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时间,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2018-01-17 16:54贺小丹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讲授一节课过程

贺小丹

有效时间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与手段创造有效时间是高效课堂的关键。高效课堂,即要求学生在一节课有限的4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掌握方法,领悟思想,实质是使学生尽可能地通过思考、动手、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

要达成高效课堂,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学生的主体参与,即知识、方法、思想的获得尽可能地由学生自主获得,这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动脑动手,这都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保证;二是容量大,这是指一节课的容量应在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容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是达成有效、高效课堂的关键。

笔者以为,有效时间主要体现为两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一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过程,在黑板、练习本上的练习过程,还有教师讲授内容的思考接收过程等;二是教师的活动过程,如必要的讲授过程,两个问题之间的连接过程,启发质疑过程等。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学生通过一节课收获的数量、质量,主要取决于知识是否是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基于这一认识,笔者以为,课堂的有效时间应该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所用的时间,只有学生的活动时间得到切实保证,才能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有效课堂,乃至高效课堂。

在实践中,教师常以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为由,以讲代练,以讲代替学生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实质是“满堂灌”教学模式,看起来课堂内容很充实,教师讲得很认真,而实际教学效果不敢恭维。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将课堂还给学生。筆者就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钻研教材,熟悉学生——高效利用时间的先决条件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认真钻研教材,熟谙学生情况的条件下,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每一个环节,处理每一个细节,师生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方可达成既定目标,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

课前,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哪些,哪些学生更易于接受掌握。第二,哪些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就可掌握,哪些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掌握,哪些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才能理解掌握。第三,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求学生当堂解决;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下,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求学生当堂解决;教师必须讲授的内容,教师要注意讲解清晰、简洁、条理化。

总之,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设计,分工明确,不能职责不清,更不能分工混淆。

二、优化课堂,优化设计——高效利用时间的必由之路

学生已熟练掌握某种方法技能后,再把时间用于该种方法技能的重复训练上,必将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果在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教学中,经常会要求学生在一节课中多次画函数图像。这样就要多次画直角坐标系,由于是精确作图,画坐标系,确定单位长度会很费时间。而这一工作是学生在初中掌握地较好的内容,如果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重复这一工作,必要性不大,更会浪费有效的课堂时间。

在课前,要求学生做出坐标纸。根据需要,要求确定单位长度,标出x、y、o。在学生熟练掌握该知识的前提下,还可打印坐标纸,直接发给学生。这样只需描点、连线,就可以快速得到函数图像。然后,读图得出函数性质。这种方式得出结论所需时间能够大大缩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本节课的重点上,课堂时间利用更充分,课堂更高效。

上述处理方法,还可用于统计中的频数直方图、频率直方图、频率折线图的绘制以及立体几何中的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的绘制。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投影仪、或印制学案等进行教学,节约不必要的板书时间。多媒体可广泛地应用到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非示范性的内容包括新课引入,作业纠错,例题讲解,习题课等;投影仪用于展示学生课堂练习,比起让学生在黑板上做练习更节约时间;学案可将一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及学生练习以标题、问题等形式呈现出来,比板书更节约时间,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四、精化教学语言

数学课堂中有相当多的内容需要教师讲授,讲授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但需要防范的一个倾向是:教师总怕学生听不懂,一个问题反复地说:或者为了课堂的连贯,过渡自然,用大量的时间去串连。很多时候,这么做,不但学生听得云山雾罩,还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所以,教师应力求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准确的、简练的、条理化的,使自己的表达更易被学生所接受。endprint

猜你喜欢
讲授一节课过程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