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传统体育游戏

2018-01-17 00:36胡小兵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村体育大课间活动

胡小兵

摘 要: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大课间活动,可是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场地、器材、师资、活动项目设置等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是自主地参与活动,对活动不感兴趣。而传统民间游戏正是其中的一剂良方,它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趣味性、易普及、活动量大、安全、不受各种条件限制等优点。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传统体育游戏;农村体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在小学生中广泛流行,这些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据不完全统计,每学期我校学生在阳光下集会20分钟左右发生中暑晕倒现象就有二十余例。一个好的体魄,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根本。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大课间活动是落实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重要内容。但是以往以跑步和做操为主的大课间活动,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效果自然不好。

如何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锻炼,提高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呢?我们特别开展了全校传统体育游戏锻炼活动,对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发与大课间活动的整合进行探索。

二、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和传统体育游戏的态度

2013年3月,我们随机抽取我校10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有48%的学生喜欢大课间活动,33%的感觉一般,剩下的19%不喜欢;有32%的学生不喜欢当前的大课间项目,有50%的学生喜欢游戏类项目。

调查中还发现,50%的学生对传统游戏基本没有了解,78%的学生只玩过一两次传统游戏,踢毽子和放风筝是学生玩得最多的游戏,玩过抓石子和跳房子等游戏的人数只占40%,击棍基本没人玩过;有80%的学生对传统游戏感兴趣,想去尝试一下。

三、如何更深入地开展传统体育游戏

1.体育课中传承传统民间游戏

笔者专门利用体育课,对一些传统体育游戏进行了介绍并宣传推广,让学生了解传统体育游戏,学习传统体育游戏。从教学中可以看出来,学生对这些游戏还是很感兴趣的。如打陀螺,笔者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陀螺,选取一段圆木,将一头削尖,再在尖的一端用剪刀钻一个洞,嵌一颗钢珠,再找一根小木棍系上布条,就可以玩陀螺了。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大课间活动结合传统游戏

开学初,笔者在各年级段分别选择了2~3个学生最喜欢的传统游戏作为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

通过几个星期的实践,学生一听到大课间的铃声,就迫不及待地要冲出教室,并且个个信心十足,生龙活虎,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3.改编传统体育游戏

调查表明,学生对传统的体育游戏不是不喜欢,而是很多因素制约了这些游戏的开展,如不讲卫生,有一定的危险性,要受到父母、教师的批评。比如打弹子,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都是在泥地上,确实很脏,笔者特意在水泥地上挖了一些玩弹子用的小洞,让学生从泥地转到水泥地上,尽管还是在地上,但干净多了。再如斗雞,用脚顶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比赛时容易误伤,因此把它改编成用手推人出圈,或者改成立定推手、跨跳推手等。传统体育游戏经过改编,适应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4.在比赛中为传统体育游戏增添活力

比赛不仅可以促进游戏的开展,而且还可以提高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我们组织了各种传统体育比赛,同时也使这些游戏规范化。如放风筝比赛、打陀螺比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滚铁环比赛等。这样的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之,农村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可以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优势,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简单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落后的现状,一改以往大课间活动单调、乏味的氛围,将传统游戏与大课间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能自主、积极地参与其中,达到锻炼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刘春华,李祥飞,张再生.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国体育政策分析[J]. 体育科学,2012,3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体育大课间活动
农民体育场地需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浅谈农村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小学大课间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
构建鞍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