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影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效果的实证分析

2018-01-12 00:21李晓旭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控制组笔者实验组

李晓旭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外语系,云南 丽江 674199)

翻转课堂自2007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因其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和对信息技术的适应性,广受欢迎和推广。在国外,对翻转课堂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比较成熟。而在国内,对翻转课堂研究主要是在近几年,研究视野集中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国内学术界对于翻转课堂还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定义,刘荣[1]、张渝江[2]、张金磊等[3]都只是从学习过程和操作程序对翻转课堂进行定义。赵兴龙[4]认为,先进信息技术和翻转课堂的结合,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甚至在未来的课堂教学理念中也可能会找到翻转课堂的影子。

总体来看,国内快速增长的翻转课堂研究成果是与目前各层次教育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紧密关联的,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转课堂模式应用来说,仍需要更多的实证探索。为此,笔者在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开展为期1学期的教学实验,试对翻转课堂模式影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 实验设计

(一)实验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为云南省丽江市某高校2014级英语专业教育方向2个平行自然班66名学生,即英语教育(1)班学生34名,英语教育(2)班学生32名,男、女生数分别为9和57,平均年龄19.5岁。受试者的年龄阶段及所处的专业学习环境相同,2个班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为同一人即笔者,2个班英语课程所用教材都为《基础英语》。

(二)实验过程

设定英语教育(1)班为实验组,英语教育(2)班为控制组,以1个学期(即18周)为实验周期,对2个组进行教学实验。2个组分别上36次课,每周2次课,每次课90 min(2节课)。实验组的上课时间是每周一的第3、4节课和每周四的第5、6节课,控制组的上课时间为每周二的第3、4节课和每周五的第3、4节课,2个组的教学进度保持一致。

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笔者先向学生介绍学期教学计划和实验活动。第1~4周,2个组均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笔者对2个组均在第4周最后一节课上留出60 min进行前测;第5~18周,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控制组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笔者对2个组均在第18周最后一节课留出60 min进行后测。实验结束时,笔者对于实验组的学生,还进行一项问卷调查,进行正式或随机的访谈。

对于翻转课堂模式教学下的实验组学生,笔者会要求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为学生布置和授课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课堂上,学生自愿组合小组,在笔者引导下,各小组就问题的解答进行内部协作。组员间经协商交流,对信息材料收集、筛选和整理,最终共同解决问题。笔者关注各小组活动情况,必要时与学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语言、策略等方面的支持。

(三)考察方法

基于实验,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笔者利用SPSS17.0软件、问卷等多种手段对学生学业表现、学习态度等进行量化分析与特征判断,以评估翻转课堂实验能否在2个组别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及能力上构成显著差异。

前测和后测的试题均由笔者编制。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及对学情的了解,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命题,测验方面主要为词汇、阅读理解、翻译和作文。为了更清楚看出实验前后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否发生变化,前测试题做到知识点覆盖较广,难度与高中英语相当,主要起摸底作用,后测试题覆盖的知识点仅限于实验期间课程所授内容。前测、后测的试卷分值、题型和实施程序保持一致。

调查问卷的题项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设计而成,采取里克特五级量表进行计分。问卷的问题涵盖2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包含30个题项;第二部分主要是了解影响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态度的因素,包含35个题项。除此之外,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随机访谈或正式访谈。随机访谈主要获知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受,而正式访谈主要了解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整体感知。之后,笔者对访谈的内容进行转录、整理、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获得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结论。

(四)实验目标

本研究所做的实验,在观测学生成绩和调查学生感受基础上,拟回答3个方面问题: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英语测试成绩能否促进?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是否认可?翻转课堂模式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改进?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的态度

笔者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列出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态度的五级量表,如表1。

表1 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态度的五级量表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对翻转课堂模式持“同意”和“完全同意”态度的学生占58.8%,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持肯定态度;持“不确定”态度的学生占23.5%;持“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态度的学生占17.7%。

为了探究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不满意的原因,笔者对访谈学生所收集的信息(尤其以持“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态度的学生反馈的信息为重点)进行转录、整理、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评价的因素:视频录制质量、教师引导、教师反馈、学业压力和英语基础。对影响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评价的因素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得表2。

表2 影响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评价的因素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Pearson相关分析

视频录制质量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显著低度正相关关系(r=0.179,P=0.041<0.05)。这表明,视频录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名受访学生表示:“教学视频质量上的不足,例如视频不够短小、精悍,视频中教师语速过慢,都会降低我观看视频的意愿。”

教师引导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r=-0.076,P=0.378>0.05)。这表明,教师引导在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上并不起主要作用。

教师反馈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显著低度正相关关系(r=0.194,P=0.035<0.05)。这表明,翻转课堂上教师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一名受访学生认为:“老师的点评可以让我充分了解自己学习的状况,我觉得受益匪浅。”

学生的学业压力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显著低度负相关关系(r=-1.031,P=0.001<0.05)。这表明,学生的学业压力越大,上课积极性、能动性越低,因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也越低。一名受访学生即表示:“课前要花额外时间观看视频,老师又布置了大量的作业,这增加了我们的负担。”

学生的英语基础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显著中度正相关关系(r=0.412,P=0.000<0.05)。这表明,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翻转课堂教学的适应和接受。一名受访学生认为:“看视频中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听力,还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所以觉得上课很有成就感。”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1.测验成绩的提高

根据对实验前、后2组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的统计,得表3。

表3 实验前、后2组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的统计与显著性

从表3不难看出,实验前控制组的成绩均值要略高于实验组,P值为0.329,t检验为0.798,无显著差异。经过实验,实验组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下确实提高了测验成绩,这从后测2组学生成绩均值的对比上可看出效果显著。实验后的实验组成绩均值85.61,控制组成绩均值80.99,P值为0.003,t检验为4.004,差异显著。可见,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后,实验组的进步大于控制组。

对前测、后测2组学生在各题型的成绩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得表4。

表4 实验前、后2组学生在前测、后测各题型的成绩的统计与显著性

从表4可看出,经过实验,实验组学生在测试各题型上成绩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实验组前测与后测成绩比较上看,值得一提的是,口语题、阅读理解题和翻译题得分提高明显,平均分分别提高了3.04,2.10和1.94;从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后测各题型成绩的差异上看,口语题、阅读理解题和翻译题的P值分别为0.002,0.001和0.008,差异也较明显。控制组的后测与前测对比,虽然在阅读理解题、翻译题和作文题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是相比实验组的前、后测试成绩提高情况来说,效果并不显著。另外,从控制组在口语题型的前、后测试情况看,还能发现口语成绩有所下降。高瑛等[5]认为,英语课堂上,小组成员间进行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者会从其他成员的言谈中受到启发,从而促进自身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实验也似乎在证明这一点:翻转课堂模式所带来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氛围能有效帮助学生口语提高。在写作方面,虽然翻转课堂模式在每个教学单元前的视频能给学生提供大量写作的材料,但实验组在作文题上的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提高得并不多。笔者认为,写作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能达成。

2.各项能力的提升

笔者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整理和统计实验组学生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看法和评价,得表5。

表5 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下能力发展的评价占比 /%

从表5可看出,经过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大多数对文献查找,收集、处理和归纳信息,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组员间合作和沟通,听说等能力发展效果持肯定态度。对于语言能力中具有相当重要性的听说方面,有70%的学生表示翻转课堂模式起到了发展效果;而对于语言能力中同样重要的写作方面,有59%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模式没有发展效果。关于学生普遍认为翻转课堂在写作提高上效果较小的原因,笔者认为,写作是“听、说、读、写”中最难提高的一项技能,它是一个人语言水平的综合体现,这项技能不是短时间内可明显发展起来。

三、结 论

本研究所开展的实验显示,翻转课堂模式能促进学生在口语、阅读理解和翻译等题型上提高成绩,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也普遍表示体验良好,认为它能促进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等能力发展。

通过实验,也能得知影响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评价的因素,主要是:学生英语基础、视频录制质量、教师反馈和学业压力。因此,在翻转课堂改进和提高上,要注意几点。首先,教师要提升视频资源开发利用和课件制作设计的能力,深入掌握视频制作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材料,也促进开放教育资源平台的优质资源共享。

其次,教师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要转变教学法,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增强课堂互动,让学生真正进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情境。教师要掌握合适的反馈语言,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共同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引领工作,密切关注学生汲取知识的情况。

再次,教师要把握好课后作业的分量,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和适应翻转课堂,引导学生摆脱学习惰性,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1] 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28.

[2]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

[3]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

[4] 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

[5] 高瑛,张绍杰.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互动话语研究理据及其方法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03-104.

猜你喜欢
控制组笔者实验组
老师,别走……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给商品起名字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