已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一、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认识错位,定位欠准确

从思想认识上来看,许多教师和学生将会计电算化仅仅着眼于“电算化”,将会计电算化课看作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延伸,忽略了前缀“会计”这一本质。另外,会计电算化教育多数“重核算、轻管理”,依旧采用单一核算型财务软件教学,普遍情况是仅仅依托用友或金蝶等财务软件的基本业务流程进行学习,并未将ERP理论真正融入其中,难以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管理的一体化。原有教育目标忽视了系统管理,特别是把会计系统与管理系统、其他系统隔离开来,忽视了财务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数据联系及传递能力培养,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会计电算化教育目标。因此,在 ERP 环境下应用型高等院校应重新确定会计电算化教育目标。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当前,较为主流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依旧是以教师为主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讲授法、演示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将财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跟随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实施相对容易,也能有助于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解、演示来熟悉财务软件的各个操作步骤,但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对于高职学院学生而言,比起就“教授”来更需要“指导”。

(三)传统考核方式无法适应电算化教学需求

首先是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多数学校把各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分为考试和考查两大类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普遍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模式。这种考核方式实行起来相对容易,但期末考试成绩仅反映了一次考试的完成情况,并不能较为客观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对学生的全面评测,不能激发学生的日常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无法适应现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其次是,考核方式与社会衡量标准严重脱节。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学校采用纯粹笔试的方式或者简单机试的方式考核学生,不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训实践能力测量。而社会衡量标准则是考核动手实操各功能模版的技能。学校评测严重与社会脱节。

(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现有高职院校师资状况还存在学历层次低、梯次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实践与从业经验等问题。虽然教师大都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缺少校外实践工作,并未从事过会计工作,只拥有专业职称证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这种师资构状况在高职院校绝非少数。由于师资在实践上的薄弱,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缺少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的解决策略

(一)转变认识,明确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定位

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企业的需求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这也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之道。企业需要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熟练掌握和运用财务会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这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高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教学目标应该为:通过较系统地介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与应用方法,使学生学会实施和管理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并初步学习维护会计软件,能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中的实际问题。以这一定位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为此,首先加大课程课时量,尽统一规范课程内容,并调整课程体系,强化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专业其它课程的联系与有效对接。

(二)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双向、探讨式的学习模式取代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的情景教学方法,通过会计实务案例的运用,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参与到业务流程中,从而致力于任务的解决,将实践与教学融于一体,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协作精神。比如,在验证式实训的基础上,设计采用综合性实训,首先布置工作任务,由学生按实训指导书进行操作,验证会计信息处理结果,然后安排学生在调查企业会计业务的基础上, 自己设计实训内容、工作任务,并对实训工作任务进行处理,观察分析实训过程及信息处理结果。

(三)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树立科学的、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既侧重理论知识考核,又侧重操作能力考核。在课程考核时可采用多次考试、案例报告、企业调查、实际操作考核、考证与考试相结合等有创意的考核方式,真正使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如可以实验性尝试采取用友ERP认证考试代替《用友财务软件》考试,用友ERP认证考试内容涵盖了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既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又考核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计算机上完成考试,一人一机,每一台计算机随机从题库中抽取试题,杜绝了考试作弊现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考試结束后,在计算机上自动给出成绩,大大降低了教师批改试卷的工作强度,节省了时间。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取得学历证书,还能取得用ERP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四)建设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

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作为教师个人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能熟练掌握现代化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其次,学校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创造条件,如聘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经常来校给会计电算化教师举办技术讲座,以了解财务软件的变化及新增功能;选派教师到相对先进的高校进行专业进修;安排教师深入电算化应用好的企业进行考察学习,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还能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便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马云平,邵华清,杨守杰.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2(1).

[2]陈曙光,马秀叶.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C].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1.

[3]刘颖.基于ERP环境下的应用型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经济,2011(9)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高职院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