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鹅小鹅瘟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2018-01-17 16:19
农业知识 2018年11期
关键词:棚舍五龙小鹅

五龙鹅又称豁眼鹅、疤拉眼鹅,上眼睑有一疤状缺口,为该品种独有的特征,是典型的北方小品种鹅,主要分布于山东及东北的部分地区。五龙鹅不仅耐粗饲、适应性强、生长快,更以优良的产蛋性能而著名,年可产蛋100枚左右,很多养殖户通过饲养五龙鹅走上了致富道路。笔者围绕五龙鹅养殖过程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一个疾病——小鹅瘟的临床症状及防治要点,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所引起的五龙鹅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雏的内脏、肠管、脑、血液中,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若平时饲养管理水平低、育雏温度低、鹅舍地面潮湿、卫生环境差、鹅只日龄小,就会导致发病;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育苗时未及时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能诱发和加剧本病的发生和死亡;若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更会加剧本病的发病和死亡。

一、临床症状

临床以精神萎顿、离群独处、不愿走动为特征,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鹅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多发生于1月龄之内的雏鹅,对养鹅业危害极大;该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三种病型。最急性型,不见有前兆症状,突然死亡,病情传播快,数日内即可感染全群,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急性型,有精神萎顿、废食、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水便等现象,病程多为1~3天,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多发生于1~2周龄的雏鹅;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以上的鹅群,有精神差、拉稀等现象,虽部分鹅会自愈,但采食量减少导致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生产性能。

二、病理变化

最急性的病例在肠黏膜可见充血、出血等败血症现象,肝脏肿大出血,质脆易碎。死于急性或亚急性型的五龙鹅雏鹅,病理变化可见肝脏肿大,充血出血;小肠的中段和后段,外观膨大,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导致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长短不一的栓子,导致小肠后段受堵,体积增大,状如香肠,手触感质地坚实,剪开肠道后可见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栓子状物。

三、防治措施

一是做好棚舍器具的冲洗和消毒。雏鹅进苗前的一周,就要将雏鹅舍的地面、墙壁、通道、门、窗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墙壁,把洗净的器具放入育雏室,用消毒液进行全方位消毒,封闭棚舍后进行熏蒸消毒24小时,完成后进行通风换气。二是强化免疫。笔者所在地区,孵化场出苗时一般在当日进行小鹅瘟卵黄抗体注射,进行被动性免疫。养殖户在进苗时要询问清楚,如果孵化场没有注射卵黄抗体,养殖场自己要在进苗后进行小鹅瘟卵黄抗体的注射,7日龄时再巩固一次。鹅苗进舍后,为了防止长途运输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应激,大群安顿适应后,可用2%的葡萄糖水或电解多维饮水以增加抵抗力,必要时可添加抗菌素预防脐炎。三是加强日常管理。提升养殖场日常管理水平,增强雏鹅的抗病力,注意鹅舍通风干燥,全场定期进行消毒,冬天防寒保暖,保证育雏温度。四是紧急防治措施。雏鹅一旦发生小鹅瘟,确诊后,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进行隔离,全场进行消毒,每只皮下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根据厂家说明剂量进行注射,可在血清中添加头孢类广谱抗菌素,以提升效果。

(徐赓 沂南县畜牧兽医局2 7 6 3 0 0)

猜你喜欢
棚舍五龙小鹅
长三角地区典型季节规模化奶牛场氨排放特征研究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滦平县合同肉鸡规模养殖模式对养殖效益的影响与发展方向
苏童《米》中城市对人性的异化
旱鸭养殖新模式改良土壤探讨
瘸腿小鹅
阿健的小鹅
对苏童《米》中人性欲望的探究
男孩的雨
对苏童作品《米》中人欲心灵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