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针配合蜡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8-01-10 07:32贾金金吴立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12期
关键词:蜡疗肩手水肿

贾金金 吴立峰

(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山东 临朐 262600)

肩手综合征(SHS)也被称为交感神经反射性营养不良,该疾病通常会在患者产生脑卒中后1~3个月期间发生[1],其发病率约占13%~68%。患者会导致肩关节疼痛,感觉异常以及出汗异常等表现。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致使肩手的功能障碍以及患者恢复生活的能力趋于大大降低。其治疗的方法目前仍没有特效疗法,主要以预防为主,强调早期治疗,多数采用综合治疗法、康复训练、生物电反馈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中频脉冲电刺激、局部封闭、药物等方法。以上方法均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显效率不高。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董针配合蜡疗和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6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诊断标准[3];符合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4];通过CT检查或MRI检查确诊;患者发生≤2次的脑中风,且发病时间少于3个月;手指的屈曲受限,且皮温上升,局部未出现血管病,也无任何外伤感染;研究方案经过所在医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且表示愿意配合。排除标准:脑出血者;合并有心、肾、肝等等多种疾病的患者;严重昏迷及认知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患者;病前有明确的肩部疾患史;临床资料不全、脱落及疗程未结束自行退出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 19 例,女性 16 例;平均年龄(67.59±10.29)岁;平均病程(69.25±27.66)d;其中右侧偏瘫 15例,左侧偏瘫20例。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8.25±10.25)岁;平均病程(67.21±24.94) d;其中右侧肢体功能障碍16例,左侧肢体功能障碍1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皆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训练、上下肢肌力训练、排痰训练、耐力训练、站立训练及平衡功能训练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患者仰卧位下取穴,常规消毒。直刺肩髃穴、肩髎穴,向外斜刺肩贞穴,直刺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手法皆是以平补平泻为主,进针的深度以得气为准,得气后将 “华谊”牌BT701-1B型电针仪夹于针灸针的针柄,设置疏密波的强度大小,按照患者的耐受度设置刺激强度,留针时间为30 min。取针后,针孔要进行轻压。每日1次,治疗3个疗程为宜。而治疗组给予董针和蜡疗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董针法,即仰卧位下取穴,取大白穴,向同一侧的灵骨穴齐刺,直刺四花中穴,左右两旁各开1寸,并向四花中穴进行齐刺;肾关穴要向后肾经方向进行直刺,得气后留针,时间是30 min,每隔5min进行行针1次;在行针的同时,要求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其患侧的上肢。每日1次,1疗程为10次,共治疗3个疗程。蜡疗法:采用TL-15B智能蜡疗机(北京海凭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把熔蜡箱中融化好的石蜡制作成蜡饼,大约20~40mm厚,冷却到45~50℃,将已经备好的蜡饼敷于患者患侧的肩关节、手部以及前臂周围,把蜡饼用棉垫包裹30 min。按压数次,确保蜡饼紧贴在患者皮肤上,每日1次。每个疗程10次。

1.4 观察指标 1)患者的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值越小患者的疼痛越小。2)上肢功能评分通过Fugl-Meyer运动量表进行评估[5]。评分数值越大说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程度越良好。3)水肿的分级评分:0分为没有水肿;2分为轻度水肿;4分为中度水肿;6分为严重的水肿。4)日常生活能力方面通过改良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5]。

1.5 疗效标准 参照缪鸿石、朱镛连主编1996年版《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治愈:患者的关节痛失走,水肿消失,主动活动能够达到正常,手无肌萎状。显效:患者的水肿现象基本消走,关节处疼痛有所缓解,活动中具有轻度的限制,但手部小肌肉萎缩现象基本痊愈。有效:患者仍有水肿,关节处疼痛稍微有所缓解,手部小肌肉萎缩不明显。无效:肿现象和疼痛基本没有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ASS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评分、水肿评分、ADL评分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VAS评分、Fugl-Meyer评分、水肿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

3 讨 论

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12.5%~70%[1]。它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由不同的原因诱发,可引发肩手综合征的出现。患者的患手会出现突然性的、剧烈性的疼痛[6],且明显浮肿[7],及肩关节疼痛明显,同时手功能受限[8],伴有其营养障碍等表现。这个时候,外展或外旋患侧上肢会发现明显受限,随之后会逐渐地出现手部疼痛、皮温增高,且逐渐肿胀,比较严重的患者,手部肌肉会逐渐萎缩[9],甚至手部关节挛缩畸形。对于这类患者,有效促进肩手综合征的康复已成为了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点。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评分、水肿评分、ADL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评分、水肿评分、ADL 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VAS Fugl-Meyer 水肿 ADL治疗组 治疗前(n=35)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5.91±1.47 21.76±9.39 3.47±1.47 53.86±5.20 2.46±1.77**△ 43.11±11.63**△ 2.06±1.63*△ 62.41±5.25**△5.50±1.24 20.59±10.84 3.47±1.39 54.07±3.96(n=35) 治疗后2.85±1.64**36.34±11.13**2.93±1.65*57.33±7.31*

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多因气虚血瘀[10],机体正气弱,络脉闭阻在肢体经脉。患者机体自身未复,再邪气加于体内,神不导气,邪气亢盛,痰瘀易痹至于阻肢体经脉[11]。董针是盛行的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是董景昌先生对于经络学说、藏象理论、神经学说等各家学说的总结。本次实验中,灵骨穴和大白穴,在大肠经循行线上,灵骨穴有能够达到益气、温阳、活血的功效[12],配大白穴则能够获得更佳的疗效;四花中穴,可达消骨头之肿胀的功效。肾关穴,向后方向透刺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13]。肾关穴亦被称为天皇副穴,同时也是肩痛治疗穴位取穴中的特效穴,具有强肾健脾之效,不仅仅可以缓解肩部周围较强的刺痛感觉,还可以缓解疼痛、肿胀,补益脾肾[14]。蜡疗疗法用的原料有石蜡,它是从石油中采取出来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石蜡具有对流差、蓄热性能好的特点[15]。石蜡有特别好的可塑性,可以紧紧贴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而且在冷却过程中,其体积能够缩小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这样对机体组织,可以产生出柔和的机械压迫力量。石蜡的以上作用,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蜡疗疗法,能够改善患者微循环,促使局部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使血流加速,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16],能够达到消除致痛介质、减轻疼痛、减轻患者的手肿程度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29%,表明治疗组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示两组治疗后VAS评分、Fugl-Meyer评分、水肿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综上所述,董针配合蜡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率可达91.43%,且未发现不良反应,为临床上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董针配合蜡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水肿,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倪朝民.脑卒中患者的肩部问题[J].现代康复,2004,9(4):50.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 (6):379-38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7.

[4]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05.

[5]朱镛连,王瑞华,方定华.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49-253.

[6]崔晓,曾慧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J].中国康复,2006,21(5):344-345.

[7]王旭慧.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30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653-654.

[8]范文祥,倪朝民.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存在的问题及功能评定[J].安徽医学,2010,31(2):184-185.

[9]罗彩花,贺青涛,聂斌,等.中药熨结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8):907-908.

[10]吴蓉蓉,杨训红,殷红彪,等.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0):1473-1476.

[11]魏向阳.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7):13-14.

[12]石燕飞.平衡针为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验案[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0):1217.

[13]左常波.董氏奇穴针灸特色疗法(1)[J].中国针灸,2003,23(5):34-37.

[14]董嘉怡,何珊.董氏奇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11):81-83.

[15]陈轶,王晓臣,马雪真,等.蜡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250-251.

[16]边庆福.蜡疗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浅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781.

猜你喜欢
蜡疗肩手水肿
蜡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冲击波联合中药蜡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悬吊下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早期康复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中医外治疗法疗法中蜡疗的探析
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康复研究进展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