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住宿业态变迁及其驱动因素

2018-01-12 00:21陈雪琼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住宿业态旅游

黄 沛,陈雪琼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业态”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将业态定义为营业的形态,是达成效能的手段。业态的概念最早应用于零售业,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工业、服务业等领域[1]。张文建等[2]对旅游业态进行界定,认为旅游业态是旅游组织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要素组合和经营形式;戴琦芳[3]提出酒店业态的概念,认为酒店业态是根据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地组合酒店要素所形成的类型化营业形态。本文参照“业态”“旅游业态”和“酒店业态”的定义,认为“旅游住宿业态”是指旅游住宿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有选择、有侧重地组合设施、管理、服务、营销、市场、价格、区位、规模、文化、建筑等要素,所形成的营业形态。

通过对旅游住宿业态概念进行界定,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和需求满足论,对我国旅游住宿业态变迁历程及变迁的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具体而言,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低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高层次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同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需求满足论认为业态变迁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和法律环境相适应,并能够满足和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4]该理论揭示业态变迁是以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业态变迁是新业态以更低成本满足消费者效用需求的过程。

一、旅游住宿业态的变迁历程

(一)以古代旅馆为代表的旅游住宿业态起源期

我国古代旅馆的出现源自于人类旅行的需要,凡是能够为客人提供休息或者住宿的地方皆可称之为旅馆。各种旅行活动产生的旅馆类型多样,包括接待性质的官办旅馆,如诸侯馆、驿站、馆驿等;商办性质的旅馆,如旅店、旅馆等;也有介于官办和商办之间的旅馆,如会馆、养生馆等。古代旅馆伴随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与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共兴衰同存亡,总体可以概括为:功能单一、设施陈旧、条件简陋[5]。

(二)以西式饭店、中西式饭店和客栈式旅店为主体的旅游住宿业态开拓期

近代住宿业是19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西式饭店、中西式饭店和客栈式旅店3种类型的住宿业态。其中,西式饭店完全摈弃中国传统饭店模式,在设施设备、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完全西化,以满足来华的外国顾客需求。一般规模较大,设施设备完善,采用标准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最具代表性的有上海浦江饭店、广州维多利亚饭店、济南斯坦饭店等。中西结合式饭店是由中国民族资本家开办经营的饭店,在建筑风格、经营项目、服务管理等方面都趋于西化,最具代表性的有北京六国饭店、上海和平饭店和天津利顺德饭店等。客栈式旅店是伴随近代交通工具改善而发展起来的住宿业态,多坐落在铁路沿线或车站附近,在规模、设施和装潢上较古代旅馆有较大改善。[6]4

(三)旅游住宿业态“百家争鸣”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交通的发展,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住宿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住宿业态趋向多元化,进入“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精品酒店、豪华酒店、主题酒店、经济型酒店、公寓式酒店、酒店式公寓、汽车酒店以及非标准住宿等住宿业态[7]。各类住宿业态特征如下。

精品酒店建筑外观独特,室内装饰精致,总体上强调小而精致,采用管家式服务,主要面向高收入、高品位的特定群体;豪华酒店一般是指四星级以上的酒店,该类酒店各类服务设施齐全且豪华,除各类高档客房外,还设有多种品位的特色餐厅、齐全的休闲娱乐设施和服务项目;主题酒店是以文化为主体,以酒店为载体,以客人的体验为本质的住宿业态;经济型酒店是相对于传统全服务式酒店而存在的一种住宿业态,最大的特点是经济简约,一般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公寓式酒店是按公寓式分割出租给顾客的酒店,其服务功能和管理模式都参照传统酒店标准;酒店式公寓是提供家居式的软硬件配套和酒店式管理服务的公寓,是一种提供有别于传统住宿体验,使顾客感到宾至如归的旅游接待设施;汽车酒店是为开车出行的顾客提供停车、住宿、餐饮服务的酒店,其功能设施除住宿餐饮外,还配备汽车的保养维修等服务项目;[6]9,[8]19非标准住宿是相对于传统住宿而言的住宿业态,具有经营主体多元化、客源分散、住宿设施及服务个性化的特征,包括客栈、民宿、公寓、度假别墅、小木屋、帐篷、房车、集装箱等[9]。各住宿业态的代表性酒店如表1所示。

表1 各种住宿业态的代表性酒店

二、旅游住宿业态变迁的驱动因素

(一)宏观驱动因素

1.国家政策引导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政策、规定,积极推进旅游住宿业态的多元化。1988年国家旅游局根据形势发展的需求,推行星级评定工作,使得星级饭店业态开始出现。[8]162012年国家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切实推动旅游住宿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尤其是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为民宿客栈等非标准住宿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撑。目前,为适应旅游住宿业细分业态的蓬勃发展,国家旅游局正在计划出台旅游住宿业细分业态标准,以此引导旅游住宿业的多元化发展。

2.经济因素

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加的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都为旅游住宿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运行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旅游住宿业得到快速发展,也为住宿业态的优化升级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住房增多以及农村房屋的闲置,空置及剩余住房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演变成为客栈、民宿和家庭旅馆等住宿业态。

3.信息技术的推动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个性化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线住宿业市场发展逐步成熟。互联网背景下的需求多元化、碎片化、个性化的特征日益显现,为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住宿产品和服务供给奠定基础,也使得携程、去哪儿、艺龙、途家等互联网预订平台成为链接旅游住宿企业与消费者的阶梯。信息技术介入到旅游住宿业的服务生产中,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旅游”战略的实施,为非标准住宿市场的快速渗透奠定良好市场基础。

4.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近几年,自驾游、都市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等个性化旅游活动兴起,为创造和满足新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旅游行业新常态下,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新途径,“旅游+健康服务”“旅游+体育服务”“旅游+养老服务”“旅游+文化服务”等都将成为新的有效供给。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推动住宿业形态趋于多元化,精品酒店、家庭旅馆、民宿、房车、游轮等新兴业态纷纷出现。

5.住宿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旅游业态的创新发展以及“旅游+”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旅游住宿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了旅游住宿业发展的新领域。传统饭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塑造了文化主题酒店,富有独特魅力并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旅游住宿与家庭住宅的融合塑造了民宿,提供更多富有特色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营造浓浓的家庭住宿氛围。房车、邮轮和豪华游船是旅游住宿与交通的融合,健康养生酒店则是住宿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

(二)微观驱动因素

1.顾客价值导向变革

旅游住宿业是顾客价值导向性企业,创造顾客认可的价值要素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价值导向发生变革,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注重深层次的审美体验,重视住宿产品的体验价值。总体来说,顾客的价值需求从纯粹的餐饮住宿产品延伸到生活方式的体验、特色文化审美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已经超越价格、性价比等能够衡量的价值元素。导致传统住宿业态已经不能满足顾客需求,家庭旅馆、民宿、青旅、房车、帐篷等等新兴住宿业态纷纷涌现。

2.旅游者旅游目的和出行方式的影响

住宿作为旅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业态发展受到旅游者旅游目的和出行方式的影响。老龄度假旅游者的增多催生出能够集合酒店、医院、温泉康体等于一体的养老型酒店,休闲度假旅游推动度假型酒店、精品度假村、服务式公寓、景区分时度假酒店等业态的发展。随着自驾游游客的增多,能够提供住宿和停车服务的汽车旅馆开始火爆;家庭自助式旅游的兴起,使拥有家居式硬件配套设施和酒店式专业服务的酒店式公寓和公寓式酒店受到推崇。

3.消费者心理诉求及消费需求多样化

随着消费者心理诉求及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多样化,旅游住宿产业也必然随之而变。传统住宿业无法满足消费者住宿以外的更多需求,单一、规模化的服务形式,随时代发展而受到更多的挑战。与此同时,更加个性化,能满足消费者更多细分需求的定制服务随之出现,并获得市场认可。适合更长时间居住的公寓、能更直接全面地承载在地文化的民宿及客栈,越来越受到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占有量逐渐壮大。

4.旅游住宿企业的创新发展

旅游住宿业态的变迁过程也是住宿业态不断创新的过程,旅游住宿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是促进住宿业态创新的重要因素。改革初期,各住宿企业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星级标准,不断完善住宿产品内涵,并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在游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今天,已经建立起完善服务系统的经济型酒店与星级酒店凭借高度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快速占领旅游住宿市场,开始注重品牌文化内涵的培育以及个性化服务的提升;新兴的非标住宿为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在个性化与定制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安全、卫生等基本问题,致力于探索如何将个性化服务与标准化管理结合。旅游住宿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住宿业态的多元化。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旅游住宿业态的变迁历程及其驱动因素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旅游住宿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各类新兴业态涌现,数量的急剧扩张限制了业态结构的变革,导致旅游住宿业态结构不协调。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住宿业态主体趋于多元化、零散化,致使行业集中度较低。最后,传统住宿业发展受限,新兴业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业态没有较好地发挥各自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促使旅游住宿业态健康有序发展的策略:首先,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力,规范市场环境,扶持、引导旅游住宿业的有序协调发展;其次,完善监管体制,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实现住宿业态的健康发展;最后,各类型住宿企业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并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并规范经营策略。 根据旅游住宿业态变迁的运行机理,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一)趋向于呈现多业态并存、边界模糊的格局

由于旅游市场的多层次性和多元化、消费者心理诉求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不同业态企业的经营策略会相互模仿。此外,企业经营的不规范也会使其在选址、设计布局、营销策略、定价等方面趋于雷同,没有根据自身的业态定位做好规范化经营,从而导致各业态的特色不鲜明,住宿产品交错重叠。尤其是客栈、民宿、家庭旅馆等新业态,都致力于打造有别于传统的住宿体验,强调个性化服务,但在实际运营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各业态的特色优势。这些都使得旅游住宿业态更加多元,趋向于呈现多业态并存、边界模糊的格局。

(二)将加快智慧酒店的推进与实施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个性化等信息技术的进步,智慧酒店的推进与实施已成为住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住宿业建设高潮是智慧酒店建设的原动力,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技术的提升是智慧酒店建设的硬件支撑,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智慧酒店的建设势在必行。智慧酒店建设将会促进住宿业智慧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在提升酒店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和能耗。旅游住宿企业也会因此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酒店中的运用,并致力于由传统酒店转型升级为智慧酒店。目前,很多酒店已成功打造智能客房,实现手机远程控制、电器控制、智能灯光、智能窗帘、智能门锁和智能服务。

[1] 张文建.市场格局变化下的旅游业态转型与创新[J].社会科学,2011(10):30.

[2] 张文建.试论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新增长态势[J].旅游学刊,2006,21(4):23.

[3] 戴琦芳.衍生型酒店业态及空间分布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4] 史锦梅.零售业态演变理论新假说:需求满足论[J].商业研究,2003(18):105.

[5] 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流变 [D].厦门:厦门大学,2000.

[6] 郑向敏.酒店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7] 许云华,李万莲.旅游业住宿业态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67.

[8] 魏小安.饭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 张司南.去呼呼携手中国旅游研究院推出“非标准住宿”定义[EB/OL].(2015-07-09)[2017-05-22].http://www.chinanews.com/it/2015/07-09/7394666.shtml.

猜你喜欢
住宿业态旅游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旅游
P大的住宿学院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酒店住宿
“住”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